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张文军

双月刊

1003-1731

zywwbm@163.com

0371-63511062

450002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Journal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沙祭祀区出土青铜容器的类别、年代及文化背景

    张昌平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沙祭祀区出土少量青铜容器残片,过去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通过比对,可以识别并定位出这些残片所属容器及其年代.金沙青铜容器的器类包括折肩尊或罍、方尊、双耳罍、提梁卣等多种,其年代属于殷墟文化二期前后、商周之际前后、春秋时期等不同阶段,产品的来源主要是长江中游地区.金沙祭祀区的青铜容器表明,金沙与三星堆有相当长的重合时间,它们曾经同时作为成都平原的中心聚落;成都平原主要是通过长江中游及邻近区域,多时段持续地保持与中原文化的关联.

    金沙青铜容器中原文化长江中游

    立鹤方壶的装饰与象征蠡测

    董睿郜鹏飞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公大墓出土的一对立鹤方壶,底部两只支撑壶身和侧面焊接的卷尾龙,以及顶部展翅欲飞的立鹤,打破了盛酒容器所需要的稳重和礼器应具备的庄重性特点,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壶盖边缘的所谓"莲瓣"实际上是山纹的变体,壶身卷尾龙装饰和鸱鸮等纹饰均体现了其作为礼器的特征.以立鹤为核心的装饰具有长寿、吉祥、和平等象征,反映了春秋中期的郑国希望止戈兴仁、寿不可量的愿望.

    李家楼郑公大墓方壶青铜器装饰

    汉画艺术中的嫦娥形象新考

    王颖宇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故事,南阳西关古墓曾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墓顶天文人物画像石,早年被认定为"嫦娥奔月图",其实应是一幅失偶的女娲擎月图像.本文联系"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两则神话,在新野樊集汉代画像砖上辨识出了嫦娥形象,从最初的羿妻凡人形象,到窃食不死之药后的人首蛇(龙)尾神人形象,再到奔月后变为月精的蟾蜍形象,都能在汉画中一一得到印证.

    汉画艺术嫦娥女娲后羿射日

    试论唐代天王胁侍眷属图像

    裴佳丽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为中国天王信仰和图像流行的高峰时期,天王胁侍眷属图像是关于天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类图像资料的整理,探讨图像演变规律,认为佛教艺术对天王胁侍眷属形象的添加和关注,与唐代统治阶级的干预有关,反应了天王原有的护法职能泛化为护国、护民的职能转变,得到中国世俗文化的认可.

    唐代天王胁侍眷属护国

    明代藩王府遗址出土龙纹瓷器研究

    李昌镐崔鹏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藩王作为明代社会特殊阶级的代表,与其相关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帮助.本文通过归纳明代藩王府遗址前期、后期出土的龙纹瓷器特点并与相关文献相结合,进而认为,明代藩王府遗址出土的龙纹瓷器前期与后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异同点.明代前期藩王府遗址以龙纹藩样瓷器为主,符合明代前期的礼仪制度.明代后期御用龙纹瓷器与龙纹藩样瓷器同出遗址的现象,体现了明代后期对御用龙纹瓷器使用规则的转变.明代前期、后期均出土有五爪龙纹瓷器的现象,丰富了明代五爪龙纹瓷器的使用对象,补充了明代五爪龙纹瓷器的使用制度.

    明代藩王府遗址五爪龙纹瓷龙纹藩样

    西安长安区西魏北周墓发掘简报

    封3页

    江西靖安老虎墩遗址2009-2011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发掘简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