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圈
职业圈

尚风

半月刊

1671-5969

zyqbjb@sina.com

010-68632067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83号东九楼509室

职业圈/Journal Occupational Circle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丰富,集权威性、实用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探讨

    尹冬梅
    7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了解后进生的落后原因,文章从多方面着手探讨如何积极、有步骤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原因转化

    高职法律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初探

    高秋萍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高职法律教育面临的困境,从就业出路、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构建高职法律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高职法学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

    对精心组织上好绪论课的探讨

    孙志春郭常亮
    7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精心组织绪论课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个主题,提出在教材处理上,要认真备课,力求精讲;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讲授和电教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上,课内课外相辅相成,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环节

    班主任工作要"三心二意"

    黄海烈梁月兰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风的好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这对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三心二意",即爱心、细心、耐心,新意、意志.

    班主任工作"三心二意"热爱

    关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分析

    王文礼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并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做了具体的路径分析.

    荣辱观路径分析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学生为本

    董海艳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重要作用的综合阐述,提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张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

    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枫
    80-81页

    构建和谐校园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陈光军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认识

    生永明
    8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树立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思考,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手段,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拓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手段等重要观点.

    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作用

    高校团组织实施团支部共进成长工程的思考与实践

    周志强孙宝成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支部共进成长工程是关于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一次有效尝试,是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形式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其具体内涵是指在团支部内部或在不同的团支部之间,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若干个团队,团队内的同学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扬友爱互助精神,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团队成长和全体成员的学习共进、和谐共处、全面发展与共同成长.

    高校团支部共进成长组织形式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