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科技
种子科技

姚庆儒

月刊

1005-2690

zzkjbjb@126.com和zzkjbjb@yahoo.com.cn

0351-7032916,7023241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街35号

种子科技/Journal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种子协会和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本刊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水稻野香优莉丝生物学及产量性状影响试验分析

    高英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推广水稻"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技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基肥、穗肥、氮肥、钾肥的施用量,调整肥料施用时间等提高水稻产量,对杂交水稻野香优莉丝开展不同密度种植试验,以掌握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获得科学依据.通过试验得出,野香优莉丝种植密度在240 000穴/hm2时,产量最高,种植密度低于或者大于240 000穴/hm2时,产量都逐渐下降;黔西市海拔在1 250 m左右的区域应合理密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种植密度210 000~240 000穴/hm2,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种植密度产量性状杂交水稻野香优莉丝

    玉米新品种金玉2002的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研究

    杨虎周刚唐余成陈光勇...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以玉米新品种金玉200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研究肥料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金玉2002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个施肥水平中,A3处理(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的各项性状均达到最佳数值;在4个种植密度中,当密度为B3处理(45000株/hm2)时,各项性状均达到最佳数值.综合分析,得出玉米新品种金玉2002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即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

    玉米良种金玉2002施肥量种植密度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野生大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家兴王冰杨天天黄健博...
    43-4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野生大丁草种子为材料,探究0、1.5mmol/L SA浸种预处理对20、60、100 mmol/LNaCl胁迫下野生大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mmol/LSA浸种处理组,3个盐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指标均受抑,浓度越高受抑制程度越严重,而1.5 mmol/LSA浸种预处理能明显减缓20、60、100 mmol/L NaCl胁迫对野生大丁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芽、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耐盐半致死浓度由90.96mmol/L提高至130.56 mmol/L.

    野生大丁草NaCl胁迫水杨酸(Salicylicacid,SA)种子萌发

    种子大小和温度变化对荒漠区野生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王奕璇张雪王磊陈文燕...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荒漠区8种野生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大小及温度变化下种子萌发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种子大小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板蓝根种子长、苍耳种子宽和千粒质量均显著大于其他物种.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萌发起始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01),与种子萌发速率系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不同温度处理下,骆驼蓬萌发率较高;苍耳、银柴胡萌发率较低;苦豆子虽萌发率高,但萌发周期长.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0.499%,主成分1和3反映了种子萌发特征,主成分2反映了种子大小特征,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中应重视相关性状.

    荒漠区药用植物种子大小种子萌发生态适应

    湖北省巴东县山区玉米新品种筛选与评价

    陈钢潘锦海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湖北巴东地区种植推广的玉米新品种,对在巴东县参加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包括对照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续试品种恩试1916、泽玉275,初试品种恩试1298、恩试1299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巴东县进一步考察或评价利用.在巴东县开展的2023年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为恩施州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提供科学参考,也为该地区今后玉米品种选育指明方向.

    巴东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杂交稻明兴两优16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玉平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明兴两优164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根据其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结果,分析其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明兴两优164性状优良,适宜在长江流域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明兴两优164的高产栽培关键是培育大穗、足穗、提高结实率.

    杂交稻明兴两优164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淀粉型甘薯品种复合肥适宜施用量试验总结

    徐金能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渝薯27和渝薯15品种甘薯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渝薯27和渝薯15在施肥量为750、900 kg/hm2时产量增长趋于稳定.T5处理(1 200 kg/hm2)能有效提升两个品种的薯干产量,而T2处理(750 kg/hm2)在淀粉产量方面表现较优.综合考虑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T2处理为最佳施肥方案,适于推广.

    淀粉型甘薯产量农艺性状复合肥施用

    西南地区引进的新育成玉米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分析

    李晓红李木良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 2021年在我国西南地区11组不同新育成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评估了新引进的玉米品种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和潜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比对照增产的有3542、更禾玉5336、KN22061、锋单8号、煌单188,达显著水平的有3542、更禾玉5336、KN22061,比对照减产的有金黄单337、惠农单5号、数谷112号、盛馨2号、杰单168,分析结果将为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西南地区新育成玉米品种丰产性

    提高西藏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白玛曲珍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藏地区有着非常充足的阳光、雨热,土壤大多为沙壤土,其自然环境适合种植马铃薯,因此西藏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较好.通过分析改善种植环境条件、采用科学的杂交技术、选择适宜的杂交时间和地点等措施,并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育种效果,分析西藏地区马铃薯育种的方式方法,了解马铃薯的品种特性以及常规育种手段,以期提高西藏地区马铃薯杂交结实率,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马铃薯杂交的整体质量,加速西藏农业经济发展.

    西藏马铃薯杂交结实率

    南疆冬小麦新冬55号高产滴灌栽培技术

    杨秋侠黄鑫杨志刚
    70-7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新冬55号品种特征特性,结合新疆南疆四地州高产小麦生产实际,充分借鉴了近期小麦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研究制定了新冬55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小麦新冬55号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