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孟庆国

月刊

1672-5727

zhyjyyj@263.net

022-88181519;28116509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职业教育研究/Jour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研机构,全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拓展"技能"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维度

    王星
    1页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培养更多中外友好事业接班人——兼论中亚鲁班工坊的建设进展、重大意义与发展策略

    吕景泉李力赵文平米靖...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亚鲁班工坊建设稳步推进,对于助力"一带一路"中亚地区高质量建设、培养更多中外友好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鲁班工坊是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的重要内容,是中亚国家青年就业成长的"机遇之门",是中国与中亚产能合作的"技术驿站",是中国与中亚教育合作的"标杆项目",是培养中亚友好事业接班人的"新型工程".未来,中亚鲁班工坊建设要以中国—中亚峰会精神为指导,以中亚产业发展新方向为牵引,以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质量、高标准内涵建设为保障,以友好事业接班人培养为落脚点.

    一带一路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中亚友好事业接班人

    职业教育制度供给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生逻辑与改革路径

    郑立群王佳凤胡颖哲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有助于转变"重知识轻技能、重学历轻能力"的局面.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直接关系到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值.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需求结构—绩效及技能形成理论出发,分析职业教育制度供给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生逻辑,为职业教育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三个维度提出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改革路径.

    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技能型社会利益相关者技能形成

    技能使用制度的理论探赜与构建探索

    王璐张学英张燕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完善的技能使用制度是国家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以技能的生产要素、社会产品、劳动力商品三个属性为切入点,探讨了技能属性与技能使用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技能属性、技能使用、技能循环的逐级分析阐释,得出技能使用制度应划分为可持续使用、有效使用、有偿使用三个制度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技能人才岗位成长、技能传承、技能人才配置、国外技能人才引进、薪酬激励、技能人才成就加权等六个方面探索技能使用制度的构建,以期为技能社会的构建提供些许建议.

    技能使用技能使用制度技能型社会技能形成

    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生态系统构建

    袁亚兴贺媛婧管梦媛智勇...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劳动力市场却面临"用工荒""就业难"并存的现实困境.研究借鉴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构建一套覆盖个体、院校、企业和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生态系统,厘清系统内涵、运行机制、实践路径,以期从根源上缓解当前技术技能人才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促成供需匹配、双向互促的新格局.

    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匹配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孙涛邵长兰杜娟谢清...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作为技能形成实践场所,具有真实性、灵活性、过程性和高效性的应然特征,是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重要体现、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重要载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工程、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按照建设主体的不同,提出了政府主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特征的公共实践中心、多元联动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企业实践中心、开放创新建设综合性学校实践中心等三条建设路径.

    技能型社会实践中心产教融合建设价值建设路径

    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就业市场变革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贺书伟刘湘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逻辑与核心竞争力得以重构,同时也引起就业市场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引发技术性失业、雇佣关系发生变化引发职业生涯多变、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引发劳动伦理风险.这一系列的变化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外,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关键能力在数字经济中显得愈发重要.作为直接面向就业市场、服务发展的职业教育,要通过课程体系关联就业市场、教学模式关照成长规律、教师队伍关注跨界融合、专业建设赋能关键能力等方式,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契合.

    数字经济就业市场职业教育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组织生态学视角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价值、挑战与路径

    刘青怡孙健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组织生态学对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借鉴意义较大.依据组织生态学理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具有多元性、贯通性、持久性的价值.目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存在合作文化缺失、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分配不明等现实挑战,有必要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通过强化共建共享文化、拓宽信息沟通渠道、优化利益分配体系等路径,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持续发展.

    组织生态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

    人口变动视域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供给路径研究

    米靖薛利晨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供给与人口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调控具有指向性,区域教育政策往往聚焦于稳规模、调结构和谋出路.当前,解决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规模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应对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和持续提升人口红利需求的背景下,明确政策供给应当区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种方式.政策供给的关键路径则包括建立区域学龄人口预测机制,统筹区域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出台职普均衡融通政策,发挥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机会供给的作用;搭建技能人才需求数字平台,引导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基于产业结构需求统筹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规范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行为标准;规划适应面向终身发展与就业导向且协调融合的课程体系,科学调节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构建高中阶段教育内部调节机制,多样化发展区域中职学校.

    人口变动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供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刘鑫琼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主阵地,直接影响着中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文章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师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有效路径,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文化自信的职业教育教师,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教师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