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张文军

双月刊

1003-1731

zywwbm@163.com

0371-63511062

450002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Journal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菱形眼睛形象为蜀族族徽

    冉宏林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菱形眼睛形象器物目前只见于古蜀地区,在三星堆遗址的祭祀用器中常见于祭司或神职人员的小腿部,所在位置较为固定,加之菱形眼睛形象与眼睛崇拜密切相关,且与"蜀"字含义高度吻合,据此可将菱形眼睛形象视为蜀族族徽.

    三星堆遗址铜菱形眼形器祭祀族徽

    试析西安汉墓出土陶器的分体拼接制作工艺

    杨本硕梁依倩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安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制作方法不一,其中以分体拼接工艺使用较多.分体拼接工艺结合了轮制法、模制法和手制法,操作流程一般包括确定分体位置、制作分体、拼接、修整、装饰等多个环节.分体拼接工艺具有时代演变性,制作标准化、模件化与效率化,以及器物生活化、复杂化的特点,它不仅影响了丧葬习俗的发展,也推动着汉代制陶业的进步,相关内容对于研究汉代制陶史、丧葬文化以及考古修复工作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安地区汉墓陶器分体拼接工艺

    咸阳出土"东汉青铜佛像"献疑

    何志国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发现汉晋佛陀像超过130例,主要特征是:东汉佛像施无畏印,吴晋佛像施禅定印.咸阳青铜立佛左、右手均握衣角和袈裟形态与东汉佛像图像志特征不符,其肉髻有孔、细长眼、右撇式袈裟衣纹、莲座莲瓣扁平肥大均为十六国时期特征.咸阳青铜佛板二佛并坐的图像结构与释迦多宝佛相似,最早见于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现存最早释迦多宝佛图像为十六国晚期.咸阳两尊十六国时期青铜佛像为后世混入东汉晚期M3015中.对于被盗后出土与墓葬时代特点不符的文物年代判断应当谨慎.

    咸阳成任东汉晚期墓青铜佛像十六国时期年代分析

    龙门石窟奉先寺普贤菩萨琉璃眼珠的调查研究

    朱佩刘轶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2年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中,经过病害调查,首次发现卢舍那大佛右胁侍普贤菩萨有琉璃眼珠,造像表面还有彩绘颜料残留.经过便携式设备的无损检测证实该琉璃眼珠含铅量较高,为典型的人造琉璃.其头部的彩绘颜料为铅白、铁红等.本次新发现不仅是整个奉先寺病害调查的重要成果,更为龙门石窟以后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对分析探索唐代石质文物雕刻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奉先寺琉璃眼珠彩绘颜料无损检测

    炳灵寺171窟佛头颜料的分析研究

    王嘉堃周双林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机颜料被广泛用于绘制和装饰佛像.但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无机颜料发生变色.本文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炳灵寺171窟大佛发髻上的彩绘颜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常见的铁红、炭黑等颜料之外,还存在一种比较罕见的黑色颜料——黑铜矿.最后对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来源进行讨论,为后续黑色颜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炳灵寺黑色颜料SEM-EDS拉曼分析XRD

    信息动态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