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PMSM带速启动技术研究

    伊建辉田久东矫利业王鹏...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带速启动问题,对传统滑模观测器进行了抗抖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观测器数学方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搭建试验测试平台开展了试验验证.研究得出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可以有效解决静止启动、正向带速启动和负向带速启动等不同工况下的电机启动问题;滑模观测器可以以较高精度跟踪转子转速和位置,由于采用了低通滤波器,滑模观测器转子位置和实际位置会有一定的相位延迟;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抗抖滑模观测器的准确性以及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的可行性.

    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滑模观测器仿真计算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数控磨床可靠性分配优化研究

    范晋伟刘会普张理想李伟华...
    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数控磨床整机可旅度相同条件下成本最低的可靠性分配方案,结合目标函数和限制优化条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首先,介绍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广义可靠度-成本函数模型,建立了数控磨床的可靠性-成本函数模型;接下来,分析了数控磨床子系统之间的可靠度关系,构建了可靠度分配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粒子群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与遗传算法求解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在保证可靠度条件下,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已反馈给厂家并获得认可,对提升数控磨床整机的可靠性水平有重要意义.

    数控磨床可靠性分配粒子群算法可靠度-成本函数

    CFRP板材钻铣加工特性及工艺参数优化

    王迎会朱坤尤源葛来源...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不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材料在典型加工工艺中的加工特性,对环氧树脂基T700 CFRP、双马树脂基T800 CFRP两种CFRP板材分别开展了钻、铣加工实验.对比了两种板材钻、铣加工中损伤形式与尺度的差异,开展了切削速度、每转进给量作为变量的参数矩阵实验,揭示了不同工艺下的加工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CFRP板材的制孔、铣削损伤形式相近,但在具体的损伤形态及分层撕裂倾向上体现出一定差异性.制孔加工中,加工质量受每转进给量影响较大,而在铣削加工中,加工质量受切削速度影响更显著.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加工参数与加工质量的关系.使用优化算法分别对最优加工质量即最小加工损伤和质量效率平衡两种优化目标,获取了最优加工参数并开展了实验验证.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损伤加工特性可加工性工艺优化

    16Cr3NiWMoVNbE钢碳氮共渗层磨削力试验研究

    石峰刘芳宋铁军张高峰...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 16Cr3NiWMoVNbE钢的使用性能,通常需要进行碳氮共渗表面硬化处理.为了解决 16Cr3NiWMoVNbE钢碳氮共渗层易出现磨削烧伤、裂纹等问题,开展了白刚玉砂轮磨削力试验.首先,分析了磨削 3 要素(磨削速度、工件进给速度和磨削切深)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其次,分析了白刚玉砂轮磨粒大小、砂轮硬度和气孔率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了磨削 3 要素对工件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磨削切深的增大,磨削力增大;随着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大,磨削力增大;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大,磨削力减小.随着砂轮磨粒的增大,磨削力减小;为了减小磨削力、提高砂轮切削性能,白刚玉砂轮适合选用J级硬度和 4 号组织号.减小磨削切深、工件进给速度,增大砂轮速度,可改善工件表面形貌.

    碳氮共渗钢磨削力磨粒粒度

    磨削接触刚度及其工艺关联分析研究

    冯克明赵金坠杜晓旭
    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磨削加工中,磨削接触刚度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给磨削应用带来了不少困扰.立足外圆磨削工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梳理,探讨了磨削相关部件之形变、受力,明确了关联刚度.磨床刚度主要受磨床主轴抗弯刚度、进给丝杠抗拉刚度影响,一般相对固定;磨削刚度指磨削状态下砂轮与工件两者抵抗法向形变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磨削接触刚度;磨削接触刚度是指磨削状态下在磨削区内单位法向形变所承受的法向磨削力,具有时变特征,主要与砂轮基本特性、工件材料性能、砂轮工作面形貌、磨削参数有关.磨削技术人员主要工作是在满足磨削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当下磨削条件调整优化磨削接触刚度,保持磨削工艺系统稳定,最大限度发挥磨床加工能力.

    磨削工艺系统磨床刚度磨削刚度磨削接触刚度法向磨削力形变

    基于解析法的空间角向孔镗削工艺尺寸转换研究

    杨欢鞠录岩孙若文张维琨...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角向孔作为行星轮系旋转作动器中的重要结构特征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镗削时必须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得到准确的镗削工艺尺寸,以便准确定位.文章系统地对双角度、三角度空间角向孔镗削过程、工艺尺寸转换进行了研究,使用图解法、解析法推导出对应的计算公式,拓展了工艺尺寸转换方法.利用解析法得到的计算公式,实现利用空间角向孔与工艺钢球相对尺寸及空间角向孔角度尺寸,得到所需的镗削工艺尺寸,降低了工艺尺寸转换难度,提高了空间角向孔的镗削效率.同时结合Python编程语言,编写出一套工艺尺寸计算软件,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空间角向孔图解法解析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

    航空导管的数字化测量方法研究

    岳俊刘树铜安建龙刘敏...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导管成形复杂制造工序多,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安全和适航性能.近年来导管数字化制造不断普及,采用传统工装检测已经满足不了精度要求,但是测量臂需逐点测量,所需耗时较多.针对测量臂需逐点测量、所需耗时较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视觉光学测量方法.基于工业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多组固定位置的工业相机通过采集多幅二维照片快速完成弯管的"图像获取、重建、对比、检测、结果输出"完整检测流程.为航空导管制造的形状质量检测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测量方法.

    航空导管扩口导管几何特性光学管线测量测量数据

    液体阻尼对薄壁零件加工颤振的影响分析

    侯军明王保升郝洪艳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轻零件的重量,航空类零件多设计为薄壁零件,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易发生加工颤振现象,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文章提出了通过液体阻尼介质提高系统阻尼比来抑制薄壁零件加工振动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液体介质等效阻尼的频率响应函数模型,开展了施加液体介质的薄壁零件模态试验,获取了系统的模态参数.在获取模态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加工系统稳定性预测模型,预测并分析了加工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液体介质等效阻尼能够降低系统的加速度响应,提高加工系统的稳定性,对铣削加工颤振具有抑制效果.

    薄壁零件液体介质频率响应函数加工稳定性

    螺旋槽专用数控铣床直线进给轴温度热特性仿真研究

    杨铜铜孙兴伟杨赫然刘寅...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螺旋槽专用数控铣床直线进给轴的热特性,并减少机床运行过程中布置温度传感器的工作量,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实现热特性研究工作,探究机床进给轴的主要热源.建立直线进给轴三维模型并进行化简,并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工作环境施加热载荷及确定边界条件后,获得温度场仿真结果.为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根据仿真分析得到温度场分布情况布置传感器测量点,进行温升测量实验.由实验测量结果可知,稳态温度最大误差约为 6%,瞬态温度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因此,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为直线进给轴的热特性深入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直线进给轴热特性仿真分析

    钢板锈蚀层激光清洗的热力学分析研究

    张众孙兴伟杨赫然董祉序...
    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钢材表面锈蚀层的激光清洗去除机制.基于热传导方程建立钢板锈蚀层表面温升的数学模型,得到锈蚀层去除的激光功率密度,该激光功率密度与已知实验结果误差为2%左右.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清洗区域进行温度场与热力耦合分析,得到锈蚀层与基底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可知采用计算得到的阈值进行清洗时,可实现一定厚度的锈蚀层去除,同时,基底温度低于钢材熔点,表面并未被破坏.此外,由热力耦合引起的弹性变形,有助于锈蚀层与钢材基底的分离.文章提出的表面温升数学模型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可对钢板表面锈蚀层激光清洗提供理论指导.

    激光功率密度热力耦合温度分布特性阈值弹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