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中医临床决策为导向的中医内科案例库建设

    张颖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中医临床决策为导向的中医内科案例库建设效果,促进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的13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通过常规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6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以中医临床决策为导向的中医内科案例库建设方案进行干预。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分组给予相应的管理方案干预,实施管理及干预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管理效果评分情况及护理干预依从性结果进行评价,比较不同分组各项指标数据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各项管理效果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干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临床决策为导向的中医内科案例建设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管理效果评分情况及护理干预依从性情况均有较好的干预和管理,该管理模式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前景。

    中医临床决策导向建设中医内科案例实践效果

    术后患者中医药与相关康复管理的循证管理实践研究

    曹燕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术后患者中医药及相关康复管理的循证管理实践方法。方法:以2021年4-8月医院收治的66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管理。以2021年9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6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实施中医药康复管理。观察两组管理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康复知识了解程度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康复进程。结果:两组管理前各项功能(吞咽、嗅觉、语言)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项功能(吞咽、嗅觉、语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各项术后康复知识(术后防病于未然、术后防患于未然、术后防后顾之忧、术后防微杜渐)了解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术后康复知识(术后防病于未然、术后防患于未然、术后防后顾之忧、术后防微杜渐)了解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进程明显较对照组快,其首次肛门排气方面、首次下床方面、停止输液方面、住院方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防病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防后顾之忧及防微杜渐方面对术后患者实施中医药康复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吞咽、嗅觉、语言等功能恢复,更有利于帮助其提高术后康复知识了解程度,使其术后康复进程能够进一步加快。

    术后中医药康复管理循证管理实践功能恢复康复知识康复进程

    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儿童保健体系中的应用

    赵明吴丽琴傅乐乐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儿童保健体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浦江县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儿童保健科收治的160例具有保健需求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数字法将16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基于儿童保健体系进行常规保健管理。观察组基于中医药文化进行中医药儿童保健管理。管理半年后,观察两组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发育情况、儿童家属中医药文化水平、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组儿童保健管理质量方面的增强免疫、促进发育、预防疾病、纠正行为评分在管理前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儿童保健管理质量方面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儿童发育情况的主观指标(ASQ-C评分)及客观指标(头围、身高)在管理前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管理后;对照组儿童发育情况的主观指标及客观指标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儿童家属中医药文化水平的中医药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中医药信任态度评分及中医药使用经验评分在管理前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儿童家属中医药文化水平的中医药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中医药信任态度评分及中医药使用经验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儿童保健体系中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对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可以带来明显提升作用,而且在促进儿童发育及提高家属中医药文化水平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降低儿童成长发育期间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

    中医药文化中医儿童保健体系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儿童发育营养性疾病

    综合医院妇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策略与效果

    毛蒙琪马茜茜袁伟妮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妇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管理期间的中医适宜技术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干预基础上采取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管理干预。观察两组妇科患者妇科管理质量、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以驱寒逐湿、阴阳调和、扶正驱邪、疏通经络作为妇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前显示组间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灸法类、导引类、按摩类、内治类中医适宜技术作为应用能力评价指标,管理前显示组间各指标应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指标应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综合医院妇科患者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不仅有助于妇科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妇科患者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也可以带来明显的强化作用,更有利于减少妇科管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妇科患者住院时间。

    综合医院妇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策略妇科管理质量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并发症

    中医药文化建设在老年科差异化管理中的合理实现

    吴英雷振东黄德慧卢浩...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建设在老年科差异化管理中的合理实现,以提升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特别关注衰弱程度和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医院在2021年5月-2022年5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务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使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程度,使用老年心理健康量表评价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衰弱方面的得分及衰弱状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维度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建设在老年科差异化管理中的合理实现,对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在减轻衰弱程度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表现显著。这为在老年科医疗服务中引入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证支持。

    中医药文化建设老年科差异化管理衰弱程度心理健康

    全科医学时代急诊医疗中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案之发展性反馈

    徐玲梅胡瑾丽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全科医学时代急诊医疗中采用中医综合诊疗方案的发展性反馈研究,探讨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引入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对急诊科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期间在医院急诊科接收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医学诊疗方案。观察组在疾病稳定期引入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在入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前的第1 d(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应激评估。同时,在入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前的最后1 d(干预后),使用Herth希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目前及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紧密关系等项目得分上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在各项目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学时代急诊医疗中引入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对急诊科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希望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学急诊医疗中医综合诊疗心理应激希望水平

    中医药辅助在术后恢复期管理中对妇幼安全的影响

    韩伊丽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中医药辅助的术后恢复期管理对妇幼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妇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恢复期的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恢复期干预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辅助的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理指标、并发症管理、安全措施和身体功能的评估,并设计患者对术后恢复期干预效果的满意度评价问卷。结果:观察组在生理指标、并发症管理、安全措施和身体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问卷中各个项目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辅助的术后恢复期干预策略能显著改善妇幼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发症管理、安全措施和身体功能,同时提高患者对术后恢复期干预效果的满意度。因此,该干预策略对妇幼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辅助术后恢复期妇幼安全生理指标并发症管理安全措施身体功能患者满意度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张幼华王淑燕蒋美玲顾旭莹...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外科特色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胃肠外科2021-2022年期间收治患者,共计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科室管理。观察组接受中医外科特色技术干预。进行患者恢复效果的量化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病理学指标、术后营养状况、疼痛缓解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控制、药物依从、康复锻炼、自我监测、自我教育方面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科特色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明显提升了患者的恢复质量,同时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也提高了。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胃肠外科康复锻炼健康行为

    中医微观证治学在神经内科疾病并发症管理中的实现价值

    张建芳王月英冯敏萍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微观证治学在神经内科疾病并发症管理中的实现价值。方法: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现代医学基础服务项目的干预,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现代医学服务内容及中医药学干预,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种管理方案下的并发症管理效果,根据合理使用药物、适当护理策略、并发症监测、科学治疗方案的实施情况来评分。评估两种管理方案下的各管理流程执行质量,比较两组精准化管理、安全防范、加强沟通、督促用药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合理使用药物、适当护理策略、并发症监测、科学治疗方案的实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准化管理、安全防范、加强沟通、督促用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微观证治学在神经内科疾病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中医微观证治神经内科并发症管理精准化管理

    中医临床路径对中西医结合管理慢性疾病的影响

    陈丹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临床路径对中西医结合管理慢性疾病的影响,提高慢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的127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慢性疾病患者接受常规的管理方案。观察组64例慢性疾病患者则接受中医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案干预。根据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管理措施,医护人员结合相应的评价量表对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疾病管理质量、中医症候积分情况,评价后比较各项指标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管理质量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对中西医结合管理慢性疾病可以产生有利影响,经过该模式的干预和管理后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并且临床疗效、慢性疾病管理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中医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管理慢性疾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