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成福

双月刊

1673-2383

xblk@haut.edu.cn

0371-67789954

450052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全国轻工类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粮、油、食品行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综述,是本行业国内外权威文献之一。设有研究论文、综述、科研动态、实验报告、研究初报、研究生论文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油酸法脱胶工艺的研究

    高瑞周燕霞刘玉兰孙尚德...
    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油莎豆油的品质,以溶剂法制取的油莎豆毛油为原料,对其酸法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油莎豆油的深加工提供参考.首先确定了酸法脱胶时所需要添加的酸为柠檬酸,然后考察了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以及柠檬酸添加量、水添加量、水化时间、酸化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油莎豆油磷含量和脱胶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油莎豆油酸法脱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9℃、水添加量3.5%、水化时间49.5 min、柠檬酸添加量0.20%、酸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毛油的脱胶率为95.9%±0.3%,磷含量可降至(4.4±0.3)mg/kg.利用柠檬酸对油莎豆油进行脱胶可显著提高脱胶效果,降低磷含量,提高油脂品质.

    油莎豆油酸法脱胶脱胶率

    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条件优化及性质表征

    魏松丽张丽霞孙强芦鑫...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缓新鲜油体品质劣变,探索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对花生油体的影响,以新鲜花生油体为对照,油体表观状态和微观形态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低温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干燥花生油体的基本成分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最佳条件为70 ℃、60 min,在此条件下,油体脱水较完全、结构完整、分散性好;真空干燥处理后,花生油体的基本成分和微观形态变化不大,乳化活性略有下降,但乳化体系稳定性增强;冻融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敏感性降低.因此,真空干燥花生油体的方法切实可行,且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对油体整体乳化性能产生积极影响,但制备的干燥花生油体不适宜应用于冷冻产品,更适宜应用于热处理体系.

    低温真空干燥花生油体基本成分理化性质

    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制备工艺研究

    杨宏黎史永洁沈成亮吴隆坤...
    17-2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二氢杨梅素(DMY)的脂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两步法制备脂溶性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DMYL):首先,以亚油酸与三氯化磷为反应底物制备亚麻酰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以DMY与亚麻酰氯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不同酯化度的DMYL.利用乙醇和石油醚纯化合成产物后对其进行红外扫描,结果显示:DMY在1 634.01 cm-1处有吸收峰,此为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而DMYL在1 743.89 cm-1处有吸收峰,此为酮基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DMYL中的酯键已形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底物质量比、催化剂磷酸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对酯化度的影响,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方程,并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底物质量比1∶3.2,磷酸添加量36 μL/g,反应温度44℃,在此条件下DMYL酯化度可达(3.01±0.02)%.本研究可为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氢杨梅素亚油酸二氢杨梅素亚油酸酯脂溶性

    食叶草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氨基酸分析

    淳新月任顺成
    24-3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叶草是一种蛋白含量较高的新食品原料,为探究食叶草蛋白的应用价值,对食叶草基本成分进行测定,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食叶草蛋白,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食叶草中蛋白含量可达30.00%左右,在料液比1∶25 g/mL、提取液pH 10.0、提取温度40.0℃的条件下,食叶草蛋白提取量为101.33 mg/g;凝胶成像仪显示食叶草蛋白有3条清晰的条带,分子质量分布在55.2、40.8、15.6 kDa附近,主要集中在55.2 kDa附近;食叶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高,胱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4.42%.食叶草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模式优良,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人类膳食蛋白质的补充.

    食叶草蛋白质提取SDS-PAGE氨基酸

    小麦淀粉的3D打印特性

    石松业张浩鹏温纪平刘远晓...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3种用途不同的小麦粉中提取淀粉,确定最适合用于3D打印的小麦淀粉.通过测定小麦淀粉粒径、水合特性、透光率、直链淀粉含量、持水性、持油性、流变学特性及3D打印特性,研究小麦淀粉理化性质与3D打印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面筋含量的小麦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对3D打印特性有显著影响;面筋含量25.3%的小麦粉提取出来的小麦淀粉(ZS)打印效果最好,具有明显的打印纹路,打印线条没有出现断裂,与CAD目标模型的尺寸更接近;流变学结果表明,ZS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最大,损耗角正切值位于中等水平,更易于从喷嘴挤出,也可以在挤出后结构快速地恢复和固化.因此,ZS更适宜作为淀粉基3D打印材料,为小麦淀粉在3D打印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淀粉水合特性流变特性3D打印

    超声波处理糯米粉制作的麻糬特性研究

    刘洁喻文敬杨秋晔刘亚伟...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超声波处理的糯米粉在实际食品中的应用效果,以超声波处理(功率130 W,料液比1∶2 g/mL,时间 20 min)的糯米粉(ultrasound treated waxy rice flour,UT-WRF)和原糯米粉(native waxy rice flour,N-WRF)为原料制作麻糬,分析并比较麻糬特性.结果表明:与以N-WRF为原料制作的麻糬(mochi prepared by native waxy rice flour,N-Mochi)相比,以 UT-WRF 为原料制作的麻糬(mochi pre-pared by ultrasound treated waxy rice flour,UT-Mochi)更加爽滑不粘牙,柔软而富有弹性,评分更高且更加明亮剔透;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UT-Mochi的表面孔径较小且大小较为均一;UT-Mochi的表观黏度、拉伸断裂力和最大拉伸距离均高于N-Mochi,储能模量、硬度和咀嚼性均低于N-Mochi;UT-Mo-chi 中的可冻结水含量、横向弛豫时间和峰面积均低于N-Mochi,其水分分布更分散.经超声波处理的糯米粉制作的麻糈在外观、质构以及感官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超声波糯米粉麻糬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

    微波对粳糯米理化性质、蒸煮特性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杨颖頔周显青韩佳静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速粳糯米的后熟,探索微波加速陈化处理对粳糯米的影响.以新鲜收获和自然陈化1 a的粳糯米作为对照,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280、420、560、700 W)和时间(30、60、90、120 s)对粳糯米进行加速陈化处理,测定其理化指标、蒸煮品质、糯米饭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并对储存特性指标和蒸煮特性,以及粳糯米新陈度与米饭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糯米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加速陈化处理的粳糯米与陈米一样,较新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新陈度值降低,但微波处理后的粳糯米脂肪酸值降低;微波加速陈化粳糯米的新陈度值与其吸水率和膨胀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米汤pH值和米汤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糯米饭的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陈化处理后糯米饭相比于新米,硬度、咀嚼性变大,感官评价的总分值降低;微波功率为560 W处理120 s和700 W处理90 s的粳糯米与陈米制作的糯米饭综合评分接近.适宜条件的微波处理能够加速粳糯米的蒸煮品质产生类似自然陈化的变化,但其脂肪酸值含量降低.

    粳糯米微波陈化米饭蒸煮特性质构特性感官品质

    响应面法优化花生水酶法制油水相体系中残油工艺

    熊浩然郭兴凤郭倩倩田亚东...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酶法可以实现花生油脂和蛋白的同步提取,但得到的水相体系中部分油脂稳定存在,不利于油脂得率的提升.通过湿法粉碎花生,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生物显微镜对花生水酶法制油水相体系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粉碎时间下水相残油率和油滴分布之间的联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影响水相残油率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生水酶法制油得到的水相是一个高蛋白低油脂的体系,当粉碎时间为120 s时,水相残油率最低(10.78%),水相体系油滴分布最少;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37 h、酶解温度47.92 ℃、加酶量1.25%、液料比4.89∶1 mL/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水相残油率为8.79%±0.03%,与响应面预测值8.82%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间接提高水酶法制油提升油脂得率提供理论依据.

    水酶法水相体系微观形态残油率响应面法

    乳酸菌发酵对绿豆粉功能特性及风味特征的影响

    薛玉旗汪磊陈洁许飞...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经乳酸菌发酵后绿豆粉的功能特性及风味特征,分别采用植物乳杆菌(LP90)、干酪乳杆菌(LC89)和嗜酸乳杆菌(LA85)对绿豆粉进行不同时间发酵处理,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绿豆粉的pH值和总酸(TTA)、游离总酚、总黄酮、抗营养因子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与LC89、LA85相比,LP90表现出更好的发酵性能,绿豆粉的总酸含量最高;与未发酵组(LBF)相比,LP90发酵24 h后绿豆粉的游离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营养因子缩合单宁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P<0.05);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77种挥发物;乳酸菌发酵丰富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减少了己醇、辛醛、壬醛、庚醛和1-辛烯-3-醇等不良风味,LP90发酵绿豆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比LC89和LA85的更丰富.综上可知,植物乳杆菌LP90发酵可以更好地改善绿豆粉的生物功能和风味特征.

    绿豆粉乳酸菌抗营养因子抗氧化能力风味特征

    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及抗菌特性研究

    王冲李倩肖红英张逸鸣...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F2的脂肽类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抑菌活性,研究粗提物的稳定性;用已知的5种编码脂肽类抗生素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通过UPLC-Q-TOF-MS检测技术对脂肽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Vel-HNGD-F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49℃、发酵液初始pH 7.14、接种量3.13%,预测发酵上清液抑菌率为58.71%,实际抑菌率为58.49%;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有抑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对紫外照射不敏感;对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NCBI的在线BLAST比对,表明该菌含有与bmyB、fenD、ituC、srfAA和bacA同源的基因,推测菌株Vel-HNGD-F2可能分泌这5种脂肽;UPLC-Q-TOF-MS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包含surfactin、iturin和bacillomycin的混合物.菌株Vel-HNGD-F2能产生多种脂肽类物质,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有生物防治真菌病原菌的应用潜力.

    贝莱斯芽孢杆菌禾谷镰刀菌抑菌活性脂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