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合现代医学与中医管理方法优化产科管理措施的效果

    滕祎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整合现代医学和中医管理方法,优化产科产妇的出院计划方案,并探讨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医院收治的96例产科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现代医学产科管理流程,观察组产妇在现代医学产科管理流程基础上接受中医药健康服务,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照顾者负担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照顾者负担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照顾者负担评分等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照顾者负担评分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整合现代医学和中医管理方法,优化产科照顾者的出院计划方案,能够显著减轻产科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照顾者的负担,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产科中医药健康服务应用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对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作用

    王丽君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康复科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8月-2023年12月的145例康复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给予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患者体质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在提升医院康复科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经过管理和干预后康复科患者在不良情绪、并发症情况、体质优良情况及生存质量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整体观视角下慢病管理新思路的构建与应用

    王月圆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慢病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给予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慢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管理质量、就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HSMSRS各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专科技术、药物管理、心理管理、人文关怀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率达到96.43%,高于对照组的82.76%,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慢病管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可提高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

    中整体观消化内科慢病管理管理质量

    "六心"品牌模式在提升中医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郑雯雯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六心"品牌管理模式在提升中医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中医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3年4月的135例中医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六心"品牌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诊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管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诊疗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心"品牌模式在提升中医科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管理措施干预后中医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诊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六心"品牌模式中医科患者管理质量应用

    从方证相关新视角探讨儿科疾病的中医药应用优势

    项珍珍叶琼瑶徐敏洁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利用中医"方证相关"理念开展儿科疾病管理工作的优势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儿科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现代儿科管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及时检测和诊断、预防保健、卫生推广教育、疾病的治疗服务、社会照料服务等.观察组接受中医药儿科管理模式,在"方证相关"中医理念的指导下,将中医药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科患者的管理中,辨证分析病情,应用方证相关理念指导临床疾病治疗工作.对两组患者各医学管理阶段的管理质量、专科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诊断阶段、初始治疗阶段、改善病情阶段、恢复阶段、监督阶段等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诊断准确、临床疗效、疾病复发控制、生活质量、功能重建等专科管理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方证相关"理念进行疾病管理的优势显著.

    中医理念方证相关儿科应用

    儿科中医药创新应用体系的构建

    周燕飞钱绿丽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适用儿科中医药创新应用的体系、策略与发展趋势.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1月收治的94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按照儿科患儿常规管理制度体系进行管理干预,观察组则制定适用于儿科的中医药创新应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的管理质量及患儿家属中医药创新应用认知水平,统计两组患儿管理期间的依从性.结果:管理前两组患儿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的各项中医药创新应用认知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各项中医药创新应用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管理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完善中医药创新应用管理制度、优化中医药创新应用的临床路径及建立中医药创新应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等方面,制定适用于儿科的中医药创新应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科管理质量,而且对患儿家属中医药创新应用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提高患儿管理期间的依从性.

    儿科中医药创新应用体系构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

    王青云
    244页

    新形势下推动产科机构中医保健工作的价值

    朱莉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推动产科机构实施中医保健工作的意义,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及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的155例妇产科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7例,对照组妇产科产妇接受传统保健护理工作,观察组接受产科机构中医保健工作及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产妇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科产妇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科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科产妇的生存质量各项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科产妇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形势下推动产科机构中医保健工作,能够很好的提升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为促进妇产科产妇的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为妇产科产妇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形势妇产科中医保健护理价值

    肿瘤相关抑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杨天兴王笑丹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相关抑郁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抑郁方法多样,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文章将近年来有关肿瘤相关抑郁的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抑郁中医治疗

    精神科患者家属对中医知识的认知程度与提升策略

    王静张文文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家属的中医知识认知情况,并总结提升精神科患者家属中医知识认知水平的策略.方法:于2023年1-8月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94例精神科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将科室自制中医知识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派发给94例精神科患者家属,观察其各项中医知识认知水平,分析并比较不同人口特征精神科患者家属的中医知识认知水平总分差异,总结提升精神科患者家属中医知识认知水平的策略后对94例精神科患者家属进行管理干预,观察其管理干预实施前后的中医知识认知水平变化.结果:94例精神科患者家属中医知识认知水平调查显示其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知识认知水平为高、中医传统中药治疗知识认知水平为高、中医望闻问切诊断知识认知水平为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知识认知水平为高、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知识认知水平为高的构成比分别为42.55%、51.06%、44.68%、47.87%、43.62%.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不同患者疾病的家属,其中医知识认知水平总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中医兴趣、不同患者病程、不同中医知识宣教参与情况、不同中医相关书籍阅读习惯、不同中医临床实践参与情况的家属,其中医知识认知水平总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94例精神科患者家属管理干预实施后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知识认知评分、中医传统中药治疗知识认知评分、中医望闻问切诊断知识认知评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知识认知评分、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知识认知评分、中医知识认知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家属的中医知识认知程度较低,不同年龄、教育水平、中医兴趣、患者病程、中医知识宣教参与情况、中医相关书籍阅读习惯、中医临床实践参与情况的家属,其中医知识认知水平也不同,临床需要注意结合家属的不同人口特征特点,及时搭建中医交流平台,并且开展中医健康宣教、中医知识培训讲座、中医临床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精神科患者家属提高中医知识认知水平.

    精神科患者家属中医知识认知水平管理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