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汗症

    刘雪梅唐荣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肤出汗异常多的疾病,为当今社会常见多发疾病.文章仅从桂枝加附子汤入手浅谈中医对多汗症的治疗,内容包括多汗症诊治概况、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汗症经文记载、方义解析、临床病例应用等.中医认为多汗症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包括自汗、盗汗.多汗症病机总属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不离虚、实二纲.中医治疗多汗症多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西医学者则认为多汗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系统发出过多、过强的兴奋刺激,通过乙酰胆碱令汗腺大量分泌汗液而造成多汗,西医治疗方式多种,但效果欠理想且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中医不乏关于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汗症的经文记载.桂枝加附子汤组方为桂枝汤加附子一枚,其中炙甘草的用量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至三两,使炙甘草、桂枝、芍药等比配伍,具有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复阳敛液之功效.临症之时,不应局限于汗证、痹病、痛证等,应遵循"治病求本、异病同治"中医之精髓,病虽有异,究其辨证,凡符合阳气虚弱、阴亦不足,表证未除之病机者,皆可大胆运用此方.

    多汗症桂枝加附子汤治病求本异病同治

    肾性水肿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袁建萍许正锦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病机繁杂,并且疾病在不同时期的病机可不相同,故肾性水肿的病机不可以用单一的病机来解释,临床上对于肾性水肿的病机存在"充盈不足"和"充盈过度"两种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还是与低蛋白血症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关.现代医学在治疗肾性水肿方面常以利尿剂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利尿剂的使用却很容易产生诸多的并发症,如脂质、尿酸等的代谢异常,电解质的紊乱等.中医在肾性水肿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中医学中并无肾性水肿之名,但其可归属中医的"水肿"范畴.中医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涉及五脏六腑,并且其病性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故临床治疗上不可以拘泥于一法,常需补虚与泻实同用,并非单纯补虚或泻实.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方法众多,多数学者主要从脏腑进行辨证论治.然文章主要从治法方面进行总结论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包括宣肺发汗利水、益气利水、健脾温阳利水、益肾温阳利水、滋阴利水、活血利水、疏利三焦等方面.现对以上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述,并且提出在常规辨证治疗基础上运用苓桂剂类方治疗肾性水肿的思路.

    肾性水肿中医药苓桂剂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雷云霞胡玉英罗荣卿陈秋霞...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且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特点.便秘作为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其引发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PD便秘形成机制和有效治疗手段的研究讨论尤为重要.中西医对PD便秘发病机制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西医中肠道菌群失调、α-突触核蛋白异常堆积等导致PD便秘的理论都有各自的拥趸,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各种泄剂(以聚乙二醇4000为代表)和注射药物(以左旋多巴为代表)改善直肠肌肉张力,从而促进排便,虽然见效快但不能从根本改善病症,甚至伴有不良反应.中医则认为PD便秘是颤证和便秘合病,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肝肾亏虚.治疗方法由此入手,通过内服汤剂以滋补肝肾、益养气血,外治配合穴位敷贴、针灸等理疗手段综合施治,从根本改善身体功能,达到长效稳定治疗目的,具有一定优越性,不足的是见效较慢且尚未形成规范的辨证及治疗标准.文章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PD便秘的研究,从中西医不同角度阐述其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为PD便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帕金森病便秘中西医研究综述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个体化设计初探

    陶瑞雪张琪刘凯张桢...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模式的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方案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及其伴随的排便困难等症状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22年1-7月于重庆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11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按是否伴随排便困难分为两类.将第一类伴随排便困难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一、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二治疗;将第二类无伴随症状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一治疗25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二治疗26例.观察治疗后各组病例症状改善、功能恢复情况及盆底功能Glazer评估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组患者盆底功能Glazer评估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使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一治疗的30例伴随排便困难症状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28/30);以模式二治疗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22/30)(P<0.05).无伴随排便困难症状的51例患者中,使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模式一治疗2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8.00%(17/25);以模式二治疗26例,总有效率为96.16%(25/26)(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疗效显著.对于伴有排便困难症状的患者,使用以电刺激为主、辅以Kegel训练的模式一的疗效优于模式二.而无排便困难症状的患者,使用先以电刺激锻炼肛门括约肌力量,再以Kegel训练的模式二的疗效优于模式一.

    生物反馈电刺激肛门直肠痛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