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科技
种子科技

姚庆儒

月刊

1005-2690

zzkjbjb@126.com和zzkjbjb@yahoo.com.cn

0351-7032916,7023241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街35号

种子科技/Journal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种子协会和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本刊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洪泽湖湿地不同种群密度荷花生长特性研究

    许志敏雷礼纲宋融王云云...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起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水生植物的密度是调节其生长、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以荷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种群密度对荷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区位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设置高、中、低密度和空白区域来对比荷花的形态、生理特征和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荷叶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逐渐降低.在中等密度区域,荷叶的叶面积和生物量最大,荷花的总生物量最高.虽然由于多度优势,较大的密度可以增加整个荷花种群的生物量,但也会加剧资源竞争,降低荷花个体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物量.因此,适当的密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荷花的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积累.通过合理控制密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荷花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保护.

    洪泽湖湿地荷花种群密度生物量

    玉米作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分析

    赵杰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商品有机肥逐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CK、T1、T2、T3),分别代表常规施肥以及有机肥替代10%、20%、30%的化肥.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玉米的抽雄期和灌浆期有所推迟,但成熟期和收获期无显著差异.在植株高度方面,T1处理较CK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T2和T3处理则导致株高显著降低.穗长和穗行数的变化表明,高比例有机肥替代可能促进了穗部纵向生长,但抑制了横向籽粒着生.在产量方面,T1处理在理论产量和实际出田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而T2和T3处理则由于养分供应不平衡导致不同程度减产.适量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但过量替代可能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和产量下降.

    玉米有机肥代替化肥减量增效大田试验

    大理州鲜食大豆品种选育

    赵嫣然赵健雄赵红彦李思梅...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的鲜食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产值较高,但仍存在种植品种少、栽培面积小等问题,产业发展较为落后.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大理州鲜食大豆品种选育试验,试验材料为滇大豆29、开科源绿玲珑、开科源6号、绿宝青2号、绿宝青3号、绿宝青5号、宏鲜豆3号、绿丰8号,共8个品种,筛选出适宜在大理州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大豆,为鲜食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选种思路.针对这一目标,在较能代表大理州平均地势与气候条件的南涧县宝华镇开展选种试验,最终筛选出产量在15000 kg/hm2以上,适宜在大理州范围内推广的优势品种滇大豆29、绿宝青3号、宏鲜豆3号.此外,绿丰8号产量高于12000 kg/hm2,且株高较矮,可考虑作为鲜食大豆的复合试验品种,探索出合理的复合种植模式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大理州鲜食大豆品种选育

    日喀则市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对比试验

    赤列措姆索朗卓玛加央卓玛罗桑曲珍...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日喀则市气候条件的饲用燕麦品种,2024年引进青海甜燕麦、加燕2号、白燕7号、高燕16、高燕17以及青引1号6个燕麦品种,在同一海拔区域、同等肥力和相同种植管理技术条件下,对6个燕麦品种进行种子生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燕16、青引1号在生产性能上表现较为突出,在日喀则市各县(区)人工饲草地建设中,可以适当推广并应用这三个表现优良的燕麦品种.

    日喀则市燕麦品比

    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连发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以不同种植模式为变量因素,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有效分枝数有所不同,大豆和玉米的其他生长指标影响不大;另外,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因素有显著性的影响,综合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其中折干产量以3:2种植模式最高,达33642 kg/hm2,其单位面积产值分别比4:2、2:2模式增加1.10%、21.1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研究

    罗科作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大幅提升作物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使用化肥是使农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环境受到显著影响,尤其是土壤中重金属积累问题极为突出.基于此,深入探究了有机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通过定位试验方式,分析了连续3年施用不同含量有机肥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影响,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思路指引.

    肥料土壤重金属积累

    15%肟菌·戊唑醇纳米乳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分析

    尤海吴峰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15%肟菌·戊唑醇纳米乳剂在小麦赤霉病飞防中的使用效果,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虞姬镇开展田间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始期间隔5 d共喷施2次15%肟菌·戊唑醇纳米乳剂12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穗防效为91.4%,病指防效为96.1%,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药剂75%肟菌·戊唑醇WG 300 mL/hm2处理的病穗防效84.1%和病指防效89.4%,也优于40%戊唑·咪鲜胺SE 600 mL/hm2处理的病穗防效63.2%和病指防效74.9%.15%肟菌·戊唑醇纳米乳剂减量增效明显,2次施药后分别比空白对照增产8.27%,比75%肟菌·戊唑醇处理增产1.97%,比40%戊唑·咪鲜胺处理增产6.02%.建议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第1次用药后5 d分别喷施15%肟菌·戊唑醇纳米乳剂1200 mL/hm2.

    肟菌·戊唑醇小麦赤霉病纳米乳剂防效

    玉米新品种利禾1的选育与应用

    刘永富姚会雷田沛烈吴慧...
    24-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禾1是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M1001为母本、F200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阐述了利禾1的选育过程,分析了其试验结果,得出利禾1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熟期适中、抗性出众、适应性广、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适宜在我国东华北中熟、中晚熟地区推广种植.

    玉米新品种利禾1选育

    多粒型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白院花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苏江顺谭程友杨君彭浩...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院花8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多粒型高蛋白花生新品种,已在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阐述了其品种特性,分析了栽培技术要点.经研究发现,白院花8号适宜在吉林省西部春季种植.

    多粒型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白院花8号选育

    燕麦新品种"白燕26"选育报告

    战超郭来春任长忠徐威威...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燕26"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燕麦品种,于2021—2022年参加了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具有高产、高蛋白质、适应性广的特点,于202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审定编号:吉认燕麦2023001),适合吉林省中等以上肥力土地和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阐述了"白燕26"的品种选育过程,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特性、产量结果、品质及栽培要点,以供参考.

    燕麦新品种白燕26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