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变参数阻抗控制的机器人恒力打磨研究

    郑帅国凯孙杰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机器人恒力打磨需求,文章设计了阻抗参数在线调整与离线优化的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实现了打磨力控制.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将刚度参数作为时变参数,根据打磨接触力实时在线调整,以消除打磨过程中的稳态误差.针对阻尼参数和惯性参数难以整定的问题,以降低系统超调量和调整时间作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阻抗参数离线优化.进行了机器人恒力打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综合改善机器人的恒力控制性能.开展了机器人恒力打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器人打磨表面质量.

    机器人打磨恒力打磨改进粒子群算法自适应阻抗控制参数优化

    4+2自由度叶片抛磨专用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任利娟陈恪闫伟健李堃...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带抛磨作为复杂曲面叶片精密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叶片的服役性能和寿命.传统 6 自由度机器人多关节串联具有明显的弱刚性,在末端夹持大型叶片时抗变形能力欠佳.为此,文章自主设计研发了 4+2 自由度叶片抛磨专用机器人系统,并开展复杂曲面叶片抛磨轨迹规划方法研究.首先基于D-H法建立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机器人运动学的正、逆解的求解;其次给出了综合考虑抛磨工具与工件曲率的干涉、刀路轨迹行距和轨迹点密度对残留高度的影响规律的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 2 个单元的协同运动模型保证叶片的加工实现;最后通过叶片抛磨轨迹数控程序验证了所获得的抛磨轨迹的正确性.

    机器人叶片抛磨轨迹规划协同运动模型

    Matlab环境下拖拽式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实验

    才洋于功志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某ER系列拖拽式焊接机器人作为仿真实验对象,利用MDH(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方法确定其DH参数,创建对应的关节坐标系与DH模型.基于Matlab软件中Tool-box10.4版本展开运动学分析求解.利用齐次变换矩阵顺次相乘完成运动学正解的推导,使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Newton-Raphson method)求解逆运动学方程的封闭解,验证了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的合理性.在Matlab中完成了轨迹规划,在关节空间下对运动轨迹分别采用了三次、五次插值规划方法.完成了机械臂全局与限定条件下的工作空间分析,整体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拖拽式焊接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合理与稳定.该方案为进一步实验与研发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同系列或构型机械臂有实际应用意义.

    Matlab拖拽式焊接机器人运动学仿真轨迹规划工作空间

    高速切削GH2132涂层刀具表面及次表面性能演变研究

    杨文峰郑光明高军刘涛...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切削过程中,涂层刀具表面性能及次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刀具的切削性能.采用PVD-TiAlN硬质合金涂层刀具进行高速车削GH2132 高温合金试验,研究刀具表面性能在切削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用拉曼光谱法测量了刀具不同磨损阶段的涂层次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刀具在完整寿命期间内,表面残余压应力和表面显微硬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刀具从未磨损到稳定磨损阶段中期,涂层截面残余应力均为残余压应力占主体且沿深度方向逐渐增大,但切削至稳定磨损阶段后期时,涂层在靠近基体位置出现残余压应力减小的现象.在稳定磨损阶段前期,刀具有最佳的表面性能及最大的次表面压应力,此时刀具切削性能最佳,刀具磨损缓慢.

    残余应力表面性能涂层刀具GH2132合金干车削

    铣削减材工艺对激光熔覆增材Fe45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

    周俊舒林森王家胜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激光熔覆增材再制造Fe45 合金表面质量差,不能满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装配要求,对激光熔覆层进行铣削减材加工.文章研究了铣削减材工艺对铣削力、表面粗糙度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铣削减材试验.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评价了主轴转速S、进给速度F、切削深度ap对熔覆成型件铣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铣削减材工艺对表面形貌和切屑的影响.结果表明,铣削减材工艺参数对成型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其中对铣削力影响最大的是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显著的是进给速度;Fe45 激光增材成型件经过铣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Ra由 13.68 μm最低可降至 1.7 μm,降低了 87.6%.由实验可知,铣削减材工艺能够大幅提高激光熔覆增材再制造Fe45 合金表面质量,对激光熔覆涂层机械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铣削减材工艺激光熔覆铣削参数铣削力表面质量

    高强钢高效车削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影响研究

    苏平黄树涛石海城庄重...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D6AC高强度钢强度高、韧性好,是一种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的难加工材料.文章从实现D6AC高强钢粗加工高效切削的角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其高效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性,根据试验结果利用极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获得了各个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性顺序,建立了各个切削分力及切削合力的经验公式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切削力经验公式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D6AC高强钢高效车削切削力灰色关联分析经验公式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自由曲面测量路径优化

    王冠中王士军冉川东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差分进化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由于个体选择的随机性导致求优稳定性差的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多重启动策略,多次运行算法并使用不同的随机种子,增加算法对空间的探索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通过使用新的突变策略,在求优稳定性提高了约 10%;通过引入参数自适应调节机制,动态地调整算法参数的取值,使收敛速度提高了约 10%,并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自由曲面自适应调节突变策略多重启动路径优化

    基于CAN通信实现MBD代码下载的DSP Bootloader开发

    郭毅锋郭世成黄丽敏张栗...
    57-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DSP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便捷下载MBD(model-based design)代码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CAN通信实现MBD代码下载的Bootloader方案.以TMS320F28335 为例,通过对MBD代码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Boot程序与MBD程序的内存划分方案,确保程序下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开发了相应的Boot程序和上位机程序,详细介绍了Bootloader的实现流程,并对关键步骤函数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利用CAN通信实现了程序的下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且具有实用性,为DSP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MBD代码下载提供了一种可行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TMS320F28335CAN通信MBD代码下载Bootloader

    基于包络解调分析法的数控车床镗孔振纹分析与改进

    霍洪旭蔚鑫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控车床镗孔表面振纹问题,文章采用由简至繁的原则,初步确定振纹故障来源,并利用卡盘浮动支撑工装来间接提高主轴刚性和缓解刀纹的深度,排除加工振纹与主轴关联;利用包络解调分析法,通过LC-810 型振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主轴前端和后端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均值分别在22.37 Hz、45.94 Hz;与NN3048 和NU1038 轴承故障特征频率22.127 Hz、44.792 Hz相近.通过轴承拆卸和镗孔实验,验证了包络解调分析法在轴承故障辨识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NN3048 轴承滚动体和NU1038 轴承外环磨损是导致切削振纹的故障源,理论方法故障辨识结果与拆卸实验辨识结果一致.

    数控车床包络解调分析法振纹分析故障特征频率

    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硬脆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张乃军高玉飞郭志田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使用的晶体硅等硬脆半导体材料的切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硬脆半导体的切割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硬脆半导体的切割中.文章从加工原理、工艺性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硬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硬脆半导体加工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