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通报
中医药通报

卢太坤

双月刊

1671-2749

zyytb@vip.163.com

0592-5579661、5579662

361009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中医药通报/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教授出任主编。近百名国内(包括台、港、澳)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组成了第一届编委会。《中医药通报》杂志是通报中医药高层专家研究动态和临床新进展的大型杂志,是国内唯一的通报类中医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帝内经》卫气理论现代解读及临床应用探讨

    陈吉全陈瑞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卫气理论创立于《黄帝内经》,书中除论及卫气的物质基础、功能性质、周流路线等基本问题外,还指出了卫气失常的病机与治疗原则.文中从现代中、西医学视角,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和总结,认为卫气病之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疗原则为通补卫气,即虚者以补益卫气为主,实者以通畅卫气气机为主.卫气病为百病母,卫气理论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文中以外感热病为例,认为其病机属卫气虚滞、感受邪毒,其治当以通补卫气、祛邪解毒为法;卫气理论不但可以指导外感热病治疗,对疮疖痈疽类外科疾病、部分炎症性内伤杂病的治疗亦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可以借鉴外感热病的分析与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卫气理论现代解读临床应用方药

    国医大师伍炳彩辨治产后痹经验

    吴千言章莹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痹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营卫气血失和是关键,病机主要涉及虚、邪、瘀等.伍炳彩教授将产后痹分为营卫不和证、风湿表虚证、湿热瘀阻证、脾虚夹湿证、肝郁气滞证以及瘀血阻络证六种类型,并分别确立辨治六法,分别是调和营卫、祛风固表、清热化瘀、健脾化湿、疏肝理气和活血祛瘀,从而使得脉络得通,痹证自除.

    伍炳彩辨证论治产后痹名医经验

    郭为汀治疗痿证验案举隅

    陈悦吴志平洪婷婷郭为汀...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为汀主任医师多年来从事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其治疗痿证有着独特的诊疗思维及用药特点.文中对郭为汀主任医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的验案进行整理和总结.

    痿证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

    基于"肝主疏泄"浅析肝脾同调法对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作用

    蔡腾孙文杰杨叔禹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前期作为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疾病状态,常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甚则糖耐量异常.中医学将其归于"脾瘅"范畴,多认为过食肥甘而致的中满内热是其主要病因病机,而现代社会高强度压力所致的情志失调已然成为另一主要病因.情志异常可导致肝失疏泄,加剧脾失健运,而祖国医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对于预防机体异常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故文中从"肝主疏泄"理论出发,探究"肝脾同调"法对脾瘅防治的指导意义及其在调控疾病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前期脾瘅肝主疏泄肝脾同调

    试从五材汉字挖掘中医五行"字-象"思维方式

    王小强王凌雪唐红梅白雪...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原创象形文字是汉民族思维的体现,也是中医学术理论的必要表征工具.中医五行学说以五材(木、火、土、金、水)汉字为基础意象,用取象比类方式来表征、推理与演绎脏腑之间的生克承制关系,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木、火、土、金、水及以五材为字旁的衍生汉字广泛见于古代医籍、著作中,被医家用于类比认知人体的生理、病机与治法,也记录着中医五行思维及相关诊疗经验总结.文中试从汉字象思维的视角对五材及其衍生汉字进行梳理,阐述木字象、火字象、土字象、金字象、水字象及其合字的思维方式,并举例单个字象的中医发挥,以期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去挖掘中医五行"字-象"思维方式.

    中医五行汉字字象象思维

    基于"湿热瘀滞"及"气津两伤"应用经方辨治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思路

    贾九丽肖勇洪刘颖希
    22-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临床实践总结认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以"湿热瘀滞"及"气津两伤"为病机演变特点,急性损伤期治以清热利湿、化瘀通滞为主,方处茵陈蒿汤加减;慢性恢复期治以清余热、养气津、和脾胃为要,方处竹叶石膏汤加减.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湿热瘀滞气津两伤经方

    从肺脾论治"香臭不闻、口不仁"之临床探析

    王消王忠香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中医角度阐述对"香臭不闻、口不仁"的认识,提出主要从肺脏论治"香臭不闻",从脾脏论治"口不仁",或者肺脾同治的临床思路;旨在为中医中药治疗嗅觉及味觉障碍提供中医理论支持、文献参考资料及临床经验分享.

    肺脾论治香臭不闻口不仁临床探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王钰曹乾安董志威徐小港...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中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年度发文趋势、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1136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69篇)以综述为主,英文文献(467篇)以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为梁繁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高频关键词有针灸疗法、临床疗效、RCT等,中、英文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14个、17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阐述了镇痛药、抗氧化剂和相关酶类等研究.结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穴位选择、治疗手段和预防性治疗,温针灸、生活质量和功能连接可能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前沿.

    针灸偏头痛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

    针灸联合推拿防治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研究

    朱玲刘英占科朱卫娜...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的综合疗法在防治儿童假性近视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眼科在2020年9月至 2021年8月间收治的儿童假性近视(肝肾亏虚型)中资料较为齐全的 90 例(180眼),随机分为针灸组、推拿组、观察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予三者联合治疗.比较三组的裸眼视力、屈光度(DPT)、主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安全性.结果:①治疗8 w后,观察组的裸眼视力、DPT改善显著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三组主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②治疗8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其余治疗组(P<0.05),针灸组与推拿组疗效相当(P>0.05).③三组实验观察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在防治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视力,尤其在后期维持治疗过程中彰显优势,安全易施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醒脑开窍针法热敏灸推拿儿童假性近视临床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索《广瘟疫论》与《温热暑疫全书》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李宁杰孟夏狄伟唐挺...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中治疗疫病处方的组方特点,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例,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现代临床研究疫病提供思路.方法:收集《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中治疗疫病以祛邪为主的方剂,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采用统计、关联、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模块,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获得核心组方;再借助生物信息平台,如TCMSP、GeneCards、Cytoscape3.9.1、String、DAVID等进行成分检索、靶点构建、核心基因及通路分析等.结果:①共收集77首治疗方,包括109味中药,其药性多属寒、微寒,药味以苦、甘为主,主要归经为肺、脾、胃经;关联分析得到共现度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芩-甘草,生姜-甘草,黄连-黄芩,枣-生姜等;聚类分析得到2种不同功用的聚类组合,通过四类模块分析出3味药物的核心组方:黄连-黄芩-甘草.②生信分析(网络药理学)得到核心组方42个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NCP有34个靶标;得到GO富集分析结果216个和KEGG通路90条(P<0.05).结论:《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治疗疫病的核心组方包括黄芩、黄连、甘草,其活性成分借助CASP3、RELA、IL6、HIF1A、FOS、VEGFA等靶点,通过癌症信号、脂类等通路减轻炎症损伤、调控细胞及因子来达到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学疫病《广瘟疫论》《温热暑疫全书》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