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张文军

双月刊

1003-1731

zywwbm@163.com

0371-63511062

450002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Journal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晚商青铜器组科技分析研究

    郁永彬陈建立陈坤龙梅建军...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青铜和铅青铜;这批器物使用的一部分铜料、铅料与曾国铜器和殷墟四期铜器相同,表明商代晚期开发使用的一部分矿料到西周早期还在继续使用中,而商晚期"锡料来源紧缺",但西周早期曾国铜器锡料供应充足,这些锡料是晚商已开采使用后来被周人掌控,还是周人新开发的,亦需深入研究.

    叶家山墓地青铜器商代晚期科技分析

    徐州睢宁刘楼东汉M1的形制与葬人问题探析

    刘尊志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州市睢宁县刘楼东汉M1为东汉早期的一座砖砌墓葬,根据墓葬的整体结构,判断该墓是由封土、墓道、较长甬道附二对称耳室、前室、后室等组成的横穴式墓葬,前室西侧面积较大是其特征之一.综合墓葬形制、墓内葬人迹象及出土玉衣片等,推测墓内原葬有一对成年列侯或列侯级别人员夫妇和一个早殇儿童,三者属同一家庭成员.对于刘楼东汉M1相关内容的分析可更好地认识该墓葬及所属墓地的性质,对开展东汉列侯墓葬及家庭葬等的综合研究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作用.

    徐州睢宁刘楼东汉M1列侯家庭葬

    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方位与功能探讨

    时嘉艺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空间赋予了器物不同的意义,墓葬空间中的随葬铜镜除保留照容特性之外,还拥有多重功能.通过比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墓葬中铜镜的放置方式和出土状态,可以发现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方位逐渐固定、空间属性明显加强.墓葬中的铜镜除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外,还作为玉璧替代物,与其他器物组合出现.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功能是古代镜文化的真实写照,这种风俗也流播至海外,周边国家对此仿拟、沿袭,并进行了适宜本土文化的改动.

    铜镜墓葬空间葬仪文化海外传播

    2018血渭一号墓殉牲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韩建华李志鹏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殉牲是考古学的重要现象和研究内容,是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游牧民族因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业形态,杀牲祭祀和墓葬殉牲是丧葬的重要习俗,也是某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表现.本文对青海都兰热水墓群新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殉牲现象进行梳理,从殉牲遗存的形式、殉牲的种类和埋葬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殉牲习俗的一些特点和意义.最后通过殉牲现象对热水墓群殉牲的种类相同的原因以及表现出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解析,得出游牧民族在碰撞、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互动带来认同的趋同,但葬俗却固守着自身的文化基因.

    殉牲种类埋葬方式祭牲多元特征

    甘青地区唐代墓道殉马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夏艳平裴宇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青地区唐代墓道殉马现象从公元7世纪中晚延续到9世纪末,具有鲜明的特征,可认为是辨识唐代吐谷浑文化遗存的重要线索.甘青地区与该习俗相关墓葬间的共性,可能是吐谷浑人的传统习俗,而差异应与吐谷浑人在甘青两地面临不同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时所做出的选择有关.殉马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相对应,但无明显的性别指向性.至于该习俗的来源,可能是吐谷浑人在其旧俗的基础上受到吐蕃整马殉葬习俗的影响而形成.

    甘青地区唐代墓道殉马鲜卑习俗吐蕃习俗

    信息动态

    封2,45,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