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MRP2/MRP3转运体为作用靶点的何首乌中肝毒性成分筛选

    汪祺文海若马双成
    62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以胆红素外排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P3为靶点的何首乌中潜在肝毒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方法,并评价相关化合物的肝毒性大小.方法: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方法对何首乌中的主要单体成分进行高通量筛选,以MRP2、MRP3转运体底物胆红素为参考对象,将48个目标单体与MRP2、MRP3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实现虚拟筛选;采用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法考察目标单体对肝细胞HepaRG的毒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目标单体对HepaRG细胞外排转运体MRP2、MRP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MRP2对接结果显示,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6ʹ-O-乙酰基)-葡萄糖苷、反式二苯乙烯苷高于底物胆红素与MRP2对接打分值的80%;MRP3对接结果显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6ʹ-O-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及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高于底物胆红素与MRP3对接打分值的80%,因此上述单体可被初步推测为潜在肝毒性成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37μg·mL–1]和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IC50为6.96μg·mL–1)表现出较明显的肝细胞毒性,并可显著影响外排转运体MRP2、MRP3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建立的以MRP2、MRP3为靶点的分子对接法初步筛选得到了何首乌中潜在的肝毒性成分,并对其毒性大小进行了评价,为何首乌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何首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肝毒性安全性评价分子对接

    基于形性与化学指标关联分析的当归挥发油质量评价和当归产地鉴别

    程亚茹石秀佳龚燚婷杨丽...
    629-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当归颜色、气味与挥发油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建立基于形性指标评价当归挥发油质量和综合指标鉴定当归产地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色仪和电子鼻测定当归粉末的颜色与气味,气相色谱法(GC)测定当归挥发油中14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颜色指标L*,气味指标LY2/LG、P10/1和化学指标C2(蒎烯)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颜色指标a*、气味指标LY2/gCTl呈显著负相关;化学指标C11(Z-藁本内酯)含量与气味指标P10/1呈正相关,与颜色指标a*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样品与其他3个产地样品差异显著;青海样品基本可与甘肃、四川样品分离;甘肃和四川样品较为相似,在以颜色和综合指标进行分析时可进行区分.结论:当归颜色、气味与挥发油化学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通过形性指标分析当归挥发油化学指标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生产流通领域中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当归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当归挥发油形性指标化学指标关联性研究产地鉴别

    基于ITS2条形码的市售延胡索鉴别

    范晓玉王亚丹邵平韩凌...
    638-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市售的经过蒸煮等加工的延胡索饮片进行分子鉴定,以评价内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对延胡索饮片的鉴别能力.方法:采用改良后的试剂盒法提取样品DNA,用ITS2序列引物进行PCR扩增后测序,采用CodonCode Aligner软件对测序峰图进行拼接、校对,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种内、种间变异比对及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分析,并基于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约80%的样品的ITS2序列被成功扩增与测序,系统聚类树显示,所得延胡索ITS2序列和参考序列紧密聚合,具有良好的单系性,能够明显区分混伪品.结论:ITS2条形码可以准确鉴别延胡索不同加工品及其常见混伪品,为延胡索的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延胡索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内转录间隔区2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缝隙连接蛋白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吕梦纪晓迪刘珂珂娄利霞...
    64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调节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基因表达的心脏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第2天根据心电图筛选入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稳心颗粒低剂量组、稳心颗粒高剂量组、美托洛尔组,另设平行操作不结扎的假手术组,药物治疗2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胶原容积分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CX4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需求激酶1(I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上升(P<0.01),LVSP、+dp/dtmax、–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增高(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P<0.01),CX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IRE1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GRP78、ATF6、XB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CX4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治疗2周后,给药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P<0.05),LVSP增加(P<0.05),+dp/dtmax、–dp/dtmax显著增加(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变化显著改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0.01),CX43 mRNA表达量上调(P<0.05),GRP78、IRE1、ATF6、XBP1 mRNA表达量下调(P<0.05),CX4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调节心肌梗死大鼠CX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基因表达,进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稳心颗粒内质网应激缝隙链接蛋白43心肌梗死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厚朴"下气除满"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荆文光赵小亮常潞程显隆...
    652-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厚朴"下气除满"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厚朴水煎剂及大鼠血清、尿液、粪便中的成分.分析条件为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SuperPred数据库收集厚朴入血成分作用靶点,以"gastroparesis"为胃轻瘫疾病检索词,通过TTD、DiGSeE、OMIM、DrugBank和HPO数据库构建胃轻瘫靶点数据库,采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药物-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寻找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阐述其作用机制.结果:从厚朴水煎剂中共鉴定54个成分;从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4个成分,分别为和厚朴酚、厚朴酚、6′-O-甲基和厚朴酚、厚朴木脂素E、5-烯丙基-5′-(1″-羟基丙烯氧)联苯-2,2′-二醇、厚朴木脂素A、厚朴木脂素B、厚朴木脂素C、和厚朴三醇、木兰花碱、木兰箭毒碱、番荔枝碱、β-桉叶醇和β-谷甾醇;从大鼠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13个成分,多数为入血的原型成分.入血成分共涉及118个靶点,其中人激肽原1(KNG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NOS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PPI中的核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厚朴入血成分可能通过雌激素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及胰岛素神经通路等发挥胃肠推动作用.结论:厚朴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可能是厚朴发挥"下气除满"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厚朴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痰热清干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呼吸系统感染作用机制研究

    吴娅丽王晓艳张辉陈毓龙...
    665-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痰热清干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依前期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痰热清为研究药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获取痰热清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挖掘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靶点,参考用药指南选取PA临床用药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分析共有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痰热清干预耐药PA感染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主要作用靶点和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合作用.结果:筛选得到痰热清中所含5味中药潜在活性成分共107个,预测作用靶点共746个,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及临床用药靶点共959个,韦恩图分析获取成分和疾病共有靶点213个;最终预测核心靶点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受体激酶(SRC)、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亚基(PIK3CA)、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MAPK、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痰热清组方配伍合理,具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和EGFR-MAPK信号通路,抑制耐药PA在呼吸道过度黏附、产生黏液并分泌炎性因子和内毒素,从而缓解呼吸系统疾病.

    痰热清铜绿假单胞菌呼吸系统感染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生信统计的瘀血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孙彩虹杨志城房庆伟吴若铭...
    676-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挖掘初步揭示瘀血痹胶囊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瘀血痹胶囊活性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RA靶点,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对其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采用Bioconductor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55457),经过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SEA)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联用分子对接对差异基因与排名靠前的活性化合物进行虚拟验证.结果:筛选出瘀血痹胶囊128个有效成分和85个与RA的交集靶点,其中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等.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RA靶点参与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的多种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炎性因子和受体信号通路可能为瘀血痹胶囊对RA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差异表达基因与交集靶点交集有白细胞介素-6(IL-6)、DNA修复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激酶亚基β抑制剂(IKBKB)、雄激素受体(A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多不饱和脂肪酸5-脂氧合酶(ALOX5)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鞣花酸、7-O-甲基异鼠李糖醇、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β-胡萝卜素等与差异性基因对接活性较好.结论:瘀血痹胶囊中的β-谷甾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化合物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6、PARP1、IKBKB、AR、CASP3等靶点对RA起治疗作用,为瘀血痹胶囊后续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类风湿性关节炎瘀血痹胶囊网络药理学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太空搭载膜荚黄芪SP2代2年生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陈永中陈垣郭凤霞董林林...
    687-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创造多年生膜荚黄芪优异种质的途径,筛选新品种选育的优异变异群体.方法:将其种子搭载"神舟十一号"和"长征七号",在太空分别历时33 d和22 h,统计分析SP2代2年生群体表型性状,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33 d、22 h和对照(CK)群体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9.37%、26.17%和26.1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1.22和1.24,在欧氏距离5处,33 d有5类群、22 h有6类群、CK有3类群.SSR标记的8对有效引物扩增显示,33 d、22 h和CK群体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值分别为0.320、0.427和0.333,遗传距离变幅分别为0~0.8959、0.0270~0.9435和0~0.8959,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000~1.0000、0.3846~0.9730和0.4000~1.00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33 d和CK群体均归为4类群,22 h归为5类群.尽管表型和分子聚类结果有一定差异,但各群体均以株高、株幅、茎粗、复叶数、茎色和花色为主要类群性状.结论:以太空搭载膜荚黄芪种子为研究对象所建立的SP2代2年生群体后代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新品种选育的优异变异群体.

    太空诱变膜荚黄芪表型性状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UPLC-MS/MS同时测定经典名方泽泻汤中6个成分的含量

    谭丽盈胡国辉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泽泻汤中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的方法.方法:泽泻汤按照经典名方自制,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结果:15 min内泽泻汤中6个成分的色谱峰分离良好,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分别在8.20~409.90(r=0.9993)、16.06~802.99(r=0.9995)、14.47~723.49(r=0.9999)、2.57~128.67(r=0.9996)、2.85~142.66(r=0.9985)、3.24~162.24 ng·mL–1(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39%~102.53%,RSD为0.71%~2.3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泽泻汤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泽泻汤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我国地方特色食品政策与欧盟相关法规比较分析

    王泽亿田卉玄王宇航李虹...
    70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地方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国于2019年提出地方特色食品的概念.通过对地方特色食品法规与欧盟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特色食品存在定义模糊的问题,建议将其定义修改为在我国部分区域存在30年以上传统食用习惯的、地方特有的食品原料或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包括涉及的食品安全指标或要求现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尚不能覆盖的食品.

    地方特色食品保健食品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