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楼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9个皂苷含量比较

    王旭星贾天颖杨成金文佳...
    2132-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楼2种基原植物(云南重楼和七叶一枝花)3个部位(根茎、须根、芽)中9个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Ⅲ、重楼皂苷Ⅳ、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D)含量的差异.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9个皂苷的含量;通过SPSS 26.0软件对9个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Origin 9.8插件Heat Map Dendrogram对重楼不同基原、不同部位的9个皂苷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应用SIMCA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重楼中薯蓣皂苷类和偏诺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基原、不同部位间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云南重楼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含量显著高于七叶一枝花根茎,而其偏诺皂苷含量显著低于七叶一枝花根茎,2种基原的3个部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重楼不同基原植物中9个重楼皂苷含量存在差异,临床上应考虑将其分开使用;须根和芽的存在会影响根茎中皂苷的含量和比例,炮制时应将其去除以保证药物质量;须根和芽也含有较多重楼皂苷,可以将其作为单一皂苷提取原料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结果为重楼的合理使用和不同部位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根茎须根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技术的不同产地北柴胡气味差异分析

    轩菲洋姜丹申小营周娜...
    2141-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柴胡气味差异及其气味形成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电子鼻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来自山西、内蒙古及黑龙江3个地区18批柴胡样品的气味及具体挥发性成分,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不同产地柴胡样品-传感器响应值-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雷达图显示不同产地柴胡响应值存在差异,电子鼻的检测结果经主成分分析(PCA)后进行线性判别分析(LDA)能较好区分来自山西、内蒙古和黑龙江的柴胡样品.采用HS-GC-MS共检测出76个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芳香类、酮类、醇类等物质.通过SIMCA 14.0筛选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值(VIP)>1的挥发性成分,得出11种主要差异性物质,包括2-正戊基呋喃、α-蒎烯、β-蒎烯、庚醛、三乙胺、十一烷、对异丙基甲苯、2-正丁基呋喃、1-戊醇、己醛、2-辛酮.结论:利用挥发性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和电子鼻感应值做PLS分析,发现造成山西省与其他地区柴胡电子鼻检测气味差异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己醛、1-戊醇、2-辛酮、2-正丁基呋喃.

    柴胡电子鼻顶空气质联用技术气味特征产地

    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抗破骨细胞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韩晓玲杨云韦秋蔡铭琪...
    2150-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TRAP酶活力检测法评价0.1、1.0、10.0μmol·L–1的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特异性蛋白TRAP、整合素β3(ITGβ3)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降低TRAP活性(P<0.05),且对破骨前体细胞活力未见显著影响,提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也显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WB实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特异性蛋白TRAP、ITGβ3和c-Fos等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AP、ITGβ3和c-Fos的表达有关.

    破骨细胞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整合素β3原癌基因c-Fos

    药油兼用红花新品种"云红花七号"和"云红花八号"的选育

    胡学礼王沛琦胡尊红杨谨...
    2157-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育药油兼用红花新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经多点试验、生产示范,对主要农艺性状、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育出"云红花七号"和"云红花八号"2个新品种.结果:2个品种的生育期分别为184、161 d,在2017—2018年多点试验中,平均花瓣药材产量分别为732.54、673.81 kg·hm–2,较对照弥渡红花平均增产46.74%、34.98%;平均种子产量分别为2469.05、2554.76 kg·hm–2,较对照弥渡红花平均增产16.91%、20.97%.在2017—2018年试验示范中,"云红花七号"平均花瓣药材产量为477.90 kg·hm–2,种子产量为2196.30 kg·hm–2;"云红花八号"平均花瓣药材产量为451.65 kg·hm–2,种子产量为2148.30 kg·hm–2.其药用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质量分数分别为2.10%、2.00%,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为0.18%、0.08%;种子含油量分别为22.16%、24.35%,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4.63%、77.07%.结论:"云红花七号""云红花八号"具有高产、易于采摘、花色红、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和抗性强等特点.

    新品种"云红花七号""云红花八号"选育

    不同铵盐对山豆根组培苗的影响

    范沾涛刘寒梁莹秦双双...
    2163-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山豆根组培苗为供试材料,评价不同种类铵盐对硝酸铵的替代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或尿素代替硝酸铵的改良MS培养基培养山豆根组培苗,研究其对山豆根组培苗丛生芽继代增殖、丛生芽壮苗和生根诱导的影响,结合山豆根组培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多角度评价改良培养基的组培效果.结果:氯化铵或碳酸氢铵代替硝酸铵的改良MS培养基适合山豆根丛生芽的继代增殖,氯化铵代替硝酸铵的改良MS培养基适合山豆根丛生芽壮苗培养,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或尿素代替硝酸铵的改良MS培养基不适合山豆根生根培养.结论:氯化铵可代替硝酸铵用于山豆根丛生芽的继代增殖和丛生芽壮苗培养,碳酸氢铵可代替硝酸铵用于山豆根丛生芽的继代增殖.

    山豆根培养基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

    有益微生物驱动的铁棍山药有机防控体系初探

    程旭桂颖侯森森蒋春号...
    2169-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微生物多菌合剂"宁盾"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铁棍山药根结线虫病,开展微生物菌剂与多种铁棍山药全程有机种植过程中所用生物农药的相容性试验,初步建立铁棍山药有益微生物驱动的有机防控体系(以下简称BeMMO体系).方法:于2019年在河南温县开展了1 hm2铁棍山药BeMMO体系示范试验,通过灌根、叶部喷施将"宁盾"应用于根结线虫发病田块,以当地有机种植体系为对照,统计BeMMO体系防病和促生效果.结果:BeMMO体系中根结线虫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均显著低于当地有机体系,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80.1%;单位产量提高26.0%,每公顷收入增加171450元.比较铁棍山药根茎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含量,BeMMO体系山药折干率及还原糖、淀粉、总多糖、可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提高9.07%、10.00%、16.76%、11.69%、17.87%.BeMMO体系采收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较于种植前提高14.1%;而当地有机体系则降低7.2%.BeMMO体系种植后的土壤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与种植前相比,平均分别提高18.6%、14.8%、6.7%,土壤电导率(EC)降低6.5%,而当地有机体系土壤铵态氮、EC分别提高了14.0%、10.5%,速效磷、有效钾含量降低2.0%、4.8%.结论:BeMMO体系明显降低了根结线虫病害严重度,有效改良了土壤化学性质,提高了铁棍山药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长期在有机铁棍山药上使用可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机防控体系铁棍山药根结线虫病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

    刈割茬次对饲药兼用金荞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乔旭郭欣慰江艳华魏鹏...
    217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2个金荞麦新品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刈割茬次对饲药兼用金荞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金荞麦饲草的鲜质量、干质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以及根茎产量和表儿茶素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相同刈割茬次条件下,金荞麦品系1和2在饲草的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以及根茎的产量和表儿茶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金荞麦饲草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粗纤维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根茎产量显著降低(P<0.05),对其表儿茶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平衡饲草和根茎的产量和品质时,金荞麦最佳刈割茬次为2~3次.

    金荞麦割茬饲草药用植物品质

    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大枣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曾杉陈锦霞林碧珊陈伟彦...
    2185-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择5个不同产地的15批大枣饮片,按照传统的水煎药方式制备成标准汤剂,对所得样品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指标成分环磷腺苷的含量,计算出膏率、转移率和特征图谱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测定15批大枣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36.90%~55.73%,平均出膏率为(47.94±14.38)%,环磷腺苷转移率为48.06%~72.86%,平均转移率为(59.82±17.9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标定了11个特征峰,并指认了其中的峰5、峰6和峰11分别为鸟苷、环磷腺苷和芦丁.大枣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相似度结果均超过0.90.结论:建立的工艺标准及质量评价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大枣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可为大枣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大枣标准汤剂出膏率转移率特征图谱

    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及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

    史紫娟林碧珊陈锦霞刘勇...
    2192-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选择20批不同产地火麻仁药材炮制成炒火麻仁饮片,经水煎煮后制备成标准汤剂,测定其总脂肪和胡芦巴碱的含量,计算出膏率和转移率,并建立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20批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15.55%~22.04%,总脂肪转移率为5.61%~17.33%,胡芦巴碱转移率为83.93%~98.72%,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特征图谱分析,标定了6个特征峰,并指认了其中的峰1、峰5和峰6分别为鸟苷、α-亚麻酸和亚油酸.对20批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高于0.90.结论:建立了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炒火麻仁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炒火麻仁饮片标准汤剂转移率出膏率特征图谱

    基于传统煎煮方法的吴茱萸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张伟娜李雪刘书霞周永康...
    2199-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吴茱萸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5批吴茱萸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计算其转移率.结果:15批吴茱萸标准汤剂出膏率均值为27.75%,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分离度好,比移值适当,可同时鉴别小极性和大极性成分.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平均转移率分别为26.10%、2.82%、3.76%.结论:建立了吴茱萸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全面、准确,可为吴茱萸配方颗粒和含吴茱萸的中药经典名方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吴茱萸标准汤剂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配方颗粒经典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