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植物保育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梁莹秦双双韦坤华汤丹峰...
    387-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用植物保育学是在大量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保护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构建的重点学科.通过开展药用植物发源中心、遗传保育、生态保育、驯化保育、繁育、复育及保育策略与评价研究,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原种保存、生境保护、繁育与复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未来将着眼于药材品质形成的遗传机制、生态机制、驯化机制研究,应用药用植物精准栽培技术,推动药用植物保育学学科发展,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药用植物保育学药用植物发源中心物种保存可持续利用

    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保育研究

    陈东亮钟楚简少芬李林轩...
    395-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角莲以根茎入药,能够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化痰散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各种内部和外部致濒因子的共同作用加重了八角莲的濒危程度,须通过人工保育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八角莲资源现状、濒危成因、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野生原种适生环境及濒危原因提出八角莲回归保育策略,旨在为其回归保育实践、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八角莲种质资源就地保育迁地保育回归保育

    红芽大戟的保育研究

    刘寒缪剑华李林轩全昌乾...
    40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芽大戟为我国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有泻水、解毒、散结、抗菌的功效.市场流通的红芽大戟大多源自野生,由于常年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稀缺.在分析红芽大戟药材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其生长特性、繁育特性、原生境特点及濒危因素,进而制定其回归保育方法,旨在为红芽大戟制定生态种植和回归保育实践策略,并为其他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红芽大戟种质资源迁地保育引种驯化种苗繁育

    广西仙草保育关键技术及问题分析

    汤丹峰韦范谢锦祥朱艳霞...
    407-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仙草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是天然、安全、营养食品的理想原料.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发展,仙草产业发展规模有序扩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介绍其形态、分布和生长习性;针对广西地理气候条件,结合广西仙草生产种植经验,对其保育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广西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品种选择-种苗繁育-生产种植-采收储藏-种苗种子保育生产模式,做到了"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良性循环.对仙草保育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仙草保育学研究和广西仙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仙草保育关键技术存在问题

    木芙蓉的保育研究

    李林轩范沾涛韦利月杨立坚...
    412-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芙蓉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具有较高的观赏、药用价值.在对木芙蓉种质资源现状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迁地保育、回归保育及推广应用,旨在为木芙蓉保育实践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木芙蓉种质资源迁地保育回归保育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技术关注点探讨

    魏梅李振雨陈向东孙冬梅...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4月29日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首批16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历时5年的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研究工作正式落地.为了更好地推动后续中药配方颗粒新品种国家标准的研究,加快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总结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研究的经验,从药材基原、产地代表性、饮片炮制、标准汤剂制备和成品工艺研究5个方面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过程中的技术关注点,为更合理地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技术关注点

    广西维管束植物新记录

    谢月英农东新黄雪彦彭玉德...
    427-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维管束植物新记录,分别为鄂西十大功劳、罗汉松叶海桐、长柱柿、短柱胡颓子、环花开口箭、安蕨、亮叶耳蕨、培善耳蕨.对每个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描述,提供相关的引证标本、地理分布信息并附彩色照片以供识别.通过文献调研发现,鄂西十大功劳和亮叶耳蕨具有药用功效.这些新记录进一步丰富了广西植物区系资料,也对广西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和野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新记录维管束植物广西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分析与评价

    冯剑侯文成陈兰陈细钦...
    43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沉香药材标准,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性状、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显微结构特征、理化显色反应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标准规定,性状、薄层色谱、特征图谱不符合规定;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2.94%~56.69%,但沉香四醇质量分数仅为0.01%~0.02%.结论: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不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标准的规定.

    沉香奇楠质量评价

    牛黄及代用品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胡晓茹倪景华孙磊傅欣彤...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红外指纹图谱研究,建立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进行测定,以450~4000 cm–1的透射率为指标,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采用ChamPattern软件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在红外光谱中的信号存在差异.人工牛黄在1700~1500、1200~900、700~500 cm–1波数处的峰强度与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存在明显差异;天然牛黄在1550、1450、1250 cm–1波数处的峰强度明显弱于体外培育牛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红外光谱数据可分别聚为一类.结论:红外光谱可用于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鉴别研究.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质量控制

    UPLC-MS/MS分析及NMR技术鉴定千金子中二萜类化合物

    孙明娜吴孟华陈虎彪林敏婷...
    443-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千金子乙酸乙酯提取部分的二萜成分.方法:利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结合对照品分析千金子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型葡聚糖凝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核磁共振法对化合物12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千金子乙酸乙酯提取部分的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金子素(euphorbia factor,EF)L25(1)、EFL1(2)、EFL13(3)、EFL7b(4)、EFL12/EFL12异构体(5)、EFL18(6)、EFL17(7)、EFL3(8)、EFL7a(9)、EFL23(10)、EFL11(11)、EFL2(12).结论:基于对照品的UPLC-MS/MS结合传统提取分离法是用于研究千金子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化学成分的有效方法.

    千金子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离二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