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袁廷华

双月刊

1002-0519

xb@zysy.org.cn zysyxb@126.com

010-68706239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甲4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登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后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是统一战线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级党校以及党政干部了解统一战线以及相关学科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自觉——"'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释论

    徐志民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科学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否以及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的问题,破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思维定式,纠正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误区,破解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古今中西之争"这一世纪难题.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论,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原则,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自觉.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第二个结合"何以打开了创新空间、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思想解放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自觉

    "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

    高希中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基于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而作出的深刻的规律性认识.它不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密码",而且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基础,更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深厚的文明底蕴,从而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基础文明底蕴坚实根基

    "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经验总结和根本遵循

    宋儒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其间虽未形成"两个结合"的明确提法,但在"第一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明确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内在逻辑和目标导向.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两个结合"在深刻总结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魂脉与根脉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基本依据、基本标准和基本方向,打开了理论创新的广阔空间.践行"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应落实"六个必须坚持",更加完整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加强对中华文明内在规律的理论阐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理论创新,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逻辑考察——基于历史演进、结构关系与实践效能的分析

    冯玉丽周淑真
    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5年以来,在动态演进中更加成熟定型,体现了历史规律性、结构科学性与治理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这种"更加成熟定型"的发展逻辑既体现在推进制度的规律性运行、建设和深化上,也体现在其在国家政治社会关系中结构的科学和稳定上,更体现在治国理政中其所彰显出的强大生命力和治理效能上.厘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蕴,既为建立健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也为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创造更加成熟定型治国理政制度效能

    基层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基于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研究

    邱永文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及其运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在立法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创新.上海虹桥街道作为首批全国人大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其完善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不仅为全国人大推进民主立法精细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且对于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创新和发展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借鉴和启示

    新时代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龚秀勇莫色阿木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民族地区发展质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其他地区存在更多现实困难.新时代迫切需要紧扣民族地区具体发展实际,从坚持发展经济与扶持学科相统一、一元指导与民族特点相统一、政策赋能与自力更生相统一、理论培训与实践宣传相统一的四重维度,以"大众话""民族话""家乡话"的形式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实现创新传播,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族地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团结和民主的同构:统一战线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逻辑

    汪仕凯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目标.在统一战线的实践中,为将人民从"大多数"进一步发展成"绝大多数",团结逻辑嵌入民主逻辑之中,从而使团结和民主同构在一起,一方面团结使人民民主的内涵偏重于协商而非竞争,另一方面人民民主也倚重于团结内在的政治资源.在新时代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团结逻辑将通过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发挥关键作用,统一战线则是检验和发展成熟的协商技术体系的核心领域,因此能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民主团结统一战线全过程人民民主

    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及其时代价值

    薛庆超
    8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始终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坚持发展并引领统一战线,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创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既要提高思想理论认识,又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方法论指导.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贡献时代价值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实践绩效与优化路径

    禹文浩黄天柱
    10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深入发展,加强内部监督日益成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党际互动视角来看,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的历史演进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中共党内监督制度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呈现出"以中国共产党为师"的实践逻辑.从实践来看,多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其地方组织积极探索内部监督有效渠道和途径,在畅通运行机制、丰富工作内容、强化法纪意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但是,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工作体系亟待加强、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也深刻影响和制约了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效能的体现和发挥.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始终以执政党为师,以共识凝聚筑牢思想根基,以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以制度建设抓好落地落实,以内外衔接提升监督效能,真正使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成为保障民主党派自身健康发展、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效能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党际互动纪法衔接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重要论断的理论价值与践行路向——兼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李尚清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论断,开拓了民营经济发展新空间,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确立了新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民营经济统战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晋江经验"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实践的成功范例,党委和政府以"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角色的自我定位,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彰显了党政干部发展民营经济的情怀与担当.新征程上践行"自己人"论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必须以"两个健康"为共求的发展愿景,以顽强拼搏为共有的精神状态,以亲清统一为共处的行为准则,以民主协商为共识的达成方式,汇聚新时代政商携手奋斗的强大力量,共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自己人"论断理论价值"晋江经验"践行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