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医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李春鸣

双月刊

1000-2715

zmcxb@ZMC.edu.cn

0852-8609795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遵义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Zuny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传播本院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医学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读者对象为中、高级医学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低龄婴幼儿先天性肌斜颈的诊断价值

    李苗姜珏何鑫张红丽...
    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胸锁乳突肌的的剪切模量,探讨该技术对低龄先天性肌斜颈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64名先天性肌斜颈患儿及20名健康婴幼儿.应用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受试者双侧胸锁乳突肌最厚处分别测量胸锁乳突肌厚度及剪切模量,并计算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的差值、比值以及剪切模量的差值与比值.结果 患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患侧胸锁乳突肌剪切模量,胸锁乳突肌厚度差值与比值,剪切模量差值与比值等6指标在患者群体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组中,头颈部倾斜角度小于15.组及15.至30.组间上述6指标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维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低龄CMT患儿临床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患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患侧胸锁乳突肌剪切模量,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差值与比值,双侧胸锁乳突肌剪切模量差值与比值均可作为超声诊断参数.

    先天性肌斜颈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速度婴幼儿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体位对颅内压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甄文瑞肖顺武犹春跃续岭...
    306-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体位与脑血流速度、颅内压的关系.方法 颅脑外伤行单侧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33名患者,术中放置颅内压监护微型传感器探头,术后传感器探头接颅内压监护仪,持续床旁监测.术后第1、3、5、7日分别于床头抬高0.、15.、30.、45.、60.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同时记录即时颅内压值(ICP),每次更换体位后等待5 min.观察不同体位下患者的脑血流速度、颅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着体位的逐渐抬高,双侧大脑中动脉Vm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并于30.时脑血流速度最快,床头抬高0.、15.、30.与6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CP则随体位抬高呈现下降趋势,床头抬高0.与15.、30.、45.、6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随着病程的进展,双侧大脑中动脉Vm呈逐渐增快趋势,于术后第5天达高峰,第7天稍有减慢;而ICP则随时间逐渐降低.术后第1天,健侧Vm均快于患侧Vm,且床头抬高1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床头抬高角度的变化,可影响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颅内压;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床头抬高30°均能有效提高局部和全脑血流量,同时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体位颅内压脑血流速度

    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术后24小时内疗效比较

    石容廖一露令狐绍容但婷婷...
    3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术后24 h内疗效.方法 行SMILE的近视患者18例(36眼),同期行FS-LASIK者15例(30眼),记录术前以及术后2、4、6、24 h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光密度(Corneal densitometry,CD)、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等.结果 SMILE组术后2 h36眼中有17%≤0.1 logMAR UCVA,术后4、6、24 h分别有22%、47%、92%≤0.1 logMAR UCVA;FS-LASIK组术后2 h30眼中有10%≤0.1 logMAR UCVA,术后4、6、24 h分别有30%、57%、90%≤0.1 logMAR U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内屈光残留均在(±1.00D),两组比较术后各时间点SE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平均角膜光密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均在术后2h平均角膜光密度最大,术后4、6、24 h逐渐减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MILE与FS-LASIK治疗近视和散光在术后最初24 h内视力和角膜状态均能快速恢复.该结果对于SMILE和FS-LASIK术后早期疗效的评估,尤其是对于具有迫切体检需求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飞秒激光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LASIK近视近视散光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赵开飞石荣书刘衡谭瑞...
    316-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并在48 h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后12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1d、术后1周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腹部疼痛情况、上腹部CT检查及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血钙(C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后1周腹痛减轻,T、P、R及BP恢复正常,WBC、CPR、IL-6、PCT、TBIL、DBIL均较术前1d降低,TP、Tf、ALB及Ca较术前1d升高,VAS、CTSI及APACHE-Ⅱ评分减少(P<0.05),1周内患者死亡率为0.结论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可有效引流胆汁,减少感染机会,避免胰腺炎引起的多器官功能损伤;加强肠内营养支持,减少胰液分泌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经鼻空肠营养管联合治疗

    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股骨近端骨折麻醉前的应用

    张高行陈丽马智聪
    320-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合并高血压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脊髓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55~75岁,BMI 18.5 ~25 kg,/m2,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脊髓麻醉前先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0.33%罗哌卡因30 mL),后于15 min内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kg),神经阻滞起效后开始摆体位穿刺;对照组摆体位前不做任何治疗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所用时间、摆体位时的VAS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记录患者入室(T1)、摆体位成功后即刻(rT2)、脊麻给药后15 min(T3)的MAP、HR.记录术中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显著减少(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T1比较,T2时点对照组MAP、HR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MAP略有下降,而HR略有升高(P<0.05);T3时点两组的MAP、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T2时点观察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时点的MAP、HR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不良事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髂筋膜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缓解合并高血压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脊髓麻醉体位摆放时的疼痛,减轻术前焦虑,缩短体位摆放时间,稳定血压、心率,且不会增加脊髓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髂筋膜阻滞右美托咪定股骨近端骨折高血压

    皮下心型缝合联合BTX-A注射面部切口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

    周信荣张冰玉孙波李川...
    324-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综合处理(皮下心型缝合联合BTX-A注射)面部切口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我科行面部肿物切除(良性肿物)及外伤清创患者共86例(外伤清创患者52例、面部肿物切除患者34例),年龄2 ~50岁,均采用皮下心型缝合联合BTX-A注射(在伤口边缘2 mm真皮层内注射、4U/点),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瘢痕评定(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结果 86例患者,随访6月至24月,2例系外伤患儿术后哭闹,致伤口轻度感染,瘢痕轻度增生外(外用减张敷贴6月后瘢痕恢复良好),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瘢痕评定,2例1分,其余均为0分,效果理想,患者满意.结论 综合处理(皮下心型缝合联合BTX-A注射)对面部切口起到双重减张作用,术后伤口减张好,张力小、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癜痕A型肉毒素皮下心型缝合

    压力疗法联合硅凝胶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龙航徐佳丽张小林朱珠...
    328-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疗法联合硅凝胶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诊治的38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组,A组18例患者创面愈合后14 ~ 21 d仅佩戴定制压力面罩;B组20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外用硅凝胶并于14~21 d佩戴定制压力面罩,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面部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计算治疗3个月(第1~3月)瘢痕改善分值、治疗后3个月(第4~6月)瘢痕改善分值及治疗6个月(第1~6月)瘢痕改善分值,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 ①A、B组治疗第6月瘢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第1~6月),B组瘢痕改善分值优于A组(P<0.05).②A组患者治疗3个月(第1~3月)与治疗后3个月(第4~6月)瘢痕改善分值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3个月(第1~3月)瘢痕改善分值优于治疗后3个月(第4~6月)(P<0.05);治疗3个月(第1~3月),B组瘢痕改善分值优于A组(P<0.05);A、B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第4~6月)瘢痕改善分值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压力疗法联合硅凝胶能有效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形成,且创面愈合后3月内应用疗效显著,是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早期防治的理想选择.

    瘢痕面部烧伤硅凝胶压力疗法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张钰弦张红李倩
    334-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在小儿全身麻醉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tomidine,Dex)后对其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 (ASP)、Journals@Ovid Full Text、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ASA分级为Ⅰ~Ⅱ级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儿,试验组术中或者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安慰剂.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系统评价共收集到13个已完成的关于右美托咪啶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 106例患者.右美托咪定可减少小儿全麻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Odds ratio)=0.36,95% CI(0.27,0.49),P<0.001].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小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的停留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在围手术期全身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的恢复质量有积极作用.

    小儿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苏醒期Meta分析

    牙源性干细胞干性维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孙丽英吴家媛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源性干细胞以取材容易,伦理问题涉及较少以及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骨再生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等特点在口腔颌面组织再生工程医学中呈现出较大优势.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一样,牙源性干细胞的体外再生研究也难逃其干性不断降低的命运,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及成牙潜能的不断降低,会影响其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如何使牙源性干细胞在传代和扩增的同时不降低其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高效地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已引起该领域研究者们高度的重视,故本文就近年来对牙源性干细胞干性维持及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牙源性干细胞干性维持机制信号通路

    人RPE细胞通过隧道纳米管传递钙信号的研究进展

    王舒蔡善君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Ca2+信号传导在细胞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Ca2是决定细胞命运的主要信号分子,包括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细胞间通讯也是依赖于Ca2信号的传导,近年来,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动物细胞间通讯,它连接单个细胞并选择性的促进远距离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这些高度敏感的纳米管状结构被称为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株Arpe-19具有TNT来交换细胞间的分子信息,并且可以利用Ca2显像技术来显示细胞间钙信号通过TNT传递,人RPE细胞系通过隧道纳米管进行通讯,为RPE细胞之间的通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细胞间通过隧道纳米管传递钙离子.

    钙离子钙信号隧道纳米管人RPE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