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王宁生

双月刊

1003-9783

tg@zyxy99.com,bjb@zyxy99.com

020-36585483,36585613,36585525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藤碱调节GSK3β/Nrf2/HO-1及NF-κB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张玲玉何长宏赵忠正倪浩杰...
    607-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GSK3β/Nrf2/HO-1 及NF-κB信号通路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 6 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左旋多巴,75 mg·kg-1)及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每组 8 只.腹腔注射 20 mg·kg-1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每天 1 次,共造模 5 d.在注射MPTP后 1 h进行灌胃给药,每天 1 次,共 12 d.在给药第 11 天对小鼠进行爬杆实验,第 12 天进行转棒实验,测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6 含量;RT-qPCR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TH、Nrf2、HO-1、p-GSK3β、GSK3β、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自动转身潜伏期(T-turn)明显延长(P<0.05),掉落次数显著增多(P<0.001);脑组织中T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β、TNF-α、IL-6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01),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小鼠的T-turn明显缩短(P<0.05,P<0.001),掉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掉落次数显著减少(P<0.001),脑组织中T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脑组织中 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清 IL-1β、IL-6 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p-IκB/IκB、p-NF-κB/NF-κB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0.001).结论 青藤碱可通过调节帕金森病小鼠脑内GSK3β/Nrf2/HO-1 和NF-κB通路,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抑制神经炎症,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青藤碱帕金森病GSK3β/Nrf2/HO-1通路NF-κB通路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小鼠

    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能量代谢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张文彤姜丽房文洁张启云...
    615-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能量代谢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 采用60%脂肪的高脂饲料连续喂养 13 周复制 IR 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5 mg·kg-1)以及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1.65、4.96、14.86 g·kg-1),每组 6 只.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给药干预 16 周.测定IR相关指标: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值,计算IR指数;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的FF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模型复制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INS、FPG水平及IR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ATP、ADP、AMP、FF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给药干预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INS、FPG水平及IR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ATP、ADP、AM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FF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脂肪变性,并存在大量脂滴.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FINS水平及IR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的FPG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DP、AM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罗格列酮组及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FF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及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减轻,且脂滴减少,病理损伤得到改善.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并降低FFA水平,从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恢复脂质与能量平衡,从而起到改善IR的作用.

    葛根芩连汤胰岛素抵抗能量代谢游离脂肪酸脂质代谢大鼠

    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颢玥王茜郝蕾
    623-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巴戟天、菟丝子、沙苑子、党参、茯苓等)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米非司酮组(12 mg·kg-1)及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1.2、2.4、4.8 g·kg-1),每组 15 只.采用灌胃羟基脲及戊酸雌二醇,联合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法复制肾虚血瘀型E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21 d.实验结束后,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以及全血黏度、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等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1)的水平;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TIMP-1)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B细胞淋巴瘤 2(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第 10 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ORT、ACTH、cAMP、T3、T4、TSH、ET-1 水平及ET-1/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cGMP、E2、FSH、LH、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P<0.05);子宫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升高(P<0.01);子宫内膜组织MMP-9、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TIMP-1、PTEN、Ba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大鼠血清CORT、ACTH、cAMP、T3、T4、TSH、ET-1 水平及ET-1/NO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cGMP、E2、FSH、LH、N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TT、PT、APTT均明显缩短(P<0.05);子宫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P<0.01);子宫内膜组织MMP-9、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TIMP-1、PTEN、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肾虚血瘀型EH大鼠的症状和体征,保护子宫内膜血管内皮功能,以缓解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与恢复MMP-9/TIMP-1 平衡,上调Bax、PTEN表达,抑制Bcl-2 表达有关.

    补肾活血方子宫内膜增生症肾虚血瘀证MMP-9/TIMP-1平衡BaxBcl-2PTEN大鼠

    柴胡皂苷A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失眠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乔明亮梁硕孟毅李锋森...
    63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AMP/PKA/CREB通路探讨柴胡皂苷A对失眠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75 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胡皂苷A低剂量组(0.625 mg·kg-1)、柴胡皂苷A高剂量组(2.500 mg·kg-1)、艾司唑仑组(0.1 mg·kg-1),每组 15 只.采用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CPA,0.1 mg·kg-1)复制失眠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昼夜节律;采用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测定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观测大鼠睡眠时相,记录慢波睡眠第 1 期(SWS1)、慢波睡眠第 2 期(SWS2)、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REMS)时长以及总睡眠时长(TST);qRT-PCR法测定下丘脑节律基因Clock、Bmal1 mRNA及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组织NeuN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的cAMP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中Clock、Bmal1、Rev-erbα、Rorα及cAMP/PKA/CRE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昼伏夜出的节律紊乱,极度兴奋,易激惹,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睡眠持续时间及SWS1、SWS2、REMS、TST均明显缩短(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NeuN阳性神经元IOD值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 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攻击性明显减弱,昼伏夜出有节律性,活动减少,睡眠增多;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睡眠持续时间及SWS1、SWS2、REMS、TST均明显延长(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情况有所恢复,NeuN阳性神经元IOD值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柴胡皂苷A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通路改善失眠大鼠的昼夜节律.

    柴胡皂苷A失眠cAMP/PKA/CREB信号通路昼夜节律节律基因钟控基因大鼠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杨丹晋小宁付娟刘建琴...
    639-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探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柴胡、生大黄、赤芍、白芍、厚朴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64 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4.42 g·kg-1)、卡托普利组(5 mg·kg-1),各组再分为 12、24 h两个亚组,每组 8 只.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 3.5%牛磺胆酸钠复制SAP大鼠模型.卡托普利组腹腔注射给药;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灌胃给药,每 6 h灌胃 1 次.术后 12、24 h采集标本,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活性;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醛固酮(ALD)含量;ELISA 法检测血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结果 在 12、24 h同一亚组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织AT1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大鼠的血清AMY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能通过下调ACE-Ang-Ⅱ-AT1R经典轴的表达,抑制Renin、ALD的生成,从而发挥对SAP大鼠的保护作用.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重症急性胰腺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Ang-Ⅱ-AT1R轴炎症反应大鼠

    钩藤降压解郁方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赵红霞刘叶倩陈蕾黄铃格...
    646-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钩藤降压解郁方(钩藤、天麻、地龙、葛根、丹参等)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H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炎症反应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0.45 mg·kg-1+盐酸氟西汀1.80 mg·kg-1)及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25.38、12.69、6.34 g·kg-1),另取 6 只SD大鼠作空白对照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孤养的方法干预SHR大鼠,复制H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6 周.采用无创血压计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18 及IL-10 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cl-2 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 1~6 周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0.01);第 3、4 天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第 1 次穿越平台区时间显著延长(P<0.01),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减少(P<0.05),平台区滞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海马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嵴破坏,细胞核皱缩,出现大量自噬小体;海马组织中IL-1β、IL-18 含量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中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比值和Beclin1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钩藤降压解郁方低剂量组大鼠第 1、3、4、5、6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第 1、3、4、5 周的DBP明显降低(P<0.05,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中剂量组大鼠第 1、5、6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第 4 周的DBP明显降低(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第 1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第 3 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低剂量组大鼠第 4 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第1 次穿越平台区时间显著缩短(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中、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增加(P<0.05),平台区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给药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细胞核皱缩情况明显改善,自噬小体减少.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18 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抗炎因子IL-10 含量显著升高(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海马组织中的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下调(P<0.01),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eclin1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钩藤降压解郁方可降低HD大鼠尾动脉压,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缓解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提高抗炎因子水平,调控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 和Bcl-2 的表达有关.

    钩藤降压解郁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自噬蛋白炎症因子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损伤大鼠

    车前草黄酮提取优化及其对过氧化氢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吴敬嫦李艺萌邓长生梅漫雪...
    65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富含车前子苷的车前草黄酮提取工艺,并探究车前草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L02 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单因素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对车前草黄酮得率及其中车前子苷转移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车前草黄酮提取得率最高,车前子苷转移率最大的提取条件.通过测定该车前草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L02 存活率、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其对L02 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HO-1、Nrf2、SOD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来探究车前草黄酮对过氧化氢损伤的L0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 80℃、乙醇浓度 65%、液料比为 15:1 时,提取得到的车前草黄酮得率和车前子苷转移率均最大,分别为 1.82%和 35.01%.该条件下提取得到的车前草黄酮在 25~100 µg·mL-1 内可明显降低过氧化氢损伤的L02 细胞的凋亡率(P<0.001),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损伤程度(P<0.001),增加细胞内SOD和GSH的表达量(P<0.001),降低细胞中MDA含量(P<0.01,P<0.001).此外,该车前草黄酮可以调节过氧化氢损伤的L02 细胞中HO-1、Nrf2、SOD的表达量,降低过氧化氢损伤肝细胞中HO-1、Nrf2 蛋白表达水平,并增加细胞中SOD蛋白的表达量(P<0.05,P<0.01).结论 使用响应面法筛选出的车前草黄酮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关键有效成分车前子苷的含量丰富,可为车前草黄酮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该方法提取得到的车前草黄酮可降低过氧化氢损伤的肝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对L02 细胞具有一定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车前草黄酮作为护肝保健品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车前草车前子苷黄酮过氧化氢肝损伤提取工艺人正常肝细胞L02

    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欧阳银陈博威刘英飞曾繁佐...
    667-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6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予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灌胃(6.413、12.825、25.65 g·kg-1),丁苯酞(NBP)组予丁苯酞灌胃(54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 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磷酸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甘油二酯(DA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RT-q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侧皮质出现病理形态损伤;PC、PE含量降低,DAG、FFA含量升高(P<0.01);cAMP的m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细胞排列相对规整,细胞间隙减小,正常细胞增多;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PC、PE明显升高,DAG、FFA 明显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 PC 升高,FFA、DAG 明显降低(P<0.05,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 PPARγ的 mRNA表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cAMP、PKA、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MP/PKA/PPAR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补阳还五汤脑缺血再灌注cAMP/PKA/PPARγ信号通路脂质代谢神经保护大鼠

    心康冲剂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唐思琴郭冰李亮尹清琪...
    674-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通过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待模型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心康冲剂组.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缬沙坦组每日以缬沙坦溶液灌胃,心康冲剂组每日灌胃心康冲剂溶液治疗,连续 4 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苏木素-伊红染色(HE)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q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环化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IL-6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cGAS、STING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炎性水肿;心功能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炎症因子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TFAM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L-6、cGAS、STING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心肌组织中cGAS、STING 蛋白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康冲剂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P<0.01);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减轻;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TFAM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IL-6、cGAS、STING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心肌组织中cGAS、STING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 心康冲剂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炎性因子表达,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有关.

    心康冲剂慢性心力衰竭cGAS/STING信号通路炎症因子心功能大鼠

    基于TLR4/NF-κB/MLCK通路探讨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机制

    王雅静杨伟丽刘艳蕊李颢玥...
    68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LR4/NF-κB/MLCK通路研究百合地黄汤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及多因素刺激所致失眠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84 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地西泮,1.38 mg·kg-1)、百合组(2.25 g·kg-1)、地黄组(2.25 g·kg-1)、百合地黄汤组(4.5 g·kg-1).采用夹尾 2 min、昼夜颠倒 24 h、垫料潮湿 24 h、45°鼠笼倾斜 24 h、交替鼠笼 24 h、禁食不禁水 24 h、冷水浴 3 min等多因素刺激 4 周结合PCPA腹腔注射 2 d共同制备失眠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系统观察小鼠的焦虑样行为;通过翻正反射实验观察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16sR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脑和结肠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色氨酸(Trp)、5-羟色氨酸(5-HTP)、5-羟色胺(5-HT)的浓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中闭锁小带蛋白 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基因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ZO-1、Occludin、Toll样受体 4(TLR4)、核因子κB(NF-κB)、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组织中蛋白TLR4、NF-κB、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MLCK、肌球蛋白轻链(MLC)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区域的距离、在开臂区域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均匀度降低(P<0.01);脑内神经递质GABA、Trp、5-HTP、5-HT浓度明显降低(P<0.01),Glu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中GABA、Glu浓度明显降低(P<0.01),Trp、5-HTP、5-HT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炎性因子 IL-1β、IL-6 以及 TNF-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ZO-1、Occlu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通路中TLR4、NF-κB、MLCK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LR4、p-NF-κB、MLCK、p-M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百合地黄汤能够明显延长失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区域距离、在开臂区域停留的时间(P<0.05);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持续时间(P<0.05);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均匀度升高(P<0.01);升高脑内神经递质GABA、Trp、5-HTP、5-HT浓度(P<0.05,P<0.01),降低Glu浓度(P<0.01);升高结肠中GABA、Glu浓度(P<0.01),降低Trp、5-HTP、5-HT浓度(P<0.05,P<0.01);下调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水平(P<0.01),上调ZO-1、Occlu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通路中TLR4、NF-κB、MLCK基因表达水平和TLR4、p-NF-κB、MLCK、p-MLC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够有效治疗失眠伴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和肠内神经递质紊乱、下调TLR4/NF-κB/MLCK信号通路表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进而修复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百合地黄汤失眠肠道菌群肠黏膜机械屏障TLR4/NF-κB/MLCK信号通路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