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翘芪组方治疗流行性感冒轻症患者36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孔德松赵峰张彦亮张愉...
    710-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翘芪组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流感)轻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流感轻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翘芪组方,每次40ml,每天2次;对照组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每次1.4g,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天,治疗结束后连续访视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退热时间(包括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24 h、48 h及72 h退热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天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于治疗后第7天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65例,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退热起效时间为(15.49± 23.47)h、完全退热时间为(21.37±30.06)h、24h退热率为77.14%、48h退热率为88.57%、72h退热率为 91.42%,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7.58±20.38)h、(24.30±21.87)h、61.29%、90.32%、96.7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4天淋巴细胞比值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和头晕,均为轻度,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翘芪组方治疗流感轻症疗效与连花清瘟胶囊相当,均可缩短退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且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流行性感冒翘芪组方连花清瘟胶囊退热随机对照试验

    欢迎邮购《中医杂志》过刊

    715页

    222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回顾性研究

    王应天孙红李嫚宋娜...
    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药应用情况,为疫病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药防治策略及诊疗重点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3年1月1-20日全国7家研究中心接诊的225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感染后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中医药应用情况、恢复抗肿瘤治疗后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222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轻型205例,中型17例.临床报告频次较高的前4个症状依次为发热(165例次)、咳痰/干咳(99例次)、食欲下降(95例次)及乏力(85例次),其中40例次咳痰/干咳、37例次乏力、29例次食欲下降持续超过14天.核酸报告明确转阴时间的105例患者中位转阴时间为14天,其中肺癌较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骨髓抑制较无骨髓抑制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P<0.01).在感染期间应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47.30%(105/222),中药汤剂占21.17%(47/222);预防及康复阶段中医药应用比例分别为1.80%(4/222)、7.21%(16/222).核酸转阴后恢复原方案抗肿瘤药物治疗的55例患者同步予以中医药防护治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均为1~2级,随访期间无新增不良事件.结论 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延长,合理应用中医药治疗手段可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感染后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

    恶性肿瘤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疗法核酸转阴时间回顾性研究

    川芎-天麻药对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眶周机械痛阈及三叉神经节AMPK/TRPA1通路的影响

    左笑梁丽琦唐岚琦蒙睿娜...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TRPA1)通路探究川芎-天麻药对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天麻药对组,每组1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川芎-天麻药对组给予0.675 g/kg川芎-天麻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8天.末次给药前造模,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ml/kg,模型组和川芎-天麻药对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l/kg制备偏头痛模型大鼠.运用Von Frey纤毛测定大鼠眶周机械痛阈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脑脊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定血清、脑脊液中NO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CGRP、瞬时受体电位V1通道(TRPV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PRKAA)及TRPA1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三叉神经颈复合体(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和三叉神经节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RP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pAMPK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CGRP、NO水平,三叉神经节c-Fos、CGRP、TRPV1、TRPA1 mRNA表达水平,TRPA1蛋白表达和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天麻药对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pAMPK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血清中CGRP、NO水平,三叉神经节中c-Fos、CGRP、TRPV1、TRPA1 mRNA表达水平,TRPA1蛋白表达和TCC中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 川芎-天麻药对可能通过调控三叉神经节中AMPK/TRPA1通路,升高机械痛阈,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偏头痛川芎天麻三叉神经节痛阈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

    含不同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IgE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青千裕赵子苇姜楚洋赵雅飞...
    728-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不同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含高、中、低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连续刺激制备特应性皮炎模型.造模后含高、中、低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分别给予敷和汤24、18、15 g/(kg·d)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干混悬剂0.001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14天.分别于造模第7、14天和给药第7、14天观察小鼠10 min内搔抓次数和皮损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对小鼠结肠中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第7、14天和灌胃第7、14天模型组小鼠10 min内搔抓次数增加且皮损评分升高(P<0.05),灌胃后小鼠表皮角化过度或不全、棘层细胞明显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IgE含量升高(P<0.05),厚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细菌丰度升高,乳杆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和颤螺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灌胃第7、14天氯雷他定组和含高、中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小鼠10 min内搔抓次数和皮损评分均降低(P<0.05),血清中IgE含量降低,含中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厚壁菌门丰度升高、拟杆菌门丰度降低,氯雷他定组拟杆菌属丰度降低,含中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拟杆菌属丰度降低、乳杆菌属和普雷沃菌属丰度均升高(P<0.05).与氯雷他定组比较,灌胃第7、14天含低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小鼠皮损评分升高,含高、低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小鼠搔抓次数增多;灌胃后含低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小鼠IgE含量升高,含中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厚壁菌门升高、拟杆菌门降低,乳杆菌属和普雷沃菌属升高,含高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拟杆菌属升高(P<0.05).结论 含不同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能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纠正菌群的紊乱情况,其中以含中剂量酸枣仁的敷和汤组效果最优,且与氯雷他定组效果相当,降低血清中的IgE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特应性皮炎酸枣仁敷和汤2,4-二硝基氟苯免疫球蛋白E肠道菌群

    基于Bibliometrix分析2017-2022年国内外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龙子临赵厚宇廖星刘俊昌...
    737-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2年国内外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2017年 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文献.使用Bibliometrix对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发文期刊、高被引文献及关键词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328篇文献,涉及141本期刊.2017-2022年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相关的发文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纳入文献以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282篇,85.98%),依托数据库开展的队列研究共151篇(46.04%),且逐年增长.研究对象以恶性肿瘤(77篇,23.48%)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4篇,19.51%)为主,排名前3的高被引文献均旨在探讨中医药干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结局及生活质量.中英文文献分别包含14及25个高频关键词,各自形成以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及疾病类型为主的3个聚类.结论 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主要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且聚焦于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利用观察性数据库开展中医药疗效评价队列研究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疗法队列研究疗效评价Bibliometrix文献计量学

    基于"因虚、积冷、结气"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乔一倬李艺孙旖旎李雅军...
    74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虚,积冷,结气"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为妇人致病原因的纲领性论述,并以此开创妇人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宗于经义,化繁为简,从"因虚,积冷,结气"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为精亏血少、内寒久积、气郁血结是发病原因,其中精亏血少、脏腑失养为发病之本,寒邪侵袭、气郁血结所致痰瘀内阻为疾病之标.因此治疗上以"虚则补之"为主,在扶正的同时,佐以祛邪,兼以"寒则温之""结则散之".临床治疗上可以此为纲领灵活用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期达到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的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积冷结气《金匮要略》

    基于"风邪致悸"分虚实论治阵发性心房颤动

    杜宜航魏艺柴若宁段城林...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阵发性心房颤动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其发病具有急、变、动的特点,与风邪致病特点相近.认为风邪内动贯穿本病全程,"因风而动"是其直接病机.风邪致悸有虚实之分,急性发作期以实风致病为主,热盛动风者,治以清肝熄风,方以自拟羚夏清肝汤加减;血瘀生风者,治以祛瘀止风,方以自拟延丹理脉汤加减;痰热蕴风者,治以化痰祛风,方以自拟连蒌胆星汤加减.迁延恢复期则以虚风多见,阴虚风动者,治以养阴熄风,方以自拟枣芍珍珠汤加减;脾虚生风者,治以健脾宁风,方以自拟参英定悸汤加减.临床用药紧扣风邪特点,权衡虚实之变,随证化裁,和调脏腑气血,以达熄风止颤之功.

    阵发性房颤心悸风邪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论治膝骨关节炎

    陆洁航张旻李正言潘富伟...
    75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膝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现代研究中"筋出槽、骨错缝"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据此提出以饮食起居为先导、以手法整骨诊治于外、以中药内服调达于内、以导引练功贯始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策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膝骨关节炎筋出槽骨错缝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对生姜汁的应用

    孔金莉范艺龄曹胜杨子...
    760-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生姜汁的医案,发现叶天士以生姜汁入药主要取其温胃止呕、辛润通络、化痰逐饮功效.常与干姜、附子等温热之品相伍以温通阳气;与半夏、黄连等苦辛之品相伍以清利湿热;与竹沥、橘红等化痰之品相伍以清利痰浊.与生姜相比,生姜汁药性柔润,更易于吸收;辛润通络,走窜之力更强.同时可增强化痰逐饮之效.以生姜汁入药既可提高药物疗效,又可拓宽生姜的药用范围.

    生姜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