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韩颖萍

月刊

1001-6910

zgzyyj@yahoo.com.cn,zgzyyj@tom.com

0371-66322705

450004

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桑贞养肾方加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

    刘雪娇程芳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桑贞养肾方加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6例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规范治疗,首次剂量0.125 g/次,每周增加剂量0.125 g/次,维持剂量0.25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桑贞养肾方(桑椹、女贞子、当归、蝉蜕、制首乌、白芍、刺蒺藜、僵蚕、龟板、钩藤、丹参、甘草片)加针刺(百会、完骨、风府、风池、肝俞、三阴交、太冲)治疗.桑贞养肾方早晚饭后30 min温服,连续服用28 d.针刺以患者有酸麻感为度,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休息2 d.两组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的非运动症状、日常生活的运动症状、运动功能、运动并发症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最大步行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中β-淀粉样多肽1-42(Aβ1-4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Aβ1-42、IGF-1高于对照组,SA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39项帕金森病问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桑贞养肾方加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可改善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患者步态平衡、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和促进神经修复有关.

    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桑贞养肾方针刺步态平衡步行能力生活质量

    小儿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GAS、MOT、瘦素、NPY、尿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

    刘丽平王晓燕何森辉王利然...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瘦素、胃动素(MOT)、神经肽Y(NPY)、尿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厌食症患儿22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给予醒脾养儿颗粒,1~2岁者给予4 g/次,2次/d;3~6岁者给予4 g/次,3次/d.治疗组110例给予小儿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9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0.90%(100/110);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80.00%(88/11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身高、体质量及GAS、MOT、瘦素、NPY、尿D-木糖排泄率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小儿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小儿厌食症捏脊针刺四缝穴

    补肾调经汤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排卵的影响

    范晓丽王义娜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排卵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PCOS所致的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于月经周期第5天,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口服,连续口服21 d,停药7 d再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调经汤(山药、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茯苓、丹参、菟丝子、黄芪、枸杞子),1 d 1剂,水煎,250 mL/剂,早、晚饭后温服.于月经周期第5天,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中药,每个月经周期服用14剂.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2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0.00%(36/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素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排卵和妊娠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经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补肾调经汤激素排卵妊娠

    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

    张克清李相中贾海莲王泽荣...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将6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脱落5例,剩余3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性心绞痛规范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晚1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2次/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2次/d,口服.半年内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史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冲剂(黄芪、党参、瓜蒌、姜半夏、薤白、枳实、丹参、玄参、炒僵蚕、川芎、水蛭、土鳖虫、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桃仁、红花),1 d 1剂,开水冲服,200 mL/次,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加重0例,有效率为93.55%(29/31);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加重3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略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GLU、CRP、IL-6水平较治疗前虽下降,HDL-C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冲剂可以明显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降低血脂、GLU和血清炎症因子,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心冲剂冠状动脉狭窄

    槐花散口服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外用对混合痔术后排便疼痛和出血的影响

    张博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槐花散口服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外用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疼痛和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庆阳市中医医院肛肠二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用,患者有排便感时用无菌棉签将云南白药痔疮膏均匀涂抹于手术创面,面积以覆盖创面为宜,1 g/次.治疗组给予槐花散(炒槐花、侧柏叶、荆芥穗、炒枳壳)口服,1剂/d,水煎,取汁400 mL,于术后患者排气后开始,早晚两次各200 mL饭后服用;外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用至自觉症状、体征消失,一般7d左右.对比两组术后首次排便和排便后1、3、7h疼痛程度、镇痛满意度,以及术后第1次、第2次、第3次排便时的出血评分.结果: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对比,术后首次排便和术后3个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镇痛满意度增高,3次排便时出血评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花散口服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外用可明显减轻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排便疼痛,减少排便时创面出血.

    混合痔术后排便疼痛便时出血槐花散盐酸利多卡因凝胶

    温肾运脾汤联合西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对关节证候和体征、UA、ESR、CRP的影响

    朱彦雷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肾运脾汤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脾肾阳虚、寒湿瘀阻型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关节证候和体征、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脾肾阳虚、寒湿瘀阻型痛风患者8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起始剂量为40 mg/次,同时根据患者血UA水平进行调控,最大剂量为80 mg/次,1次/d,口服;秋水仙碱片,1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温肾运脾汤(黄芪、山药、党参、肉桂、附子片、干姜、威灵仙、茯苓、萆薢、杜仲、桑寄生、忍冬藤)治疗,以上中药均由偃师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煎制而成,每剂分装为3袋,100 mL/袋,每日3次,饭后30 min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2%(41/4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3.72%(36/4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UA、ESR、CRP和关节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1/42),低于对照组的16.2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运脾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寒湿瘀阻型痛风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痛风脾肾阳虚寒湿瘀阻温肾运脾汤关节证候和体征尿酸

    宣痹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崔家康陈晓高青杰孟庆良...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宣痹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9月.纳入有关宣痹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RA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评价标准条目和工具进行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1项研究,共863例患者.结果:宣痹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RA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化学药物治疗[OR=2.81,95%CI(1.91,4.12)],可显著降低红细胞沉降率[MD=-8.63,95%CI(-10.96,-6.29),P<0.00001]和C反应蛋白水平[MD=-6.47,95%CI(-7.9,-5.03),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化学药物治疗.结论:宣痹汤联合化学药物治疗RA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炎症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宣痹汤化学药物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脾气虚证恢复期复方的作用机制

    丁波刘令令段飞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脾气虚证恢复期复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恢复期复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中肺脾气虚证载方]化合物及靶标,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半衰期(HL)≥4为阈值进行化合物筛选,将靶标输入Uniprot数据库获取靶标对应的基因,从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基因,并筛选出与该方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运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功能注释工具中Version 6.8进行GO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设置OB、DL、HL值筛选得到恢复期复方(肺脾气虚证)药物活性成分164种,涉及该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预测靶点有73个.网络拓扑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ytoscape 3.7.2拓扑分析得到STAT3、JUN、HSP90AA1、IL-6、RELA等20个关键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10个核心成分.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取468个GO条目、107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等成分与STAT3、JUN、HSP90AA1、IL-6、RELA等靶点均有较强亲和能力,提示恢复期复方(肺脾气虚证)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及抗炎作用达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结论:揭示了恢复期复方(肺脾气虚证)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该方的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药理学循证证据.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脾气虚证恢复期复方作用机制

    血管性痴呆的国内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于爱党董新刚李伟峰李青雅...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可视化分析血管性痴呆的国内发展现状和前沿热点趋势.方法:检索CNKI文献数据库中1989—2021年已发表的血管性痴呆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129篇,年发文量平均208篇,整体发文量呈现上升态势;纳入分析期刊759种(平均发文9篇),核心区期刊36种;纳入作者13047名,核心作者1079名,其中发文量排名前二的核心作者分别是吕佩源、赖新生,同时形成了多个大小不一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机构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机构间相对独立分散;热点关键词有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认知功能、炎症因子、康复训练、氧化应激等.结论:中西医干预信号通路、影响分子信号、阐述病理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发病机制探究、有效治疗策略研究是未来趋势.

    血管性痴呆可视化研究现状热点前沿

    降脂方调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

    杨春梅张小如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降脂方调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9只),氟伐他汀钠胶囊组(9只),降脂方高(9只)、中(9只)、低剂量组(8只)和正常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上午灌胃高脂乳剂,下午灌胃给药.降脂方低、中、高剂量组依次按2.5、5.0、10 mg/(g·d)灌胃降脂方药液,氟伐他汀钠胶囊组按3.6μg/(g·d)灌胃氟伐他汀钠溶液,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量10μL/g体质量,1 d 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脂六项、脂代谢酶、肝功能、一氧化氮(NO),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和肝脏系数.结果:降脂方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水平,调节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并使动脉硬化指数和肝脏系数降低.结论:降脂方可调节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浆黏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LPL水平及NO异常表达有关;并可通过降低肝脏转氨酶水平来防治高脂血症所致肝损伤.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同治三脏共补动物模型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