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科中成药处方潜在用药风险分析

    周侠宋艳梅张哲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骨科中成药处方潜在用药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抽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医院骨科患者使用的两种及以上中成药有潜在用药风险处方共2 301张,对其应用合理性和潜在用药风险进行分析。结果:2 301张中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885张,占38。46%。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适应证不适宜发生率较高。中成药联合应用存在潜在风险的药物包括痹祺胶囊、大活络丸、云南白药胶囊和活血壮筋胶囊,其含有乌头类等毒性成分。结论:医院应针对存在潜在用药风险的药物加强管理,提高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

    医院骨科中成药处方点评潜在用药风险合理用药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朱佳军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用药规律及不良反应情况,为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医院于2023年3月起抽取2022年含有中药配方颗粒的2 0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常用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 000张处方对应的2 000例患者中,以中医科开具处方量最高,疾病类型主要为内科疾病,医疗类型主要为医保报销,职业以普通职工最多。2 000张处方中,以炒白术占比最高(12。00%),其他前10名依次为当归、黄芪、柴胡、党参、姜半夏、茯苓、川贝母、炒白芍、川芎。共发生不良反应93例,发生率4。65%,以胃肠道反应占比最高(2。10%)。最主要的原因为药物过量(37。63%)。结论: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主要应用于内科,治疗内科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维持在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可通过加强对医师的用药培训、完善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用药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中药配方颗粒调查合理用药对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崔淑清周国军栾春业张志强...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随着住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和发展,住培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各地住培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信息化管理水平尚有待改进。文章分析了当前住培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对策有望提升住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住培的管理水平和培训效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

    以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效果

    盛燕张萍王晓琴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在康复科护士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1月的康复科护士 52名归为调查对象,依据护士开始工作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名。对照组康复科护士给予常规的培训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康复科护士给予以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进行干预。根据不同的分组情况实施相应的教育培训干预,研究人员在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应的量表对康复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情况、考核成绩情况、培训教学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量表的数据值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科护士的各项健康教育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护士的考核成绩各部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护士教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效果较好,康复科护士接受该培训干预后健康教育能力、考核成绩均有较好的改善,并且康复科护士对该培训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需求导向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实施效果康复科

    "两个允许"下实施"6+4+N"社区护理绩效管理模式的探究

    王立娟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两个允许"的政策下实施"6+4+N"社区护理绩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心2021-2022年期间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为实施绩效方案改革前的常规护理绩效考核,设为实施前;2022年为实施改革后的"6+4+N"护理绩效考核,设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月均工作量、每人月均绩效、工作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服务月均工作量多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每人月均绩效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社区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讨论:"6+4+N"的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了社区护理水平、患者就医体验感、工作人员满意度和中心运营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最终促进中心的整体运营稳健发展。

    两个允许社区护理"6+4+N"绩效管理模式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推行建议的梳理和探讨

    颜梅邓哲龚恒佩朱亮...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是当前中药材行业的热点和焦点,是改进传统饮片加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未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质量提升的新方向。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的研究和推行引起中药材行业、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一系列指导性建议和针对性文献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研究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建议的文献进行整理、提炼,分析各家之说,汲取各家之长,从品种、加工、监管3个方面详细阐述,并结合近年中医药政策实际,对趁鲜切定义和产品属性、质量标准和加工技术规范、鼓励措施、技术人才、共享车间展开相关探讨,为较快促进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推行提供参考。

    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饮片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

    科学管理药房对中成药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分析

    包家珍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科学管理药房对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及价值。方法:以医院2022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22例采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中成药治疗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中成药治疗患者由药学部参与科学管理药房进行用药管理。观察两组中成药临床用药管理质量及中成药认知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及中成药应用依从性。结果:管理前,两组药品信息提供、药品质量监管、药品安全监测、药品疗效追踪、药品使用指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药品信息提供、药品质量监管、药品安全监测、药品疗效追踪、药品使用指导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中成药药理特点认知、中成药作用疗效认知、中成药用法用途认知、中成药适用范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成药药理特点认知、中成药作用疗效认知、中成药用法用途认知、中成药适用范围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成药应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管理药房对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中成药临床用药管理质量及患者的中成药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使患者中成药应用依从性进一步提升。

    科学管理药房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管理质量中成药认知水平不合理用药

    某基层医院儿科中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问题分析

    蒋文倪萍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基层医院儿科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针儿科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分析儿科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儿科2023年6-8月收治的80例应用中药治疗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对其展开常规用药管理,分析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构建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将2023年9-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应用中药治疗的患儿列为观察组,对其应用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进行用药管理。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管理质量变化及患儿家属的中药认知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中药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药品使用管理、药品储存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品安全管理、药品效益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药品使用管理、药品储存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品安全管理、药品效益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中药疗效认知、中药药性认知、中药安全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药疗效认知、中药药性认知、中药安全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儿科中药药物管理存在缺乏个性化管理、中药药理知识普及不足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足等问题,针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构建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并且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药药物管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中药认知水平,而且还更有利于减少中药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层医院儿科中药药物管理服务模式药物管理质量中药认知水平不良反应

    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的中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虞追波赵凯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的中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价值及效果。方法:以随机表数字法将医院2023年1-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运用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提供常规药物管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提供中药学服务管理干预。观察两组中药临床应用管理质量及中药学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药应用安全性及中药应用依从性。结果:中药使用规范性、中药治疗效果、中药服务态度、中药使用经济性中药临床应用管理质量评分管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药使用规范性、中药治疗效果、中药服务态度、中药使用经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的分类和应用、中药的相互作用和禁忌、中药的质量和安全中药学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评分管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的分类和应用、中药的相互作用和禁忌、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应用安全性明显更高,其副作用、毒性反应、中药相互作用、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应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的中药学服务模式实践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管理质量,帮助患者进一步深化中药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有效保障中药应用安全性,提高患者中药应用依从性。

    综合药物管理评价中药学服务模式管理质量中药学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中药应用安全性

    目视管理在医院药房中成药管理中的应用

    马骏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目视管理在医院药房中成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起调整药房中成药管理方案,按照目视管理的思路设计管理内容,包括药品责任区域划分、药品摆放规则设计、工作流程优化、增加看板管理措施等,分别统计2021年和2022年药房中成药的管理数据,不同时期各随机抽取1 000份中成药处方,比较不同时期中成药调剂差错率,比较不同时期药房中成药的管理质量评分,并比较不同时期药房中成药的账物相符率。结果:2022年药房中成药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2021年(P<0。05);2022年药房中成药管理方面,药品质量、调剂效率、质量管控、药品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2021年(P<0。05);2022年药房中成药的账物相符率明显高于2021年(P<0。05)。结论:目视管理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药房中成药调剂差错率,提高药房中成药的管理质量,提高药房中成药的账物相符率。

    药房中成药目视管理调剂差错账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