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铸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铸造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铸造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葛晨光

月刊

1001-4977

journal@foundryworld.com

024-25847830

110022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铸造/Journal China Found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铸造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应用成果,介绍先进的生产经验,涉及材料、工艺、熔炼、设备、检测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生产技术、专题综述、生产经验、信息与动态等。读者对象为铸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铸造耐热铝合金研究及应用现状与展望

    李虎田宋炜钟鼓蒋会学...
    891-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铸造耐热铝合金在汽、柴油发动机热端部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发动机功率提升和燃油经济性提高,对铸造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和耐疲劳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回顾现在广泛使用的铸造耐热铝合金的强化相出发,综述了耐热相设计原则及耐热构型设计以及共晶合金体系的最新进展,最后结合一些最新发展的先进耐热铸造铝合金案例,展望了未来耐热铸造铝合金的发展方向及开发技术。

    铸造铝合金耐热沉淀相元素界面偏聚热稳定性

    铸造Mg/Al复合材料工艺参数和复合界面的研究进展

    孙青竹
    898-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Mg/Al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相对于制备复合板的轧制工艺,铸造能够用于制备复杂的复合材料构件,并具有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然而,铸造Mg/Al复合材料存在微观组织难以控制和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等问题,限制了材料性能。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包括铸造工艺、界面处理和扩散层组织等。目前,主要通过控制晶粒尺寸、界面强化和界面反应等方式来强化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铸造法制备Mg/Al复合材料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复合界面的影响,包括扩散层厚度、晶粒尺寸等,最后对此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Mg/Al复合材料铸造工艺参数扩散层

    热等静压对一种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爽杨彦红郭志强梁静静...
    908-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ZGH451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OM、SEM、EBSD等手段研究了热等静压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热等静压工艺处理后,ZGH451合金试样熔池消失,微观组织仍为柱状晶,晶粒尺寸和方向基本和沉积态试样保持一致,未出现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现象。合金显微缺陷大量减少,微孔体积分数由0。226 5%下降至0。000 512 5%,有效直径由80μm下降至13。5 μm。随着热等静压处理温度的升高,位错密度逐渐降低。经热等静压工艺处理后,残余应力从拉应力变为压应力,抗拉强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维氏硬度和断后拉伸率大幅上升,HIP1180工艺处理的ZGH451合金维氏硬度从HV411上升至HV430,增加了4。7%;断后伸长率提高了35。29%。经过合适的热等静压工艺处理后,使ZGH451合金获得了良好的拉伸性能。

    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热等静压拉伸性能

    结构对SLS砂型次级烧结区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研究

    惠旭李广宇刘文文付宏源...
    915-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包含多种常见结构的精度测试件,用于探究结构对SLS打印的砂型成形精度的影响。通过打印和尺寸测量发现,纵向椭圆结构和圆孔的次级烧结相对其他结构更加严重,且存在方向性差异。采用低密度多道次的扫描方法,相较于常规扫描方法,在0。1 J·mm·s-2的总能量密度下可以将国标鼓形件的精度等级从无评级提高至5级,筋板的尺寸偏差降低到0。072 mm,显著改善了砂型的尺寸精度。

    激光3D打印结构成形精度铸造砂型次级烧结

    铸造车间空中移动式烟气捕集罩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孔令旭宋高举赵虎刘统洲...
    923-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铸件浇注工序产生烟气的污染源位置不固定、源强变化大、实施污染气体捕集的空间位置不足等问题,成为铸造车间营造职业卫生环境的难点。设计了一套空中移动式烟气捕集罩,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捕集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设捕集罩后可以提高捕集范围内风速约0。1 m/s,送风风速为2m/s时,捕集效果最好;污染源温度为200 ℃时的颗粒物捕集率比温度为800℃时的捕集率提高19。7%,污染源位于捕集罩正下方时的颗粒物捕集率比位于侧方4 m处的捕集率提高9。9%,污染源直径为1 m时的颗粒物捕集率比直径为3 m时的捕集率提高35。8%。通过本研究可为铸造车间空中移动式捕集罩的工程应用提供参数支撑。

    铸造移动式捕集罩悬浮烟气气流组织

    航空用高品质7050铝合金大规格扁锭熔铸技术研究

    王剑马斯牧朱子宗王开...
    93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7050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热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结构件上应用广泛。但在7050铝合金大规格铸锭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存在热裂、成形困难、严重显微疏松和氧化夹杂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大规格扁锭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合金熔体冶金质量控制技术,系统考察了精炼工艺、晶粒细化技术对大规格扁锭品质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大规格扁锭铸造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制度能严控熔体内氢和夹杂物含量,采用Al-Ti-C晶粒细化工艺制度将晶粒度控制在1~1。5级,高质量的熔体质量缓解了合金凝固收缩应变,极高比例地解决了扁锭开裂问题。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格7050合金扁锭的熔铸工艺制度。

    7050铝合金半连续铸造熔铸热裂微观组织

    原位自生富Fe相增强Mg-Cu-Ag-Gd-Fe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黄润华郭威吕书林王锦程...
    94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元素间混合焓差异,通过在Mg基非晶合金中添加Fe元素,使合金凝固过程中析出原位自生富Fe相,从而制备出原位自生相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富Fe相均匀分散在镁基非晶合金基体中,平均尺寸为8 μm,体积含量约为14%。相比于基体材料的脆性断裂,原位自生富Fe相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屈服与塑性变形,塑性形变量达9。5%,并且断裂强度也较基体合金有所提高。通过对断面的分析发现富Fe相在变形过程中可有效阻碍非晶基体中主剪切带的快速扩展,使其发生偏转和增殖,生成多重剪切带,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非晶复合材料室温塑性剪切带富Fe相

    高导压铸Al-La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裘珂可周其良郭潘狄彭暄霖...
    947-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La含量(4%、6%、8%、10%)对压铸Al-La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La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极小,易富集于α-Al凝固界面前沿而造成成分过冷,降低α-Al周围液相的结晶温度,进而抑制α-Al的生长而实现细化。凝固过程中生成的Al11La3第二相不仅可以强化合金,还可作为α-Al的异质形核点以实现细化,这得益于其与α-Al基体5。96%的较小错配度。随着La含量从4%增加到10%,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从48。6 MPa、113。9 MPa提升到92。3 MPa、186。7 MPa,但伸长率从26。1%降低至9。6%。此外,Al-La合金的热导率、电导率随La含量的增加大致呈线性下降趋势,分别从207。8 W/(m·K)、32。0 MS/m下降至 173。1 W/(m·K)、26。1 MS/m。

    Al-La合金第二相力学性能电导率热导率

    含铈半固态ZL105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马路路张莉张南洋
    95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测试、盐溶液浸泡腐蚀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铈添加量对半固态ZL105合金微观组织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土铈含量的不断提高,ZL105合金组织内的初生α-Al相的尺寸逐渐缩小;当铈的含量为0。6%时,合金中初生α-A1相晶粒尺寸为65。77 μm,晶粒平均形状因子为0。74,与不添加稀土铈的ZL105合金相比α-Al相晶粒尺寸(115。37 μm)降低了42。99%,晶粒平均形状因子(0。42)提高了76。19%。与不含稀土铈的ZL105合金相比,添加了0。6%稀土铈的合金维氏硬度提高了31。64%。稀土铈的添加也大幅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铈的含量为0。6%时合金的失重腐蚀速率为10。85 mg·cm-2·d-1,相比于不含稀土铈的合金降低了50。93%,合金的腐蚀电位有所增大并且腐蚀电流密度有所减小。通过腐蚀表面形貌观察可知添加稀土铈的合金的腐蚀凹坑及腐蚀裂纹明显减少,腐蚀表面逐渐变得平整且光滑,腐蚀形貌得到了极好的改善。

    稀土铈半固态ZL105合金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

    钛合金铸锭冒口损失率差异性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郑亚波毛玲玲刘钊陈峰...
    96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VAR熔炼的钛合金铸锭,熔炼末期需要采用补缩工艺制度,降低铸锭冒口损失率,提高成材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钛合金铸锭冒口损失率受各种因素影响,每个铸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波动范围大,损失严重。为了分析钛合金铸锭冒口损失率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应用Minitab统计软件,采用多因子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找出了熔炼工班次、补缩时间班次、探伤操作者、补缩期操作稳定性、补缩过程是否频繁短路等显著影响因子,排除了不显著的因子交互作用,并针对各显著因子,制定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有效降低了钛合金铸锭冒口损失率以及铸锭间的差异性,提高了成品率。

    钛合金铸锭冒口损失率Minitab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