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二级排序元学习算法的轴承智能故障诊断

    欧阳承达齐铁臣王婕李晓佳...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不同轴承故障数据集,由于小样本及不同数据集分布存在差异,导致模型在跨数据集诊断中精度不高.受人类学习过程启发,提出基于二级排序元学习算法对跨数据集的轴承故障诊断.首先对两个不同数据集进行第一级排序,将其对应为简单数据集和复杂数据集;其次把简单数据集分为元训练集和元测试集,仅对元训练集的所有任务进行第二级排序,再用少量元测试集的数据对二级排序后的模型进行微调,完成对简单数据集的故障诊断;最后用少量复杂数据集的数据对二级排序后的模型进行微调,完成对复杂数据集的故障诊断,实现跨数据集故障诊断.试验证明,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在轴承的小样本数据集及跨数据集上的分类结果表现更优异.

    二级排序小样本跨数据集简单数据集复杂数据集

    自适应注意力LSTM-ResNet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姜健魏小源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信号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对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带来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适应注意力LSTM-Resnet(long short-term memory residual network)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设计双向LSTM组特征提取模型,获取复杂运行条件下的滚动轴承特征;然后,提出自适应注意力LSTM-ResNet完成特征学习,并自适应调整模型中关键特征的权重;最后,采用全局平均池化(global average pooling,GAP)方法结合Softmax模型缓解模型过拟合并完成故障分类.在数据集中完成滚动轴承故障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相对于SVD-ResNet方法和宽卷积模型更高,并且能在标记样本数量较少和噪声环境下均达到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LSTM权重SoftmaxGAP

    基于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的综述

    李忠群欧阳芷楠曾朝朋孙健聪...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机械系统中LuGre摩擦模型的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从参数辨识和误差补偿两个方面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LuGre摩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表达式.其次,概述了常见的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然后,讨论了LuGre模型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LuGre模型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的综述,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摩擦补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误差补偿机械系统

    增材制造材料铣削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研究进展综述

    赵昌龙马洪楠贾晓宇赵钦祥...
    89-9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熔覆等增材制造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类技术获得的熔覆层表面质量较差,难以满足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铣削加工作为一种精加工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度不足等问题.文章综述了不同铣削参数、切削方向、增材制造材料的处理方式、熔覆层的构筑方向等影响因素对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加工特性通过切削力和刀具磨损表征,而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纹缺陷、毛刺形成等)和力学性能(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熔覆层加工特性和表面完整性评价,使研究人员对增材制造材料的铣削性能具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后对增材制造材料铣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梳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增材制造材料铣削加工特性表面完整性

    基于变速趋近律的PMSM复合速度控制

    朱小兵王仲根高晓嵩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器的性能,文章提出一种新型变速趋近律滑模控制策略.变速趋近律在传统指数趋近律的基础上引入关于系统状态的幂次项和关于滑模函数的变速项,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来减小高频切换项的影响.该控制策略有利于减小电流和转矩脉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另外,针对系统受未知干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滑模扰动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的总扰动,并将估计的扰动补偿到复合速度控制器中.最后,利用Matlab/Simulation仿真和电机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速度控制器与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小的抖振和更好的抗扰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变速趋近律扰动观测器

    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机床结合面加载接触特性分形理论建模

    王颜辉郭强孙万张学良...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分形几何理论,考虑机械结合面微凸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结合面接触特性的影响,同时考虑微凸体发生弹塑性变形的两个阶段,得出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单个微凸体的弹性临界变形;从而建立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单个微凸体各变形阶段接触载荷、接触刚度理论模型;进一步建立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结合面真实接触载荷、接触刚度分形理论模型,并进行无量纲处理,分别得出接触载荷、接触刚度与接触面积之间量纲为一的关系式.通过仿真分析对比,可见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单个微凸体的临界变形小于不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而对应的微凸体接触载荷、接触刚度则大于不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对比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不同分形维数对结合面接触载荷、接触刚度的影响,得出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分形维数增大结合面接触载荷、接触刚度呈增大趋势.

    结合面相互作用微凸体分形理论接触特性

    基于不同表面状态下的TC4钛合金螺栓摩擦机理研究

    高学敏姚建革冯韶伟冯德荣...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钛合金紧固件易发生的黏着和"咬死"等问题,文章研究在TC4 表面未处理(LT)、脉冲阳极氧化(PA)、脉冲阳极氧化+涂铝(PA-Al)和脉冲阳极氧化+涂MoS2(PA-MoS2)等 4 种表面状态样品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揭示不同表面状态条件对摩擦磨损机理的影响.选用摩擦磨损试验机(UMT-3)开展球-盘摩擦磨损实验,利用SEM-EDS、三维白光干涉形貌仪、光学显微镜仪器等对样品的磨痕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对摩擦系数、磨损率、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不同表面状态下钛合金摩擦副的摩擦特性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应避免TC4 和TC4 材料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黏着磨损发生,脉冲阳极氧化(PA)样品减摩耐磨性最佳,阳极氧化涂MoS2 样品次之.

    脉冲阳极氧化MoS2钛合金紧固件耐磨性磨损形貌测试条件

    2219-T8铝合金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初始进料阶段数值模拟研究

    杨天豪王诺郭维诚戴园城...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高强铝合金 2219-T8 在搅拌摩擦沉积过程中初始进料阶段的温度、应变和塑性流动,并深入探讨了主轴转速和进料速度对材料流动性的影响规律.采用Arrhenius材料定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同一区域的沉积时间存在差异.在当前工艺参数设定下,主轴转速为 350 r/min,进料速度为 0.2 mm/s时,沉积速度最快,增材效率最高;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进料杆的升温速率增大,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最高温度增加,应变速率也增大;随着进料速度的增加,材料流动性减弱,填补中空旋转工具与基板之间的间隙所需时间增加.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数值模拟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

    涡轮盘榫槽边缘倒圆铣削工艺及其参数优化

    张云刘景青许志勇程庚...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内核心部件之一,涡轮叶片与涡轮盘之间则是由榫槽连接,故涡轮盘榫槽的加工质量对于轮盘失效和寿命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工厂通用的数控加工工艺主要采用拉削的方法来加工榫槽,后通过手工打磨榫槽倒圆.这样可能存在表面精度低、一致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款符合榫槽倒圆要求的反环面刀具,采用铣削的方法对涡轮盘榫槽进行倒圆试验,以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为目标优化铣削参数,为轮盘榫槽边缘倒圆处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涡轮盘榫槽反环面刀具铣削工艺参数优化表面粗糙度

    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磨齿加工参数优化设计

    彭祖元王志永张宇吴凯...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在国产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床上加工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对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的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圆弧端齿盘的加工原理,建立了螺旋角不为零时砂轮半径、砂轮顶宽、刀尖圆角半径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节径平面上的齿槽和齿牙面积进行等截面修正,建立了砂轮半径增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格里森圆弧端齿盘设计准则,建立了圆弧端齿盘磨齿加工参数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圆弧端齿盘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在国产H650GA型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上进行了实际的磨齿加工,并对实验工件进行了齿形误差检测和实际的接触区检测,验证了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磨齿加工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圆弧端齿盘环形槽等截面修正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