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正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

郭维淮

月刊

1001-6015

zyzg1989@126.com

0379-63551943、63546705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中医正骨/Journal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刊物。其宗旨是:突出中医骨伤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 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及中医大中专院校的骨伤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骨伤临床循证医学分会何伟王智勇
    1-11页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保髋治疗

    何伟
    12-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中青年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保髋是治疗的优先目标。目前针对ONFH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股骨头塌陷预测方法的建立、病理机制的研究和保髋治疗方法的探索,其目的均是为了保髋。本文从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和ONFH的分期分型、对骨修复进程中病理改变的认识及ONFH的保髋治疗方法3个方面对ONFH的诊断和保髋治疗进行了述评。

    股骨头坏死诊断治疗述评

    股骨头坏死态靶辨治体系的构建

    魏秋实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保髋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而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精准结合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辨治"理论,作为中医精准化辨治的一种模式,其核心"调态打靶"理念可应用于ONFH的诊疗中。基于态靶辨治理论,本文提出将血瘀证作为ONFH的"态",将囊性变作为ONFH的"靶",并确立活血通络法为ONFH的基本治法,实施调态打靶的治疗策略,为中西医结合精准化诊疗ONFH提供了参考。

    股骨头坏死态靶辨治活血通络述评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组织骨修复机制分析与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肥大软骨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彭鹏肖欢方伟华田佳庆...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组织的骨修复机制,并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肥大软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①SONFH囊性变组织的骨修复机制分析。纳入6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SONFH患者,术后收集坏死股骨头6个,其中3个股骨头用于囊性变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囊性变组织中的细胞分类、软骨细胞的细胞亚群、肥大软骨细胞参与的生物过程;另外3个股骨头用于囊性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阿利新蓝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囊性变组织中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的分布与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囊性变组织中肥大软骨细胞标志蛋白X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Xα1,Col10α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 和成骨分化相关蛋白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情况。②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肥大软骨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分析。采用活血通络胶囊(活血通络胶囊粉末溶于蒸馏水)给大鼠灌胃,制备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取小鼠膝关节软骨,消化分离后进行培养。将小鼠软骨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的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筛选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的最佳干预浓度。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1代小鼠软骨细胞,行肥大软骨细胞诱导成功后,分为成骨诱导组、5%含药血清干预组和对照组,成骨诱导组更换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5%含药血清干预组更换含5%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对照组继续采用肥大诱导培养基培养;培养7 d后,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α1(collagen Ⅰ α1,Col1α1)、ALP、RUNX2、OPN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ALP、RUNX2、OP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①SONFH囊性变组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共获得30 224个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细胞分类结果显示,囊性变组织中有8种细胞,包括T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破骨细胞和肥大细胞;软骨细胞亚群分析共鉴定出5类亚群细胞,包括稳态软骨细胞、成纤维软骨细胞、炎症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前体肥大软骨细胞;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肥大软骨细胞主要参与细胞迁移正向调节、细胞分化、细胞外基质形成、骨化、细胞迁移和成骨细胞分化等生物过程。②SONFH囊性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囊性变组织的边缘可见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且部分软骨组织呈现向骨小梁过渡的形态;Col10α1、MMP13、RUNX2、OPN在囊性变组织的边缘高表达。③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肥大软骨细胞成骨分化的分析结果。经筛选,5%为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的最佳干预浓度。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明显钙化结节,成骨诱导组有明显钙化结节,5%含药血清干预组钙化结节较成骨诱导组进一步增多;成骨诱导组细胞ALP、RUNX2、OPN、Col1α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ALP、RUNX2、OP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1,P=0。000;P=0。000,P=0。000,P=0。001),5%含药血清干预组细胞 ALP、RUNX2、OPN、Col1α1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和ALP、RUNX2、OPN 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成骨诱导组(P=0。000,P=0。000,P=0。002,P=0。001;P=0。000,P=0。000,P=0。001)。结论: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肥大软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修复机制,而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肥大软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囊性变RNA测序活血通络胶囊软骨细胞细胞分化骨生成

    健脾活骨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李泰贤李晓亮赵继阳李䶮...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活骨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择20例单侧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13例;左髋8例,右髋12例;年龄21~58岁,中位数48岁;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学会分期均为Ⅱ期。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健脾活骨方和药物动脉灌注治疗,健脾活骨方每日1剂,共服用180 d;药物动脉灌注共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及治疗开始后1年进行CT扫描,建立股骨近端和坏死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测定股骨头负重区与坏死骨的最大总形变量和最大等效应力。结果:①股骨头负重区最大总形变量和最大等效应力。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股骨头负重区最大总形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01±1。341)mm,(3。296±1。203)mm,(3。356±1。022)mm,F=5。646,P=0。008]。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股骨头负重区最大总形变量均较治疗开始前减小(P=0。036,P=0。007);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股骨头负重区最大总形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股骨头负重区最大等效应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7±0。804)MPa,(1。717±0。649)MPa,(1。586±0。593)MPa,F=1。145,P=0。332]。②坏死骨最大总形变量和最大等效应力。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坏死骨最大总形变量和最大等效应力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总形变量:(3。963±1。302)mm,(3。157±1。126)mm,(3。202±1。012)mm,F=5。930,P=0。007;最大等效应力:(1。246±0。445)MPa,(1。470±0。601)MPa,(1。323±0。433)MPa,F=4。224,P=0。024]。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坏死骨最大总形变量均较治疗开始前减小(P=0。032,P=0。008);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坏死骨最大总形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治疗开始后3个月坏死骨最大等效应力较治疗开始前增大(P=0。030),治疗开始后1年与治疗开始前坏死骨最大等效应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治疗开始后1年坏死骨最大等效应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结论:健脾活骨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坏死骨的强度与刚度,使坏死骨可以提供有效支撑,减轻股骨头负重区的应力集中现象、解除坏死骨区域正常骨组织高应力状态,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股骨头坏死健脾活骨方限定因素分析生物力学现象

    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骆聪聪董一平袁强张宁...
    36-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的相关性,为量化评估股骨头血供和坏死程度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65髋),其中ARCO Ⅰ期11髋、Ⅱ期23髋、Ⅲ期16髋、Ⅳ期15髋。于患者股骨头血管造影片上测量并计算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等股骨头血供参数,于股骨头轴位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并计算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比较不同ARCO分期患髋的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股骨头血供参数和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不同ARCO分期患髋的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及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6。191,P=0。001;H=31。331,P=0。000;H=13。737,P=0。003;H=12。699,P=0。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跨股骨颈的旋股内侧动脉长度与股骨颈直径的比值、后上支持带动脉数量、后下支持带动脉数量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均呈负相关(rs=-0。489,P=0。000;rs=-0。678,P=0。000;rs=-0。456,P=0。000),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438,P=0。000)。结论:股骨头血供参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负相关,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指数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这些指标对于量化评估股骨头血供和坏死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血供股骨头坏死面积ARCO分期

    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

    杨晓强肖欢田佳庆方伟华...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①将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收集的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囊性变组织中的细胞组分。将另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形态,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情况。②分别按照每天20 mg·kg-1、40 mg·kg-1、80 mg·kg-1体质量以浓度1 mg·mL-1、2 mg·mL-1、4 mg·mL-1的活血通络胶囊溶液和20 mL·kg-1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获取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③取生长良好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空白血清组和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细胞常规培养,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④将HUVECs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活血通络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地塞米松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干预,活血通络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和中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至细胞长满后进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⑤HUVECs分组与干预方法同④,干预7 d后进行成血管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①SONFH囊性变组织中细胞组分分析结果。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内皮细胞及具有血管生成功能的内皮细胞亚群。②SONFH囊性变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椭圆形的血管腔,血管内膜稍增厚、弹力纤维增生分层。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D3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且可见明显的管形。③HUVECs相对增殖率测定结果。各组HUVECs相对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0。83)%,(18。70±6。10)%,(24。9±15。10)%,F=7。541,P=0。001];低剂量含药血清组 HUVECs 相对增殖率与空白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均高于空白血清组(P=0。046,P=0。006),中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④HUVECs迁移率测算结果。地塞米松组HUVECs迁移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活血通络组HUVECs迁移率(24%)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0%)。⑤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测算结果。每个放大40倍视野下,各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0±7。96)个,(83。40±14。02)个,(122。40±14。59)个,F=2。980,P=0。001];地塞米松组 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少于对照组和活血通络组(P=0。006,P=0。001),对照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与活血通络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结论:活血通络胶囊可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促进SONFH囊性变的成血管修复。

    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成血管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血通络成血管修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滑膜病变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方伟华庄至坤彭鹏肖方骏...
    49-5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①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收集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SONFH患者3例、髋骨关节炎患者3例和股骨颈骨折患者3例)术中切除的髋关节滑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SONFH滑膜病变核心基因。②滑膜组织检测。根据标本来源将髋关节滑膜组织分为SONFH组、髋骨关节炎组和股骨颈骨折组。观察各组髋关节滑膜组织的组织形态,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NFH滑膜病变核心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NFH滑膜病变核心基因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ONFH滑膜病变的靶细胞。③细胞验证。培养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构建滑膜炎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空白细胞(空白细胞组)和滑膜炎模型细胞(模型细胞组)中SONFH滑膜病变核心基因的表达。结果:①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对不同患者来源的髋关节滑膜组织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共筛选出1001个与SONFH髋关节滑膜病变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和外泌体有关,其中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4和IRF7是SONFH髋关节滑膜病变的核心基因,两者均为参与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关键转录因子。②滑膜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股骨颈骨折组髋关节滑膜组织形态正常,无细胞增生、肥大或间质水肿;髋骨关节炎组髋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增生,有少量新生血管和细胞聚集;SONFH组髋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大量增殖和聚集,有新生血管。③滑膜组织中SONFH滑膜病变核心基因表达检测结果。SONFH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4、IRF7、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股骨颈骨折组和髋骨关节炎组(P=0。000,P=0。000,P=0。000;P=0。001,P=0。000,P=0。036),髋骨关节炎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4、IRF7、IFN-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股骨颈骨折组(P=0。000,P=0。000,P=0。000)。IRF4、IRF7、IFN-α蛋白在SONFH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高表达,SONFH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4、IRF7、IFN-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股骨颈骨折组和髋骨关节炎组(P=0。001,P=0。000,P=0。000;P=0。000,P=0。014,P=0。000),髋骨关节炎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4、IRF7、IFN-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股骨颈骨折组(P=0。002,P=0。005,P=0。000)。④SONFH滑膜病变靶细胞检测结果。SONFH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7、钙黏附蛋白11(cadherin-11,CDH-1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股骨颈骨折组和髋骨关节炎组(P=0。001,P=0。000;P=0。000,P=0。001),髋骨关节炎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IRF7、CDH-1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股骨颈骨折组(P=0。001,P=0。000)。滑膜成纤维细胞为SONFH滑膜病变的靶细胞。⑤细胞验证结果。模型细胞组IRF4、IRF7、IFN-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细胞组(P=0。001,P=0。002,P=0。000;P=0。001,P=0。007,P=0。000)。结论:SONFH滑膜病变与免疫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滑膜成纤维细胞可能是SONFH滑膜病变的靶细胞,IRF4和IRF7可能是其潜在的靶点。

    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滑膜炎RNA测序成纤维细胞干扰素Ⅰ型

    基于"成骨-成血管"理论探讨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田佳庆刘良燕彭鹏林锟...
    59-6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全身振动疗法(whole body vibration therapy,WBVT)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WBVT组、Yoda1组、WBVT 联合蜘蛛毒液肽(Grammostola spatulata mechanotoxin 4,GsMTx4)组。模型组、WBVT 组、Yoda1 组、WBVT 联合GsMTx4组大鼠采用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构建SONFH模型。造模后,WBVT组使用WBVT干预,Yoda1组使用Piezo1蛋白激动剂Yoda1干预,WBVT联合GsMTx4组使用WBVT和Piezo1蛋白抑制剂GsMTx4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股骨头空骨陷窝率)、骨微结构观察,以及股骨头内Piezo1、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化簇 3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CD31)/内皮粘蛋白(endomucin,EMCN)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①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空白组大鼠的股骨头内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内的骨小梁较为稀疏,骨小梁细小、不连续,且排列紊乱。与模型组相比,WBVT组和Yoda1组大鼠的股骨头内骨小梁数量增多,排列较为整齐。与WBVT组相比,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的股骨头内骨小梁排列则较为紊乱。模型组、WBVT组、Yoda1组、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的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P=0。000,P=0。000),WBVT组、Yoda1组大鼠的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的股骨头空骨陷窝率高于WBVT组(P=0。000)。②大鼠股骨头骨微结构观察结果。WBVT组和Yoda1组大鼠的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3,P=0。081,P=0。384,P=0。471;P=0。435,P=0。131,P=0。104,P=0。126)。模型组和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的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均低于空白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骨小梁分离度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WBVT组和Yoda1组大鼠的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均高于模型组(P=0。000,P=0。002,P=0。000;P=0。000,P=0。007,P=0。014),骨小梁分离度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WBVT组大鼠的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与Yoda1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4,P=0。223,P=0。332,P=0。071)。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的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均低于WBVT组(P=0。002,P=0。021,P=0。000),骨小梁分离度高于WBVT组(P=0。000)。③大鼠股骨头内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WBVT组和Yoda1组大鼠股骨头内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 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1,P=0。122,P=0。773,P=0。814,P=0。991;P=0。112,P=0。071,P=0。955,P=0。749,P=0。915)。模型组和 WBVT 联合 GsMTx4 组大鼠股骨头内 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WBVT 组和 Yoda1 组大鼠股骨头内 Piezo1、BMP2、Runx2、HIF-1 α、VEGF 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WBVT 组大鼠股骨头内 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 蛋白表达量与 Yoda1 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2,P=0。179,P=0。214,P=0。990,P=0。975)。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股骨头内Piezo1、BMP2、Runx2、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低于 WBVT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④大鼠股骨头内CD31/EMCN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模型组和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股骨头内CD31/EMCN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P=0。000,P=0。000)。WBVT组和Yoda1组大鼠股骨头内CD31/EMCN表达量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2,P=0。991)。WBVT组和Yoda1组大鼠股骨头内CD31/EMCN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00,P=0。000)。WBVT联合GsMTx4组大鼠股骨头内CD31/EMCN表达量低于WBVT组(P=0。000)。结论:WBVT可以促进股骨头坏死组织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ezo1蛋白的表达影响HIF-1α/VEGF轴,进而促进股骨头内H型血管的生成、改善股骨头血供有关。

    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全身振动疗法骨生成血管生成H型血管Piezo1蛋白

    股骨头前、外侧保留角和联合保留角在股骨头坏死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作用

    洪志楠宋雨珂何晓铭何伟...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前侧保留角(anterior preserved angle,APA)、外侧保留角(lateral preserved angle,LPA)和联合保留角(combined preserved angle,CPA)在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作用。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的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ONFH分期和分型,以及手术前后、随访期间双侧髋关节蛙位和正位X线片等信息。在患者术前双侧髋关节蛙位和正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股骨头APA和LPA,二角之和为股骨头CPA。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后股骨头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股骨头APA、LPA和CPA预测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失败的最佳临界值,并根据此临界值进行二分类后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对股骨头生存情况的预测效果。结果:①一般情况。共纳入109例患者,随访时间 8~47 个月,中位数 25 个月。患者术前股骨头 APA 43。71°±14。43°,LPA 53。08°±15。62°,CPA 96。79°±24。60°。随访期间,18髋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7髋发生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后2年内。②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后股骨头生存情况。术后1年、2年和3年股骨头生存率分别为97。5%、86。1%和81。6%。③股骨头APA、LPA和CPA对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评价结果。股骨头APA、LPA和CPA预测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765、0。854,敏感度分别为67。3%、75。2%、91。1%,特异度分别为88。9%、72。2%、72。2%,临界值分别为39。5°、46。5°、75。0°。④股骨头APA、LPA和CPA对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后股骨头生存情况的预测结果。与术前股骨头APA≤39。5°、LPA≤46。5°、CPA≤75。0°相比,术前股骨头APA>39。5°、LPA>46。5°、CPA>75。0°时,股骨头生存率更高。结论:股骨头APA、LPA和CPA可用于指导ONFH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适应证的选择,且术前股骨头APA>39。5°、LPA>46。5°、CPA>75。0°的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前侧保留角股骨头外侧保留角股骨头联合保留角骨移植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