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知识元理论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的中医古籍数智化研究路径和范式

    杨凤张艺陶晓华李剑峰...
    1201-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医古籍整理从传统整理、数字化研究转向智能化中医知识服务,以实现中医古籍整理成果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基于知识元理论,对600种中医古籍实施深度标引和知识挖掘,融合数据库、云平台、知识图谱等技术搭建了中医古籍知识共享服务平台;以脑卒中、心力衰竭、肝硬化、糖尿病四种重大疾病为示范,进行专题文献研究和专病数据库建设,并将数智化研发成果应用于百家医院进行测评反馈.最终,通过"数字化加工+智能化应用"的方式,实现中医古籍与当代临床的双向互动,形成中医古籍知识服务于重大疾病现代防控的路径与范式,为中医古籍的创新性利用提供参考.

    中医古籍知识元数智化知识服务脑卒中心力衰竭肝硬化糖尿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科学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孙建慧徐伟超张霞孙润雪...
    1208-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例,将数据科学前沿技术引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领域,为开展真实世界中医专科专病临床研究提供范例.在阐述数据科学内涵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构建CAG数据科学体系的思路;梳理构建CAG数据科学体系的路径,即通过数据获取-知识表达-知识推理完成CAG数据库建立、知识库建立及病证诊断平台开发;分析CAG数据科学在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知识发现效率、深化知识共享水平、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方面的应用前景.

    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科学数据获取知识表达知识推理

    仝小林运用"有毒"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经验

    林家冉张博荀赵林华亢泽峥...
    1213-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仝小林运用"有毒"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临证经验,认为可通过斟酌剂量、合理配伍、炮制煎服等方法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结合中药功效和现代药理、毒理学,总结黄连治疗糖尿病,细辛、大黄、水蛭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制马钱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淫羊藿、蜈蚣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附子、半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红曲、威灵仙治疗代谢性综合征,雷公藤、黄药子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证剂量特色、配伍用药、煎服法及其他注意事项,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参考.

    代谢性疾病"有毒"中药量效关系名医经验仝小林

    彭清华基于相火学说辨治年龄相关性干眼经验

    李江伟姚小磊周亚莎彭俊...
    1219-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彭清华教授基于相火学说辨治年龄相关性干眼的临证经验.以相火学说为指导,认为年龄相关性干眼的关键病机是相火僭越,而肾阳虚寒、肾阴亏损、脾土不足是导致相火僭越的缘由.提出以潜藏相火为治疗总则,针对肾阳虚寒、相火浮游,治宜补肾温阳、引火归元,方予引火汤;针对肾阴亏损、相火妄动,治宜补肾填精、滋阴降火,方予三才封髓丹;针对脾土不足、相火熏蒸,治宜健运脾气、敦土伏火,方予黄芪人参汤.

    年龄相关性干眼相火学说名医经验彭清华

    临界性高血压"审症为先,辨体为参,病证结合"的辨治策略探讨

    张笑霄王擎擎段锦龙林建国...
    1224-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将辨病、辨证、辨体有机结合,提出临界性高血压的"审症为先,辨体为参,病证结合"的辨治策略.首先以审症辨病为出发点,病名诊断精确而指向性较强者以病统证,病名相对宽泛而病证特征较为模糊者则强调辨体、辨证.注重体质辨识对辨病、辨证的影响,在无症可辨的情况下当以辨体为基础,基于"体病相关""体证相关"理论从群体与个体层面完善对临界性高血压的认识,有助于识别、预判病证的发展趋势,从而病证结合辨治;在症繁难辨的情况下则需以证为纲、以证统病,再参考体质而立法遣方用药.总结临界性高血压中医临证思路层次清晰且易于掌握的辨治策略,以期为临界性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可行、高效的参考.

    临界性高血压辨病辨证辨体质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疗思路

    王天琳姚魁武
    1230-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阖枢"理论中借用门户的开阖转枢比喻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开、阖、枢三者功能正常以维持血压稳定,任一环节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失衡,进而引发高血压病.明辨三者功能受损状态,开机不利,治疗以恢复气机的卫外和输布功能;阖机失职,需调控阳气虚实状态和恢复收纳功能;枢机不畅,应以调畅气血枢转运行为关键.结合临床症状,运用汗、温、清、下、补、和等主要治法,恢复开阖枢功能,使机体血脉通畅,气机升降平衡,以达"运枢以开阖"及"开阖以运枢"之效.

    高血压病开阖枢理论温上清下和解表里

    从"虚气留滞"论治心房颤动

    贾思涵连妍洁尚菊菊刘红旭...
    1235-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虚气留滞"阐释心房颤动的病因病机并指导治疗.认为"虚气"为心房颤动发病之本,根据病位可分为上焦心肺之宗气亏虚、中焦脾胃之中气亏虚、下焦肾之元气亏虚;瘀血、痰湿、寒湿等邪气留滞为心房颤动的病理基础,诸邪或郁而化热,或寒湿停聚,留滞于心脉而发病.论治时以补虚通滞为基本原则,常用清凉补气调脉汤以补宗益气、理气通脉,清凉化湿调脉汤以建中化痰、燥湿通脉,滋养温化调脉汤以培元滋阴补阳、散寒通脉.

    心房颤动正气亏虚邪气留滞补虚通滞

    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探析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的辨治思路

    范新彪严志鹏耿小飞廉璐...
    1240-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血-脉-心-神"一体观为指导,认为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以血脉不利为基本病机,血脉不利导致心体和心神失养,故提出以通脉安神为核心治则.发病之初为肝失疏泄、气血紊乱;病进之由为脾虚痰滞、痰瘀阻脉;中心环节为血脉不利、心阴不足.针对肝郁血瘀证、痰瘀阻脉证、心阴虚证,分别施以五脏神宁方疏肝通脉、半夏厚朴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通脉、运脾调心汤养阴通脉,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重镇安神、养血安神法贯穿治疗全程,达双心同调、形神同治之目的.

    稳定型心绞痛失眠双心医学血脉心神通脉安神

    从气血脉络论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心绞痛

    李梦然蔡泳源闫中敏牛天福...
    1245-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气血脉络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病机与治疗思路.认为患者PCI术后多以气血不运、脉络受损为病变基础,随之痰瘀互结、胶着难解,乃至脉络壅遏闭塞,气血衰败、心之体用俱废.相应提出以调气运血、通养脉络,化痰祛瘀、降浊通络,补气养形、通脉复络为具体论治思路,分别予以自拟调气运血方、活血降浊方、参茸通脉方加减治疗,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绞痛气血不运脉络受损

    芳香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4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吴双韵付勇刘慧章甜...
    1249-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芳香推拿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芳香推拿组和传统推拿组,每组36例.两组均采用精油香薰并同时采用精油于头面部及腹部进行推拿操作,芳香推拿组所用精油为改善疲劳精油,传统推拿组所用精油为安慰剂精油.两组患者均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评分,观察患者疲劳和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传统推拿组脱落3例,33例完成观察;芳香推拿组脱落2例,34例完成观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S-14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传统推拿组FS-14评分[(4.42±2.44)分]和中医证候积分[(34.12±7.67)分]比较,芳香推拿组患者FS-14评分[(3.06±2.37)分]和中医证候积分[(28.79±5.62)分]更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芳香推拿组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传统推拿组(84.85%,28/33)(P<0.05).结论 芳香推拿治疗与传统推拿治疗皆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等临床症状,而芳香推拿疗法较传统推拿疗法疗效更优,且操作简易,患者接受度高.

    慢性疲劳综合征芳香疗法推拿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