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居家养老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

    刘叶飞刘光喜张平李福元...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乡村振兴的建设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条件保障.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依然是基础,更是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第一选择.本研究以乡村居家养老慢病患者为出发点,对居家养老药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针对问题从药学服务理念、药学服务人员、药学服务途径、药学服务项目、药学服务规范、药学服务补偿、药学服务评价7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促进乡村居家养老药学服务能力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居家养老药学服务居家药学服务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聚焦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思考

    方利英闫静董丰琴曹秋香...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聚焦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骨科术后患者,其均是2023年1-8月医院骨科一病区收治,按照随机表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管理模式为常规管理.观察组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采取中医临床思维进行综合管理.对患者管理前后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管理质量、中医症状积分及膝关节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管理前,两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管理质量、中医症状积分及膝关节功能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更高,其辨证论治能力、既病防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调护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采取中医临床思维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不仅对患者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提高临床管理质量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后能够尽快出院.

    专业核心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管理质量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

    从"三因制宜"探讨中医药及技术临床运用特色

    蒋丽君王晔红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三因制宜"探讨中医药及技术临床运用特色.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临床管理中从"三因制宜"角度运用中医药及技术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管理前后的呼吸内科疾病管理质量、三因制宜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呼吸功能变化.结果:呼吸内科疾病管理质量方面,管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呼吸内科疾病管理质量明显更高,其平衡调节、综合治疗、差异管理、预防巩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因制宜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管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三因制宜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明显更高,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理论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功能方面,管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明显更好,其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02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三因制宜"角度运用中医药及技术对患者进行管理不仅对临床疾病管理质量可以带来明显提高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掌握三因制宜理论知识,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三因制宜中医药中医药技术临床运用特色管理质呼吸功能

    中医药技术在肛肠外科的应用

    孙龙邵建力颜崇县罗叔钗...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技术在肛肠外科应用分析.方法:将在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肛肠外科收治100例因肛肠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3 d、5 d、7 d时切口处疼痛感评分、创缘水肿严重程度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统计围术期患者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1 d时两组患者的切口处疼痛感评分、创缘水肿严重程度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 d、5 d、7 d时两组切口处疼痛感评分、创缘水肿严重程度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较前下降,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外科患者配合以中医药技术治疗,可明显的减轻患者切口处的疼痛感、创缘水肿的严重程度与排便困难严重程度,缩短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中医药技术肛肠外科疼痛感创缘水肿排便困难并发症

    重症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徐秋雯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重症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促进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水平提高.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0月的148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着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措施及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73例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管理人员进行分组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模式干预,并且在护理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情况进行评价,并且比较各项量表的数据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及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情况,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的提高,可行性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实施意义.

    重症患者中医药治疗方案可行性临床意义

    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中西医康复治疗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的优势

    程慧霞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中西医康复治疗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的优势,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的166例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4例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及康复护理.观察组82例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中西医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根据分组方法分组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后医护人员结合相应的标准和量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护理质量情况、护理服务能力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指标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服务能力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中西医康复治疗能够较好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且经过护理后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重症监护室中西医康复治疗缩短住院时间优势

    中西医结合营养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评价

    楼筱薇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在ICU开展中西医联合营养管理模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ICU病房2022年8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的营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营养管理的认知水平、营养风险、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度水平.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对营养管理认知的4个维度评分结果、营养风险量表评分结果、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概念、自我营养管理、营养干预配合、中医养生保健4个方面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于管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营养管理模式相比传统营养管理模式来说对ICU患者的效果更佳,其可显著降低营养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营养管理ICU

    医共体视域下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成果推广方法

    汪靖苗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医共体视域下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成果推广的方法.方法:在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医共体应用效果、中医适宜技术接受程度及管理后症状改善效果等.结果:比较两组医共体应用效果,管理前,两组医共体应用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医共体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症状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共体视域下,通过以病定技术的方法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高了县域中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医共体视域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成果推广

    急诊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存在的困难与管理对策

    周丹王燕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急诊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存在的困难与管理对策分析.方法:将对2022年急诊科接诊100例患者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存在困难调查,为管理前,经分析后制相应的管理对策.2023年在管理对策下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后,急诊科接诊100例患者,为管理后.分析管理前急诊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存在的困难,比较管理前、后中医适宜技术管理质量,患者对急诊科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管理前16.00%认为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差,24.00%对相关技术认可度差,19.00护患沟通方法掌握差,34.00%相关技术合理应用度差.在管理后的中医适宜技术解答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能力、患者认可度、资源合理应用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总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差、对相关技术认可度差、护患沟通方法掌握差、相关技术合理应用度差,需要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效果理想.

    急诊科中医适宜技术困难管理对策满意度认可度

    某基层医院发挥中医特色提升急救能力的实践效果

    俞炜芬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某基层医院发挥中医特色提升急救能力的实践效果,提高骨伤疾病患者护理水平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9月的115例骨伤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骨伤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案及管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57例骨伤患者则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及急救措施进行护理及干预.按照分组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护理方法,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骨伤患者的管理措施实施效果情况、生存质量评价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医护人员评价后比较各项数据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骨伤患者各项管理效果分数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伤患者生存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及相应管理方法实施后能够提升基层医院急救能力,管理措施实施效果提升较为明显,经过该管理及干预后骨伤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

    基层医院发挥中医特色急救能力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