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科技
种子科技

姚庆儒

月刊

1005-2690

zzkjbjb@126.com和zzkjbjb@yahoo.com.cn

0351-7032916,7023241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街35号

种子科技/Journal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种子协会和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本刊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赤峰地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刘迎春温雅辉周学超胡海波...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 10 个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抗线 8 号、通农 29、吉育 310、赤豆 6 号、长农 56 综合性状好,均比赤豆三号(CK)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大豆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

    水稻肥料利用率初探

    符翠芬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广西 2022 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进实施方案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广西水稻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现状,进一步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主要粮食作物优化施肥方案,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推动化肥减量增效,特开展了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对比分析了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区(N2P2K2)氮肥利用率为 36.51%、磷肥利用率为 28.28%、钾肥利用率为41.08%,水稻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658 kg/hm2,秸秆中全氮6.18 g/kg、全磷2.74 g/kg、全钾 26.04 g/kg,稻米中全氮 12.30 g/kg、全钾 3.25 g/kg,均高于其他缺素处理的养分含量.数据证明,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并且能够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产量肥料利用率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普建明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各育种单位新育成或引进的普通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及利用价值,快速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2023 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禄劝县)开展了 11 个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了试验过程、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可推荐审定且审定后可在当地推广的品种.

    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2023年陇西县青贮玉米品种(系)比较试验

    孙轶新
    12-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陇西县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引进天亿兴青贮 1 号、GS168、佳玉 118 等 8 个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对比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等.结果表明,强硕 68、GS168、豫玉 22 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寒旱抗病性表现突出,活秆成熟、茎叶持绿性和含水量优异,其鲜生物产量分别为 72 432.0、72 368.0、72 524.0 kg/hm2,可在陇西县区域内大面积推广种植;GS117 鲜生物产量为 66 217.5 kg/hm2,可作搭配品系种植.

    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表现陇西县

    播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影响

    王轩牛嘉瑞贾奕非雒涛...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陕西关中灌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最适播量,以伟隆 169、西农 059 和伟隆 188 这三个品种为材料,设置 3 个不同播量(150、187.5、225 kg/hm2),研究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量有助于小麦构建更为合理的群体,进而提高产量.大穗型小麦品种伟隆 169 在播量为 187.5 kg/hm2 时产量达到最高,而在试验设置播量中,中间型品种伟隆 188 和多穗型品种西农 059 产量则与播量呈正相关性.大穗型品种更需要适量播种以实现高产,多穗型品种则对播量要求弹性较大.

    播量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

    休耕土壤栽培对半夏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

    李真进沈仙萍
    19-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半夏野生种块茎、人工栽培种块茎作为种块茎,分别在常规熟化的土壤和休耕 3 年以上的休耕土壤中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并分析不同块茎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种植对半夏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旨在为贵州半夏产业化发展提供选地、选种等栽培管理技术依据,推进贵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试验设 4 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 种处理产量表现为T1>T2>T3>CK;发病率情况为CK>T3>T2>T1;T1 处理组虽然产量高、发病率较低,但野生种块茎采集难度大,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可持续性;T3 处理组具有可持续推广种植的优势,可以在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休耕土壤栽培半夏

    马铃薯PA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吴美玲王志英杨宏岩张佳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丙氨酸解氨酶是植物进入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结构支撑和胁迫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解析StPAL在马铃薯次级代谢途径中的作用,选取晋薯 16 号为试验材料,成功克隆出StPAL基因.该基因的CDS序列总长度为 2 124 bp,能够编码 707 个氨基酸.进一步分析显示,其对应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77.51 KDa,理论等电点为 6.41,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马铃薯PAL和番茄PAL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通过测定晋薯 16 号、Desiree、红玫瑰 2 号和希森 8 号块茎中花青素含量和PAL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彩色马铃薯希森 8 号和红玫瑰 2 号的花青素含量和PAL表达量显著高于晋薯 16 号和Desiree,推测其在马铃薯块茎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中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为马铃薯PAL基因功能的探索以及马铃薯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马铃薯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花青素基因表达

    商洛市玉米品种正大659高产栽培技术

    杨亚丽岳英侠权海建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大 659 是襄阳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审定推出的杂交玉米品种,以WHGU887 作母本,以CTL26A作父本组配,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强、表现优良稳定等特点,2017 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玉20170002),并于 2017 年在陕西省引种备案(引种编号:陕引玉 2017138).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形成了正大 659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实现良种良技协同增效.

    品种正大659高产商洛市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
    31页

    关岭县玉米新品种引种试种试验研究

    高丽克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引进新的杂交玉米品种进行试种栽培,从中筛选出适合在贵州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试验以正大 808 作为参照,对 5 个新品种(卓玉 8102、众惠玉 4 号、新中玉 9 号、ZHB792、ZH9168)在产量、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试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卓玉 8102 出籽率和产量最高(产量为 9 149.55 kg/hm2),ZHB792 出籽率和产量次之,新中玉 9 号产量最低;各品种生育期相近,为 115~121 d;株高ZHB792 最矮,新中玉 9 号最高;各品种均易感染白斑病,其中卓玉 8102 和ZHB792感染白斑病较为严重,ZH9168 和新中玉 9 号感染小斑病较为严重,正大 808(CK)和ZH9168 感染锈病较为严重.

    杂交玉米新品种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