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医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

李春鸣

双月刊

1000-2715

zmcxb@ZMC.edu.cn

0852-8609795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遵义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Zuny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传播本院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医学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读者对象为中、高级医学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MSCT影像特征及病理分析

    罗洪建李仕广杨伟江林...
    58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诊断为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总结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其中病变位于肺上叶11例,肺下叶4例;右肺中叶1例;10例为多发囊腔,6例为单发囊腔;囊腔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14例,不规则形2例;12例囊腔内有分隔,4例囊腔内无分隔;12例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4例无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7例囊腔周围伴有磨玻璃密度影,9例囊腔周围伴实性结节.结论 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囊腔的形态及周围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肺肿瘤诊断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大鼠肠淋巴液引流方法的改进

    陈杰陈淼
    590-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操作简便、高成功率获取大鼠肠淋巴液的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报道的方法和本次实验改进的方法引流大鼠肠淋巴液,对比两组引流成功率、180 min淋巴液引流量以及对淋巴液中包括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等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结果 文献组引流成功率为73.3% (22/30),改进组引流成功率为93.3% (28/30),改进组引流成功率明显较文献组更高(P=0.04),两组大鼠180 min淋巴液引流量及淋巴液中LPS、TNF-α、IL-6、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方法改进后,操作更简便、肠淋巴液引流成功率更高,有利于大鼠肠淋巴液引流模型的建立及后续实验.

    肠淋巴液引流脓毒症大鼠

    BAP1及其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抑制作用

    吴莹李学英潘有福
    594-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三,其中约有80%的肾癌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BAP1(BRCA1-associated protein 1)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通过去泛素化作用发挥多方面的功能,如参与转录调控、表观遗传调控、DNA损伤修复等.最近,研究发现体细胞BAP1突变可能促成ccRCC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本文综述了BAP1的结构功能及BAP1突变在c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相关进展,以期深入了解ccRCC的发生发展机制.

    BAP1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去泛素化

    蓝斑核-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

    李隽刘程曦曹嵩
    602-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蓝斑核-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能通路能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但蓝斑核释放的NE在脊髓背角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该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展望以该通路及NE受体为靶点的镇痛策略的应用前景,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病理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脊髓背角

    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

    刘浩曾兴兴鲁艳柳
    607-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通量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迎来了大数据的时代.实验数据展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在不断地积累,生物医学和大数据之间的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数据.生物医学数据的累积,为生物医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对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将对生物医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从而更好地推进“大数据”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大数据生物医学数据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