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穴位结扎联合埋线法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肌电图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李虹竹赖国安林诗雨马秀宜...
    157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结扎联合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从神经营养因子角度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将16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84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片,在此基础上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于颧髎、地仓、颊车穴行结扎术,患侧面部局部取穴结合远端配穴行埋线法,30天行穴位结扎联合埋线法1次,共治疗3次;电针组取穴同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予电针治疗,疏密波,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90天.于治疗前及治疗30天、60天、90天、120天(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价(HB)分级情况、改良Portmann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90天时检测面神经肌电图,记录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波幅及潜伏期,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水平;治疗90天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0天、60天、90天、随访时两组患者HB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60天、90天和随访时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患者HB分级人数分布情况优于电针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90天时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均升高、潜伏期均降低(P<0.05),且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最大波幅高于电针组、潜伏期短于电针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天、60天、90天及随访时改良Portmann评分比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评分高于电针组(P<0.05).治疗90天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和FGF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上升,且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穴位结扎联合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电针组(81.01%,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局部血肿或皮下出血,过敏反应、剧烈疼痛、晕针,均在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穴位结扎联合埋线法可有效治疗顽固性面瘫,改善面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从而促进面神经修复有关.

    顽固性面瘫穴位结扎埋线面神经神经营养因子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痉挛性斜颈患者中医证型的横断面研究

    李进阳李华南刘新明王君实...
    1586-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痉挛性斜颈患者中医证候规律,为规范化辨证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痉挛性斜颈门诊及肌张力障碍病房开展横断面研究,通过现场问卷方式规范采集198例痉挛性斜颈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类型)和中医四诊资料(症状、舌象及脉象),对获取信息进行描述性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归纳出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198例痉挛性斜颈患者中男性89例(44.95%)、女性109例(55.05%),平均年龄(40.70±0.96)岁,平均病程(24.78±2.32)个月.共统计出296项症状/体征,累计出现频次为6756次,其中出现频率≥20%的症状/体征共计58项,前三位为项背拘急(83.84%)、病情与情志相关(74.75%)及急躁易怒(72.73%).对58项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旋转在51次迭代后收敛,最终得出20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4.03%.痉挛性斜颈的病位证素前三位肝、经络、筋骨,病性证素前三位为气滞、血瘀和阴虚.对20个公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风内动证、肝肾阴虚证、痰浊阻滞证及邪壅经络证.198例患者中肝风内动证81例、肝肾阴虚证60例、邪壅经络证37例及痰浊阻滞证20例.不同性别、年龄段、病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性斜颈病位以肝为主,中医证型多为肝风内动证、肝肾阴虚证、痰浊阻滞证及邪壅经络证.

    痉挛性斜颈中医证型证素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视网膜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武东燕桂婉威王小丹李钦青...
    1593-1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视网膜为窗口观察地黄饮子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5只APP/PS1小鼠(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黄饮子组、美金刚组,每组15只;15只同窝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地黄饮子组小鼠予地黄饮子30.03g/(kg·d)灌胃,美金刚组小鼠予盐酸美金刚6.1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予生理盐水2 ml/(kg·d)灌胃,连续干预4周.每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干预4周后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TT);采用莫里斯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变化;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小鼠视网膜葡萄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视网膜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并统计视网膜厚度和神经节细胞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通路相关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1、2、3、4周时小鼠空腹血糖,OGTT和ITT试验各时间点血糖及曲线下面积,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IR均升高(P<0.05或P<0.01);莫里斯水迷宫实验中第3~5天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运动距离占总距离的比例、目标象限运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均减少(P<0.05或P<0.01);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排列稀疏,厚度变薄,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P<0.01);视网膜葡萄糖表达量升高,胰岛素含量、pIRS1/IRS1、PI3K/β-Actin、pAkt1/Akt1、GLUT4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组小鼠4周时空腹血糖、OGTT和ITT试验各时间点血糖及曲线下面积降低(P<0.05或P<0.01),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IR降低(P<0.05);莫里斯水迷宫试验中第4、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距离占总距离的比例、目标象限运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减少(P<0.05或P<0.01);视网膜病理改变减轻,视网膜厚度和神经节细胞数量增加(P<0.01);视网膜葡萄糖含量降低,视网膜pIRS1/IRS1、PI3K/β-Actin、GLUT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地黄饮子可以改善AD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调节视网膜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地黄饮子视网膜胰岛素抵抗

    五个中医药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1601页

    推拿"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黄红叶陈水金陈乐春张幻真...
    1602-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海马突触可塑性角度探讨推拿委中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MK-801组、MK-801+推拿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侧脑室置管术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造模后第4天,推拿组大鼠开始推拿"委中"穴干预,每日1次持续10 min,共干预14天;MK-801组大鼠开始侧脑室注射0.25 μg/μl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阻断剂地佐环平(MK-801)0.5 μl,每日1次,共14天.MK-801+推拿组大鼠在侧脑室注射MK-801 30min后进行推拿干预,时间方法同上;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大鼠造模前1天(基础值)及造模第4、10、14、18天进行自发痛行为评分和机械足反射阈值(PWTs)检测,第19天各组大鼠脑组织取材后,使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3区尼氏阳性细胞数量与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数目、突触间隙、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活性带长度与突触界面曲率,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3区突触相关蛋白NR2B、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造模后第4、10、14、18天时自发性疼痛评分显著增加,PWTs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在造模第10、14、18天自发性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在造模第14、18天PWTs显著升高(P<0.05);与推拿组比较,MK-801+推拿组自发性疼痛评分在造模第10、14、18天升高,在造模第14、18天PWTs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尼氏阳性细胞数量、突触数目、突触后致密度厚度、活性带长度、突触界面曲率减小,突触间隙变宽,海马CA3区NR2B、PSD95免疫荧光阳性表达及免疫印迹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排列密集,尼氏阳性细胞数量、突触数目、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活性带长度均增加,突触间隙明显变窄,海马CA3区NR2B、PSD95免疫荧光阳性表达及免疫印迹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与推拿组比较,MK-801+推拿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破坏严重,尼氏阳性细胞数量、突触数目、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活性带长度、突触界面曲率减小,突触间隙变宽,NR2B、PSD95免疫荧光阳性表达和免疫印迹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推拿"委中"穴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显著增加海马CA3区NR2B和PSD95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调控海马突触可塑性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坐骨神经痛推拿委中穴海马突触可塑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

    基于"守经隧"探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辨治

    匡子禹王佳曦李杰
    1611-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守经隧"阐述经络系统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作用,并提出温经络之阳气以固本,除经络之瘀闭以清源的防治思路.在具体的辨证施治过程中,重视手术及寒凉药物对中焦阳气的影响,提出补中焦之阳气以温阳充脉防传舍(转移);通达病络以除瘀闭,攻伐癌毒以清源流,并给癌毒以出路,防止其蓄积致癌;同时可适当加入引经药,引药循经达脏腑;实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有机结合,也是对固本清源治法的进一步延伸,冀望对胃癌术后防治复发转移的辨证提供借鉴.

    胃癌复发转移经络辨证守经隧

    基于"风火相煽"论治心悸

    许韵陈兴娟肖璐吴怡茹...
    1617-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风、火二气的生理特性,明晰风、火二气过而为邪,外风易袭,遇火更甚;火邪燔动,掀起内风;风火相煽而致心悸.从风火相煽角度出发,论述心悸的临床诊治思路,阐明风邪有内外之分,除外风时,选药亦需辨风邪兼杂特性;祛内风时,又当纳入平肝、滋阴、化痰之药.火邪有虚实之分、五脏之别,诊治时应当谨慎分辨用药,并谨防苦寒败胃,勿过投.另外注意不忘顾护心脏,察其所缺,补其气血阴阳之不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心悸风火相煽风邪火邪

    参考文献引用注意事项

    《中医杂志》编辑部
    1620页

    基于胞宫为奇恒之腑辨治女童性早熟

    张紫娟杨瑞恩游卉文乐兮...
    162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胞宫为奇恒之腑,认为女童性早熟以胞宫藏泻失司为核心病机,以脏腑娇嫩易损为发病基础,冲任气血失调为关键环节,五脏失衡为病情迁延之由.治疗主张顺应女童脏腑娇嫩易损的生理特性,以调治胞宫为中心,兼顾调和脏腑,提出以固涩养阴为基本治法,常用自拟性早熟方;考虑女童胞宫娇嫩易损,用药以平和为主,忌峻补强攻,并提倡中药脉冲式给药方法;同时从性早熟病情多迁延,后期治疗常用中药配合药膳以调和脏腑,自拟药膳性早熟煲.

    性早熟女童奇恒之腑胞宫固涩养阴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
    1626-16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