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圈
职业圈

尚风

半月刊

1671-5969

zyqbjb@sina.com

010-68632067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83号东九楼509室

职业圈/Journal Occupational Circle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丰富,集权威性、实用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周祥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倍受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等等问题,更是推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谐互动的研究.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各层次人才和经济增长是两个互动的动态系统,因此,文章运用动态经济数学模型,以1998-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研究了四川省高等教育各层次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考.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

    树立旅游生态伦理观念内化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

    查军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初步介绍、分析了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表现和危害,用旅游伦理的眼光来看待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并着重指出旅游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是内化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外部性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旅游生态伦理

    江苏省近年来教育投资总量及其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宗靖董艳梅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6~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政府教育投资总量情况,并运用劳动简化法进行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最后提出如何进行合理投资的建议.

    教育投资收益经济增长江苏省

    统治与治理

    马成成齐宪涛杨贤璋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治与国家的产生息息相关,统治理论也是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传统统治理论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而治理理论的产生,给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指导.文章通过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认识到治理与统治的理论是构建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统治治理比较

    创新贫困生工作思路,提高贫困生能力

    戴林富孟昭武田筱鸿张维红...
    31-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困生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和谐校园建设,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提高贫困生自我战胜贫困的能力.

    贫困生工作创新能力建设

    当前教育的发展之道

    刘志红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归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而当前教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注重科学世界的教育而忽视甚至遗忘了生活世界的教育,从而泯灭了生活世界生动的主观性.因此,现代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从中找回其主体意识及其意义基础.

    教育世界教育困境生活世界回归

    对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张逢春
    35-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提高教学投入等.

    教学质量学习兴趣教学评估师资培训

    关于高校节水节电工作的几点看法

    相井成
    36-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节水节电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并给予高度重视,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不放松对老校区水电管网的维修改造,加大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节约水电的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有效地落实节水节电措施,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节约水电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林淼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独到的特点,文章从思想性、计划性、质量性、市场性和实训性等五个方面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特点.

    高职教学管理特点

    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化模式的构建

    王祖山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近十年高校后勤改革实践的困境及后勤服务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在高校相对集中地区构建区域内高校后勤集团的模式和基本思路,即通过"资源一体化化","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平台信息化"为框架构建集团化公司,以提高新模式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进程.

    区域高校后勤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