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王宁生

双月刊

1003-9783

tg@zyxy99.com,bjb@zyxy99.com

020-36585483,36585613,36585525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暖心康通过"代谢-炎症"网络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林祉均陈梓欣江佳林董鑫...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暖心康(红参、毛冬青)通过"代谢-炎症"网络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 30 只 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3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暖心康组(1。65 g·kg-1),每组 10 只;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4 周。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情况;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左室前壁厚度(LVAWS)及舒张末期左室前壁厚度(LVAWD);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心脏巨噬细胞分布情况;q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乳酸脱氢酶A(LDHA)、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CPT-1)、葡萄糖转运蛋白 4(GLUT4)、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琥珀酸脱氢酶(SDHa)mRNA表达。②按照 1。15 g·kg-1剂量给予大鼠暖心康混悬液灌胃,每日 2 次,持续 5d,制备暖心康含药血清。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 细胞构建促炎型巨噬细胞模型。细胞分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含 5%空白血清+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暖心康含药血清组(含 5%暖心康含药血清+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脂多糖组(含 5%空白血清+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200 μg·mL-1 脂多糖)、暖心康含药血清+脂多糖组(含 5%暖心康含药血清+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200 μg·mL-1 脂多糖),干预 16 h。采用糖酵解压力测试实验检测RAW 264。7 细胞糖酵解水平;qPCR法检测RAW 264。7 细胞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载体(MPC1)mRNA表达;MitoSox Red荧光染色法检测RAW 264。7 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心脏胶原纤维蓝染面积明显增加,并伴有室壁变薄,左心室腔增大;LVEF、LVAWS、LVAW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01);小鼠心脏组织中LDHA、CPT-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GLUT4、IDH、SDHa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CD86 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暖心康组小鼠的心脏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且室壁厚度增加;LVEF、LVAWS、LVAWD 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小鼠心脏组织中LDHA、CPT-1 mRNA 表达显著下调(P<0。01,P<0。001),GLUT4、SDHa、IDH mRNA 表达显著上调(P<0。01),CD86 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②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暖心康含药血清组巨噬细胞的糖酵解水平、ROS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脂多糖组巨噬细胞的糖酵解水平、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MPC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01)。与脂多糖组比较,暖心康含药血清+脂多糖组的巨噬细胞糖酵解水平、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MPC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结论 暖心康能够减轻小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脏组织LDHA mRNA表达,上调GLUT4 mRNA表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葡萄糖摄取能力,抑制促炎型巨噬细胞糖酵解,增加SDHa及IDH的表达以减轻琥珀酸与柠檬酸堆积,减少活性氧(ROS)生成,从而减少促炎型巨噬细胞过度极化有关。

    暖心康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巨噬细胞极化能量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小鼠RAW264.7细胞

    基于ORAI1/NFAT信号轴探讨镇心安神方对1-氯-2,4-二硝基苯诱导特应性皮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

    陈若曦姜姗姗杨洁杨晓宇...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钙通道调节分子 1(ORAI1)/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轴探讨镇心安神方(龙骨、牡蛎、淡竹叶、骨碎补、茯苓)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36 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替利嗪组(1。3 mg·kg-1)及镇心安神方组(36。36 g·kg-1),每组 9 只。采用 1-氯-2,4-二硝基苯(DNCB)诱导建立AD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给药 2 周。给药结束后,测定皮损面积,并对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测定脾脏质量,计算脾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4(IL-4)、IL-13 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中ORAI1、钙调磷酸酶A(CaN)、T细胞核因子 2(NFA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皮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皮损面积显著扩大(P<0。01);表皮层及真皮层厚度显著增加(P<0。01),表皮过度角化,棘层肥厚,真皮层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指数及血清IL-4、IL-13、TSLP水平显著升高(P<0。01);皮损组织中CaN、NFAT2、ORAI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镇心安神方组小鼠的皮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皮损面积显著缩小(P<0。01);表皮层及真皮层厚度显著降低(P<0。01),表皮过度角化减轻,棘层轻度肥厚,真皮层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指数及血清IL-4、IL-13、TSLP水平显著降低(P<0。01);皮损组织中CaN、NFAT2、ORAI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镇心安神方能够改善DNCB诱导AD小鼠的皮肤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抑制ORAI1、CaN及NFAT2 蛋白表达,降低血清TSLP、IL-4、IL-13 等 2 型炎症因子水平,通过免疫调节改善皮肤炎症及瘙痒有关。

    镇心安神方特应性皮炎ORAI1/NFAT信号轴免疫调节小鼠

    钩藤降压解郁方抑制TLR4/NF-кB信号通路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马丹凤张传香陈蕾沈程...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钩藤降压解郁方(钩藤、天麻、地龙、葛根等)调控TLR4/NF-кB信号通路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H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 40 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 5 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中药(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8 只;另取 8 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连续 42d慢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的方式复制HD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干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钩藤降压解郁方 29。61、14。81、7。40 g·kg-1 灌胃给药;阳性药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 0。45 mg·kg-1+氟西汀 1。8 mg·kg-1灌胃给药;灌胃体积 10 mL·kg-1,每天 1 次,连续 42 d。采用无创血压计于给药前及每周最末日上午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造模开始后的第 2 周和最后 1 周各进行 1 次糖水偏好行为学检测;造模结束后进行水迷宫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10 水平;HE染色法及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海马区小胶质细胞M1(CD16)、M2(CD206)型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LR4、NF-κB p65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1~6 周的尾动脉收缩压均显著升高(P<0。01);糖水偏好率显著下降(P<0。01);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ɑ、IL-1β含量显著上升(P<0。01),IL-10 含量显著下降(P<0。01);胞核深染,胞质固缩,细胞凋亡明显;海马小胶质细胞CD206/CD16 荧光强度比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TLR4、NF-κB p65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第 1~6 周的尾动脉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1);糖水偏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TNF-ɑ、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1),IL-10 含量显著上升(P<0。01);尼氏体丰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阳性药组及钩藤降压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比明显增加(P<0。05);海马小胶质细胞CD206/CD16 荧光强度比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TLR4、NF-κB p65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钩藤降压解郁方可能通过抑制TLR4/NF-кB通路调节H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调控炎症因子分泌,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

    钩藤降压解郁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TLR4/NF-κB通路大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年征稿启事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182页

    萸连丸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调节作用

    周文张哲言黄莉邓柏龄...
    183-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萸连丸(黄连、吴茱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Memory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mTfh)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40 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萸连丸组(0。5 g·kg-1)和美沙拉嗪组(0。3 g·kg-1),每组 10 只。采用3%DSS溶液自由饮用 7d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过程每天记录小鼠的精神状态、粪便性状、便血及体质量情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肠质量,计算结肠质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6(IL-6)、IL-15 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组织中mTfh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肠质量明显增加(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6、IL-15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 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 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萸连丸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上升(P<0。05),结肠长度显著延长(P<0。01),结肠质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得到较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的IL-6、IL-15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 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 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萸连丸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能够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激活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5 表达,调控mTfh细胞亚群稳态有关。

    萸连丸溃疡性结肠炎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小鼠

    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刘俊峰张凯莫秀梅王赛娅...
    1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培土清心颗粒(白术、连翘、白茅根、太子参等)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方法 选择特应性皮炎患者 5 例,以培土清心颗粒治疗 12 周,并以健康志愿者 5 例作为对照。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核心评价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分(EASI、SCORAD)、瘙痒程度评分、患者自评(POEM)、生活质量指数等进行评估。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DIA-MS)技术检测血清样本,并根据P<0。05、变化倍数(Fold Change)>1。2 筛选出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蛋白,以及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核心评价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分(EASI、SCORAD)、瘙痒程度评分、患者自评(POEM)、生活质量指数等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健康对照组及特应性皮炎组共分析出 28 个差异性蛋白,其中 12 个蛋白表达水平上升,16 个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包括ALAD(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LTA4H(白三烯A-4 水解酶)、CA1(碳酸酐酶 1)、F11(凝血因子XI)、LCP1(淋巴细胞胞浆蛋白 1)等。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ECM-受体相互作用、血小板活化、NF-κB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形成等信号通路。(3)特应性皮炎患者经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前后共分析出 12 个差异蛋白,其中 8 个蛋白表达水平上升,4 个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包括ALAD、FGA(纤维蛋白原α链)、IGHV3-64D及IGHV3-38 等。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补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NF-κB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4)ALAD、FGA、IGHV3-64D等 3 个蛋白靶点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下调,而在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后显著上调。结论 差异表达蛋白ALAD、FGA、IGHV3-64D可能是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特应性皮炎培土清心颗粒蛋白质组学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纤维蛋白原α链IGHV3-64D

    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JNK通路的影响

    施学丽黄辰杰范丽丽马晓聪...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内质网应激(ERS)肌醇依赖性激酶 1α(IRE1α)/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探讨酸枣仁-合欢花对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144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酸枣仁-合欢花高、中、低剂量组和文拉法辛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进行 21d的孤养结合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IRE1α、磷酸化(P)-IRE1α、ASK1、P-ASK1、JNK、P-JNK、B细胞淋巴瘤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 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海马IRE1α、ASK1、JNK、Bax、Bcl-2、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下降(P<0。01);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增加、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增加(P<0。01);海马P-IRE1α/IRE1α、P-ASK1/ASK1、P-JNK/JNK、Bax、Caspase-3 蛋白及 IRE1α、ASK1、JNK、Bax、Caspase-3 mRNA 表达水平升高、Bcl-2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合欢花各组及文拉法辛组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升高(P<0。01);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海马P-IRE1α/IRE1α、P-ASK1/ASK1、P-JNK/JNK、Bax、Caspase-3 蛋白及IRE1α、ASK1、JNK、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降低,Bcl-2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且酸枣仁-合欢花中剂量组较高、低剂量组效果更好。结论 酸枣仁-合欢花可能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JNK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酸枣仁-合欢花抑郁症海马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JNK通路胱天蛋白酶-3大鼠

    基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搜风愈喘方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

    李艳丽张宇婧闫永彬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搜风愈喘方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搜风愈喘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10 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注射和雾化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1d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中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 17(IL-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 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GF-β1、α-SMA、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17 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TGF-β1、α-SMA和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HE染色显示气道壁及肺泡壁增厚,视野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1);透射电镜显示肺组织中上皮细胞水肿程度严重,胞内基质局部溶解、变淡,细胞器肿胀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搜风愈喘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17 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TGF-β1、α-SMA和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壁及肺泡壁增厚程度减轻,地塞米松组和搜风愈喘方高剂量组炎症评分降低(P<0。05);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细胞膜完整,胞内基质均匀,细胞器大多轻微肿胀。结论 搜风愈喘方可降低TGF-β1 水平,从而改善肺组织EMT,达到防治哮喘气道重塑的目的。

    搜风愈喘方哮喘气道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气道重塑大鼠

    白术内酯Ⅰ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王晓利李玮朱珊史兴婵...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对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 84 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术内酯Ⅰ低剂量组、白术内酯Ⅰ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组、白术内酯Ⅰ高剂量+IGF-1 组,每组 12 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疲劳结合饮食失节联合刨花加烟叶烟熏的方法构建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给药每天 1 次,持续 6 周。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呼气峰流速(PEF)、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检测大鼠肺湿干质量比值变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 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EF、FEV1、FVC降低(P<0。01),肺湿干质量比值升高(P<0。01);肺组织肺泡间隔变大,肺间质水肿且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IL-6、TNF-α、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肺组织中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内酯Ⅰ低剂量组、白术内酯Ⅰ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大鼠PEF、FEV1、FVC升高,肺湿干质量比值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组织中IL-6、TNF-α、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肺组织中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1),IGF-1 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1)。与白术内酯Ⅰ高剂量组比较,白术内酯Ⅰ高剂量+IGF-1 组大鼠PEF、FEV1、FVC降低,肺湿干质量比值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损伤加剧;肺组织中IL-6、TNF-α、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肺组织中 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白术内酯Ⅰ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改善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大鼠肺损伤。

    白术内酯Ⅰ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I3K/Akt/mTOR)靶蛋白通路氧化应激炎症大鼠肺损伤

    川陈皮素调节AMPK/NLRP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罗丹王燕丁旭胡耀...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川陈皮素(Nobiletin)调节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NOD样受体蛋白 3(NLRP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 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HBZY-1 细胞分为 5 组:正常组、LPS组(100 ng·mL-1 LPS)、川陈皮素组(100 ng·mL-1 LPS+40 μmol·L-1 川陈皮素)、AMPK/NLRP3 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组(100 ng·mL-1 LPS+0。5 μmol·L-1 雷帕霉素)、川陈皮素+雷帕霉素组(100 ng·mL-1 LPS+40 μmol·L-1川陈皮素+0。5 μmol·L-1 雷帕霉素)。MTT法检测HBZY-1 细胞毒性和增殖;ELISA法检测HBZY-1 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NLRP3 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LPS组CAT、SOD、GSH水平、细胞OD值以及AMP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NLRP3 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川陈皮素组CAT、SOD、GSH水平、OD值以及AMP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NLRP3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雷帕霉素组以上指标均呈现与川陈皮素组相反的趋势(P<0。05)。与川陈皮素组比较,川陈皮素+雷帕霉素组以上指标均呈现与川陈皮素组相反的趋势(P<0。05)。结论 川陈皮素可能通过上调AMPK/NLRP3 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炎性损伤。下调AMPK/NLRP3 信号通路可消除川陈皮素对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川陈皮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NOD样受体蛋白3(AMPK/NLRP3)信号通路脂多糖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炎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