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铸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铸造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铸造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葛晨光

月刊

1001-4977

journal@foundryworld.com

024-25847830

110022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铸造/Journal China Found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铸造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应用成果,介绍先进的生产经验,涉及材料、工艺、熔炼、设备、检测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生产技术、专题综述、生产经验、信息与动态等。读者对象为铸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熔体发泡法泡沫铝填充管力学性能研究

    王嘉峰王录才黄闻战王芳...
    1123-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铝,研究泡沫铝填充密度对铝合金薄壁管的压缩及吸能性能提升作用,对比提升效果,确定最佳密度参数;并在最佳密度的基础上设计三类不同截面的复合结构,研究填充管的截面结构对压缩性能及吸能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结构参数。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数据准确性。结果表明:填充梯度泡沫铝会增加薄壁管的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平均压溃载荷和吸能性能,降低曲线波动性,密度为0。480 5 g/cm3的闭孔泡沫铝表现出最优结果;二次试验中,复合结构能进一步提升薄壁管的力学性能,其中外方管内圆管的复合结构具有最高的屈服强度、平均压溃载荷以及吸能效果。

    泡沫铝薄壁金属管压缩性能复合结构吸能

    电动滑板车前叉的低含气量压铸工艺研究与实践

    龚杰龙文元谢隆保
    1131-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压铸CAE云计算平台智铸超云,对电动滑板车前叉铸件的压铸工艺进行了设计及优化,分析了不同压射工艺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实际铸件生产的压射工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基本一致,采用优化后的压射工艺设计获得了外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无缺陷的前叉压铸件,实现了压铸件的T6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力学性能。经上机实测,铸件达到了电动滑板车产品的前叉零件技术要求,可实现"以铸代锻"。

    前叉低含气量压铸云计算工艺优化

    稀土Ce对半固态挤压铸造AlSi10Cu3Fe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

    马路路张南洋张波张书维...
    1137-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及导电仪等手段分析了稀土 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AlSi10Cu3Fe合金组织及性能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合金组织具有很好地细化作用,稀土添加量为0。5%时半固态合金组织细化效果最好,初生α-Al相呈现出等轴晶或球状晶形态,排列有序且分布非常均匀,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粒形状因子分别为48 μm与0。75,与不含稀土Ce的合金相比晶粒尺寸降低了51。51%,形状因子提高了53。06%。与此同时,半固态合金的力学性能也达到峰值,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231。98 MPa、7。8%和HV100。15,与不含稀土的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37。81%、59。18%和25。38%。不含稀土Ce及稀土Ce含量为0。5%的合金导电率分别为38。56%IACS和43。27%IACS,稀土Ce的添加也有助于合金导电性能的提高。

    AlSi10Cu3Fe合金半固态稀土Ce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电率

    铝合金缸盖低压铸造模具设计及凝固质量优化

    陈晓斌谈毅杨安刘臻炜...
    114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铝合金单缸缸盖低压铸造成形时容易发生缩松、缩孔和气孔等缺陷问题,运用MAGMA软件模拟缸盖低压铸造过程温度和冷却率变化情况,预测缸盖容易产生的缺陷趋势及重点发生区域。在合理设计缸盖模具结构和侧模各部分冷却系统的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智能化设备相结合应用,运用低压铸造机数字化智能技术进行凝固工艺过程的冷却时序控制和压力分段精细化控制,避免缸盖燃烧室重点区域凝固结晶时的缺陷发生,提高铝合金缸盖铸件内部组织成形致密度及低压铸造生产质量。

    铝合金缸盖低压铸造缺陷预测智能设备

    铰链支架压铸工艺设计和优化

    刘军高凯黄智钢沈玉康...
    1151-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铰链支架结构进行压铸工艺设计,针对其结构特点设计了两种压铸工艺,利用Anycasting分析软件对两种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种工艺方案铸件缺陷产生的位置及原因,结合实际生产条件,选择了一种较优的压铸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内浇道和溢流槽的数量和位置,改空冷和水冷。经模拟分析及试模证实优化措施有效,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铰链支架压铸工艺数值模拟工艺优化

    基于砂型3D打印技术的壳体低压铸造工艺开发与验证

    艾雨蒙游志勇刘世龙张笙辉...
    1159-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壳体型腔复杂且壁薄,采用传统工艺不仅造型困难,而且从模具设计到整体铸造工艺开发与验证,所用周期长、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基于砂型3D打印技术快速制样优势,本文对壳体浇注系统采用随形设计方案,实现了型腔、叶片一体化结构成形制造,结合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对浇注工艺进行设计优化,开展了浇注试制与铸件实物检测。结果表明,选用3D打印砂型整体成形工艺可实现复杂结构壳体的短周期、低成本与高精密制造,实现工艺样件的快速制造。

    砂型3D打印铸造工艺数值模拟快速定制

    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优化研究

    潘龙武丽丽张益锋李蒙...
    1165-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ProCAST软件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结合X射线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铸件内部质量、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前,由于补缩效果不足等原因,铸件内部夹渣、气孔以及疏松等缺陷较多;工艺优化后,通过调节浇注和补缩系统,铸件内部缩松和气孔缺陷基本消失,铸件合格率从68。2%提升到93。5%。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铸态显微组织均由等轴的α-Mg基体和沿晶界连续网状分布的第二相组成,工艺优化后铸件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平均达到35。99 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工艺优化后,铸件T6态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为265。33 MPa和7。17%,相比于工艺改进前,分别提高23。03%和26。46%。

    稀土镁合金铸造工艺ProCAST内部质量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灰铸铁制动鼓石墨钝化生产工艺探讨

    李建汤森闫启栋秦鹏鹏...
    1171-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商用车在反复刹车时频繁的冷热循环易造成制动鼓开裂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稀土元素、氮元素及钝化处理工艺钝化片状石墨端部的方法。在高碳当量成分条件下(CE≥3。9%),探讨灰铸铁制动鼓石墨钝化材质及生产工艺,提高制动鼓的常规力学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为商用车耐热及抗热疲劳制动鼓铸件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灰铸铁制动鼓抗热疲劳性能石墨端部钝化金相组织

    《铸造》杂志行业服务行:走进长江材料 2024造型材料创新技术与产品交流推广会在常州召开

    1177-1181页

    2024上海国际压铸有色展成功举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1182-1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