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061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于瑞赵英强李鹏王建茹...
    2126-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我国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三个地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8月10日至2021年3月14日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三个不同地区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素、用药情况等资料,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压、血脂、血糖的达标情况;并分别以血压、血脂、血糖是否达标进行分组,以证素统计中分布最多的证素为主变量,以地区、年龄、性别等为协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061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河南省658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0例、天津市193例.三个地区患者临床特征分布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偏好、应用药物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纳入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以气虚(79.55%,844/1061)为主要证素.纳入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48.89%(506/1035)、血脂达标率为12.68%(133/1049)、血糖达标率为48.18%(504/1046).气虚是影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独立因素[P=0.029,95%CI(1.048,2.369)],也是影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达标的独立因素[P=0.011,95%CI(1.133,2.646)],但不是影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素分布有地域差异性,总体血压、血脂、血糖达标控制欠佳,气虚是影响血压、血脂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二级预防证素血压血脂血糖

    脑泰方对脑小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白质病变及胼胝体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王香元梅志刚葛金文
    2135-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探讨脑泰方对脑小血管病白质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0只WKY大鼠作为假手术组,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脑泰方低剂量组、脑泰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背部皮下注射56天造模,并在造模第29天进行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术低灌注28天构建复合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大鼠模型.脑泰方低、高剂量组大鼠手术当天分别给予脑泰方9、27 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ml/(kg·d)纯水灌胃,各组大鼠灌胃4周.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周监测大鼠的血压;造模第50天开始连续6天进行水迷宫实验;术前及术后、给药后激光散斑检测脑血流量变化.最后一次灌胃次日取材,卢卡斯快蓝(LFB)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胼胝体髓鞘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大鼠胼胝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胼胝体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和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神经胶质抗原2(NG2)、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抗原(Ki67)/NG2、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胼胝体中MBP、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a(Wnt3a)、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β连环蛋白(p-β-catenin)、β-catenin表达,RT-qPCR法检测胼胝体中GSK-3β、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收缩压升高,水迷宫实验中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减少,第4天和第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术后及给药后大鼠脑血流量下降(P<0.05或P<0.01);LFB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胼胝体髓鞘损伤明显;胼胝体中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TNF-β含量降低,MBP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降低,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Wnt3a和p-GSK-3β/GSK-3β 升高,p-β-catenin/β-catenin 降低,GSK-3β mRNA表达降低,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O.01).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高剂量组大鼠胼胝体髓鞘损伤明显改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脑泰方低剂量组比较,脑泰方高剂量组胼胝体髓鞘损伤改善,收缩压降低,脑血流量及胼胝体中MBP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NG2、CNPase阳性细胞数,p-β-catenin/β-catenin、GSK-3β mRNA表达均升高,Wnt3a表达、p-GSK-3β/GSK-3β及β-catenin 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高剂量脑泰方可显著改善脑小血管病白质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脑内炎性微环境,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成为少突胶质细胞有关.

    脑小血管病脑白质病变髓鞘损伤脑泰方少突胶质细胞Wnt/β-catenin通路

    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表达的影响

    王硕王长振李志慧黄天科...
    2145-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与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2天构建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司唑仑组予以0.33 mg/(kg·d)艾司唑仑水溶液灌胃,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2、4g/ml的和胃安神方10 ml/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7天.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给药后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最后一次给药后次日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睡眠情况,记录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长;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时钟节律调节蛋白(CLOCK)、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体质量较正常组大鼠降低(P<0.01);与艾司唑仑组同时间比较,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5、6、7天体质量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时长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睡眠时长增加(P<0.01);和胃安神方高剂量组与艾司唑仑组睡眠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胃安神方中、低剂量组睡眠时长较艾司唑仑组缩短(P<0.01).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显著减少(P<0.01);和胃安神方低、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多(P<0.05或P<0.01).结论 和胃安神方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失眠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蛋白表达有关.

    失眠和胃安神方下丘脑生物钟时钟节律调节蛋白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

    "三期三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曹康迪王家伟侯炜
    2152-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为放射性肺损伤受放射线的热毒所引发,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放射性肺损伤不同时期的病理特点,将放射性肺损伤病程分为热毒炽盛期、阴虚热蕴期、瘀血阻滞期三期,并根据分期提出不同治法.放射性肺损伤初期为热毒炽盛期,治以清肺解毒,常用银翘散加减治疗;中期为阴虚热蕴期,治以滋阴透热,常用自拟养阴清肺方治疗;晚期为瘀血阻滞期,治以活血化瘀,常用自拟清肺活血方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分期治疗清肺解毒滋阴透热活血化瘀

    从气血失调分型辨治原发性高血压

    徐慧程斌姜楠侯小芬...
    215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为气血失调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关键病机,主张以平调气血为基本治则.临证根据气血失调的不同病理状态及相关病因,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五种证型进行辨治.血虚肝郁证治以养血柔肝、理气解郁,方用逍遥散或自拟经验方七花解郁汤;气滞血瘀证治以调气和血、化瘀通络,方用自拟经验方桂桃通络汤;痰湿内阻证治以行气利水、化痰除湿,方用自拟经验方转气散浊方;痰瘀互结证治以化痰祛瘀、通腑泄浊,方用自拟经验方三仁调脂方;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补虚固本,方用归脾汤或自拟经验方参芪再造汤.

    原发性高血压气血失调平调气血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证经验

    李珊珊宾璐璐叶永铭彭唯娜...
    2159-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病机为髓海不足、阳气不荣,胞睑及眼周经筋舒缩不利,目失开阖.目系与髓海相连,与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及阴阳跷脉相通,受肝、脾、肾三脏所养.治疗当标本兼顾,以调髓海治本,通经疏络治标,平衡阴阳跷之缓急,运用"根溜注入"旁通诸经、运用头气街疏通经络、运用"维筋相交"调经筋拘急,可为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的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提供思路.

    动眼神经麻痹针刺髓海阴跷脉阳跷脉

    基于气络学说探讨活血法在调控肿瘤免疫、抗肿瘤转移中的应用

    王菁张培彤缪锐张若琪...
    2163-2165,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气络学说探讨活血法在调控肿瘤免疫中的应用,为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抗肿瘤转移提供思路与方法.认为气络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气络相当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网络,包括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等.结合气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提出气络为病的病机为气络失司、瘀血阻滞,气络虚滞是发生肿瘤免疫抑制、促肿瘤转移的基础,气络郁滞是发生肿瘤免疫抑制、促肿瘤转移的条件.针对气络失司致肿瘤免疫抑制的病机,提出活血法调节气络以调控肿瘤免疫的治疗原则为"以通为用,以平为期",治疗关键在于调衡气络、通络祛瘀.

    肿瘤转移免疫抑制气络活血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刘红旭
    2166-2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