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不同颜色三七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分析

    严华黄小艳于爽郑锌...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云南不同地区规范化种植出产的三七表面颜色差异较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不同表面颜色三七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期考察影响三七表面颜色的因素及其安全性.方法:以来源于云南7个规范化种植区内的4种土壤背景、4种颜色的三七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ICP-MS测定13个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铝(Al)、铁(Fe)、锰(Mn)、钡(Ba)、锌(Zn)、铜(Cu)、镍(Ni)、铬(Cr)、砷(As)、铅(Pb)、镉(Cd)、钴(Co)、汞(Hg)]含量,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表面颜色与土壤背景及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各种颜色三七样品中13个元素含量高低分布模式基本相近,Al含量最高,其次为Fe,土壤背景样品中的元素分布与表面颜色的元素分布模式基本一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三七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限度,As、Hg、Pb、Cu含量均远低于限度规定,Cd普遍超标;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6740—2014)规定,As不同程度超标;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规定,Al、Mn、Ni、Cr不同程度超标;三七表面颜色与土壤背景未呈现相关性,与Cd、Mn、Ba含量呈负相关,与Co、Hg的含量呈正相关;Fe含量与Cd、Mn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可应用于三七微量元素测定,为云南规范化种植三七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七表面颜色土壤背景重金属及微量元素

    宁夏枸杞尼古丁来源研究

    康志欣刘赛张春阳徐常青...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枸杞子中尼古丁来源,为设定科学合理的枸杞子尼古丁限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4份无外源污染宁夏枸杞的根、茎、叶、花、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宁夏枸杞不同部位样品尼古丁含量;收集124份人工种植宁夏枸杞成熟果实(枸杞子)样品及62份宁夏枸杞生产常用投入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宁夏枸杞成熟果实及宁夏枸杞生产常用投入品中尼古丁含量.结果:无外源污染情况下,宁夏枸杞的根、茎、叶、花、果中均检出微量尼古丁,尼古丁质量分数≤0.00361 mg·kg–1;21份宁夏枸杞成熟果实中检出尼古丁,尼古丁质量分数为0.00055~0.03030 mg·kg–1.其中,仅7份样品尼古丁含量超过欧盟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01 mg·kg–1),超标样品中有6份宁夏枸杞成熟果实在生产中使用过尼古丁严重超标的苦参碱投入品.结论:宁夏枸杞可内源合成微量尼古丁,市场检测出尼古丁超标的枸杞子可能与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尼古丁投入品有关.

    枸杞烟碱内源性成因分析食品安全投入品

    金莲花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李勇王蓉丁万隆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导致药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白粉病发生的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田间调查观察病害发生及为害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白粉菌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引物ITS1/PM6用于白粉菌分子鉴定,扩增序列用MegaX软件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白粉病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成株期金莲花茎秆、叶柄及叶片上发生,造成金莲花及种子严重减产,甚至植株早衰死亡.金莲花白粉菌闭囊壳聚生,暗褐色,近球形,直径60~100µ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有凸起;闭囊壳内子囊单个,内含8个浅褐色、卵圆形的子囊孢子;附属丝多根,聚生于闭囊壳一侧,菌丝状,浅褐色,有隔膜,近等粗,直径4~6µm.金莲花白粉菌rDNA-ITS序列与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Podosphaera fuliginea(MF543026、AB046986)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88%、98.73%,与叉丝单囊壳属其他多个种的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96.00%~98.03%).根据上述同源菌株的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金莲花白粉菌与叉丝单囊壳白粉菌P.fuliginea聚为一支.结论:结合田间病害发生、为害特征及病菌闭囊壳、子囊、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将金莲花白粉病菌鉴定为叉丝单囊壳P.fuliginea.

    金莲花白粉病叉丝单囊壳病原鉴定

    甘肃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毋玲玲宿翠翠魏玉杰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评价甘肃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筛选优质红花种质.方法:以14份甘肃省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生育期,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组成的14个主要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甘肃红花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株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第一分枝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14个主要经济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4个主要经济性状转化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8.948%,综合评价F值平均为0.459.聚类分析将14份红花种质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第Ⅲ类群、第Ⅳ类群有益性状综合表现不突出;第Ⅱ类群第一分枝高度和籽粒含油率最高,一、二、三级有效分枝数较少,茎粗最小,其他经济性状指标居中偏高;第Ⅴ类群株高、茎杆、一级有效分枝数、顶果球直径、千粒质量、单株籽粒产量、小区产量均表现最佳,单株干花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和籽粒含油率也较高.结论:第Ⅴ类群生育期最短、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红花新品种选育优质亲本材料和推广种植的新资源.

    红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基于GC-MS的川牛膝酒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童凯李素峰赖鑫赵佳...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酒制处理对川牛膝药材成分谱的影响,提高川牛膝酒制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取川牛膝酒制前后的样品,经研磨、提取、离心、干燥后,采用甲氧胺盐试剂和三氟乙酰胺(BSTFA)试剂衍生化处理,制得分析样品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样品中共检出646个物质信号,初步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川牛膝生品和酒制品可在PCA和PLS-DA得分图及系统聚类树状图上明显区分.经进一步筛选鉴定,脯氨酸、果糖、氧化脯氨酸、硬脂酸、山梨醇、肌醇、蔗糖、异亮氨酸、蜜二糖、丝氨酸、丙氨酸、核糖、4-氨基丁酸、缬氨酸、亚油酸、阿糖尿苷、乙醇胺、棕榈酸、蔗果三糖、木糖20个成分对酒制前后成分谱变化的贡献最大.结论:酒制处理对川牛膝总体成分谱影响显著,基于GC-MS检测联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区别川牛膝酒制品与生品的方法,提高川牛膝酒制品质量控制水平.

    川牛膝酒制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生炒酸枣仁滋味比较

    李虹黄晓欣刘勇田卉玄...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电子舌技术对炒制前后酸枣仁滋味进行定量表征,建立生、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对生、炒酸枣仁本身味道进行检测,通过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获取的各味道特征值进行处理,分析酸枣仁炒制前后各味道的变化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酸枣仁炒制对AHS(酸)、CTS(咸)、NMS(鲜)、ANS(甜)、CPS(通用)、SCS(苦)味值的变化均有影响,对PKS(通用)味值影响不明显,其中SCS、NMS、CPS、AHS、ANS味值上升,CTS味值下降,炒制对各滋味的影响程度为SCS>NMS>CPS>AHS>ANS>CTS>PKS;通过PCA可以区分酸枣仁与炒酸枣仁;通过OPLS-DA可以建立酸枣仁与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该模型对X矩阵的解释率(R2X)=0.900、对Y矩阵的解释率(R2Y)=0.967、预测能力(Q2)=0.965,表明该模型拟合度、预测性良好.结论:电子舌技术可以从数值上客观化体现炒制对酸枣仁滋味的影响,可以对生、炒酸枣仁滋味进行鉴别,为生、炒酸枣仁差异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电子舌酸枣仁炒酸枣仁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质量常数方法应用于山楂饮片等级评价研究

    石佳章军赵小亮荆文光...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质量常数法对山楂饮片进行等级评价研究.方法:以不同产地、不同厂家的13批山楂饮片为研究对象,建立山楂饮片的质量常数,并用于山楂饮片的等级划分.结果:山楂饮片分为3个等级,一等品为质量评价结果在前20%的饮片,其质量常数(A)≥54.99,二等品为质量评价结果在20%~50%的饮片,其34.37≤A<54.99,其余为三等品,其A<4.37.结论:中药质量常数方法用于划分山楂饮片等级是可行的,能客观地反映不同等级山楂的质量.

    质量常数山楂饮片等级商品规格

    基于标准煎液的忘忧安神口服液量值传递相关性研究

    汪莉贾妙婷孙天雄冯慧敏...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忘忧安神方饮片-标准煎液-口服液的物质群量值传递关系,评价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制备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10批口服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口服液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出膏率、有效成分转移率进行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物质群的量值传递规律分析.结果:在饮片-标准煎液各生产环节间栀子苷、甘草苷、甘草酸、槲皮苷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77.35%、69.45%、57.95%、48.67%;在标准煎液-口服液中分别为83.60%、75.92%、75.08%、91.69%.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口服液与其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4,10批口服液指纹图谱与10批标准煎液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76.标准煎液-口服液出膏率平均传递率为63.54%.结论:采用指纹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转移率相结合的模式,对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的量值传递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评价方法,为口服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实施及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口服液出膏率转移率指纹图谱量值传递

    QuEChERS结合UHPLC-MS同时测定土鳖虫及其成方制剂中9种真菌毒素含量

    李媛张楠张亚锋孙晓...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同时测定6种含土鳖虫的成方制剂中9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经10%甲酸乙腈提取,用N-丙基-乙二胺硅烷和无水硫酸镁进行净化,采用UHPLC-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9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56),目标化合物在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42%~101.28%,RSD<12%,定量限(LOQ)为1.2~18.6μg·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于土鳖虫及其成方制剂中9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QuEChERS土鳖虫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10—2019年药材进口贸易情况及法规标准体系分析

    于志斌李得运刘丽娜金红宇...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医药市场,我国进口药材历史悠久、数量快速增长.对2010—2019年的药材进口情况进行回顾,系统梳理了当前进口药材的法规监管和标准体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法规不协调、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通过监管创新和标准升级予以解决.

    中药材进口贸易法规中药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