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是城市空间组织恢复力与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研究多采用单一要素流且聚焦发达地区,而结合多维要素流同时关注欠发达地区网络结构韧性的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多维要素流探究其网络结构韧性,以期弥补相关研究在地域上的留白,并丰富多维要素流视角下网络韧性的实证分析.[方法]以西北地区51个地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交通、信息3个视角入手探究2022年西北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定量测度其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集聚性,进而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中断场景下西北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据此提出优化策略.[结果]①西北51个地级行政单元的经济、交通、信息网络总体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特点,但3类网络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网络密度较小、核心节点间的粘性较大,呈现出"以强带弱"与"强强联合"共存的特征、"多组团"格局和"片态化"发展态势;交通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城际联系惯性较强,呈现出"小世界"效应、"纺锤型"格局和"紊态化"发展态势;信息网络具有广覆盖性和强渗透性,呈现出协调性特征、"条带状"格局和"湍态化"发展态势.②3类网络的层级性和匹配性差异较大,传输性和集聚性差异较小.经济网络"马太效应"明显,呈现出核心强同配性和边缘弱异配性特征;交通网络趋于立体化发展,表现出小范围"健壮性"和大面积"脆弱性";信息网络具有高异配韧性,表现出网络结构扁平化和联系路径多元化特征.③蓄意攻击对网络韧性的破坏力显著高于随机攻击,对比脆弱节点,核心节点遭受打击对网络运转效率具有更大影响.[结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核心城市"权力"集中但辐射半径较短,位于边缘的城市发展动力不足.3类网络之间的韧性特征同中存异,不同攻击模式下网络韧性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针对区域特性制定应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