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成福

双月刊

1673-2383

xblk@haut.edu.cn

0371-67789954

450052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全国轻工类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粮、油、食品行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综述,是本行业国内外权威文献之一。设有研究论文、综述、科研动态、实验报告、研究初报、研究生论文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秀丽隐杆线虫在真菌毒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周湘宜胡梁斌莫海珍周威...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食物链累积传递,由于其稳定性强,难以消减,对消费者造成了极高的暴露风险,严重影响婴幼儿等人群的成长发育.因此,真菌毒素毒理学已从实质性靶器官的毒性研究扩展到长期高暴露对生命早期人群的毒性研究.秀丽隐杆线虫因其具有发育快、基因与人类高度同源、遗传背景清晰等优点,已成为评估外源性毒素发育毒性的首选模式生物.从生长发育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3个角度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在真菌毒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真菌毒素对幼虫期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毒性效应,探究了真菌毒素的发育毒性分子机制,有助于建立标准化的真菌毒素毒理学评价模型,为真菌毒素食源性干预剂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真菌毒素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神经发育毒性

    转录因子Afndt6对黄曲霉毒力和侵染力的影响

    兰海儿梁柳柯魏闪雷阳...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转录因子Afndt6对黄曲霉生长发育、毒素生物合成及侵染粮食籽粒能力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构建Afndt6基因缺失的黄曲霉菌株,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切片观察手段研究Afndt6基因缺失对黄曲霉生长发育和孢子产生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层析测定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量,以花生和玉米籽粒为基质评价基因缺失菌株的侵染力.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ΔAfndt6菌株的生长速度、分生孢子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菌落分生孢子颜色变为白色;基因缺失菌株对细胞壁胁迫试剂刚果红和氧化胁迫压力不敏感,200 μg/mL刚果红处理后对照菌株和ΔAfndt6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10%和25.81%,15 mmol/L H2O2处理后对照菌株和ΔAfndt6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94%和17.05%;ΔAfndt6菌株的黄曲霉毒素产量显著升高,对花生、玉米种子的侵染能力增强.Afndt6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能够影响黄曲霉生长发育,负调控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可为储粮过程中防控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Afndt6黄曲霉黄曲霉毒素侵染力

    麝香草酚控制核盘菌侵染不结球白菜效应研究

    杨立飞蔡金霞石志琦宋立晓...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盘菌可侵染多种蔬菜,造成蔬菜采后品质下降,筛选高效安全的天然保鲜剂是控制核盘菌侵染的有效手段.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植物源天然化合物麝香草酚对核盘菌侵染青菜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20、40、60 μg/mL麝香草酚处理后的菌丝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了 33.8%、53.7%、88.1%;菌丝干重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 24.5%、53.7%、82.9%;麝香草酚处理导致核盘菌菌丝畸形、皱缩、细胞死亡,可能与菌丝细胞膜损伤有关,表现为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麝香草酚还可诱导菌丝细胞甘油含量显著上升,发生渗透胁迫;50 µg/mL麝香草酚处理青菜可显著抑制核盘菌在叶片上的侵染;在接种核盘菌的青菜叶片中,麝香草酚诱导特异型抗性基因BrMPK3和BrMPK4的表达量上调,并显著提升青菜品质(包括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提升).麝香草酚可有效控制核盘菌对青菜的侵染,表现为抑菌效应和诱导寄主抗性效应.

    核盘菌青菜品质麝香草酚抑菌植物抗性

    以牛肉为基准高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的工艺优化

    安红周孙嘉瑜王莉芬任静文...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HMTVP)模拟块状熟牛肉的最佳工艺,以大豆分离蛋白、小麦淀粉、谷朊粉、豆粕为原料进行高水分挤压,并基于熟牛肉的应变率和质构特性对HMTVP原料配方和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能提升HMTVP的硬度和咀嚼度,淀粉和进水量会降低HMTVP的硬度,喂料量在一定范围能提升HMTVP硬度;在大豆分离蛋白含量32.79%、小麦淀粉含量15.83%、谷朊粉含量24.43%、豆粕含量42.78%,进水量3.4 L/h,喂料量2.8 kg/h条件下,HMTVP的硬度为12.75 kg、咀嚼度为8.27 kg、应变率为0.92×10-4,实际水分含量为58.62%,与五级熟度牛肉的质构特性相近;并且在此挤压配方及工艺下制备的HMTVP感官评分较高.HMTVP具有模拟动物肉的巨大潜力,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高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工艺优化仿牛肉质构特性挤压

    乳化剂对大豆浓缩磷脂性能影响研究

    梁慧敏梁少华孙聪申志莉...
    34-4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豆浓缩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存在HLB值低、乳化力和润湿能力差等问题,利用单甘酯、甘油二酯、吐温20、吐温80和复配乳化剂等物理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并考察其对大豆浓缩磷脂的HLB值、乳化力和润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浓缩磷脂的HLB值和乳化力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润湿能力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或先增强后趋于稳定;热图分析表明单一乳化剂改性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能力依次为吐温80>吐温20>单甘酯>甘油二酯,而复配乳化剂改性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性.明晰了乳化剂对大豆浓缩磷脂性能的影响,为大豆浓缩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豆浓缩磷脂物理改性HLB值乳化力润湿能力

    油橄榄叶醇提取物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

    王子怡魏安池魏小花王景一...
    41-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橄榄油产业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了油橄榄叶醇提取物(EEOL)对煎炸薯条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影响.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EEOL体外抗氧化能力,随后将EEOL加入大豆油中,于180 ℃进行30 h间歇煎炸,以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茶多酚为对照,对煎炸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色泽、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EOL中总酚含量为(84.47±0.02)mg/g,总黄酮含量为(35.03±0.03)mg/g;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 IC50分别为 15.01 μg/mL 和 43.13 µg/mL;煎炸结束后,添加质量分数为0.04%EEOL的煎炸油的酸价增加量与空白组相比降低48.24%,p-茴香胺值降低7.46%,共轭二烯含量降低29.41%,共轭三烯含量降低15.03%,总极性化合物含量降低38.63%,过氧化值波动范围(0.51-1.03 mmol/kg)低于空白组(0.24-1.03 mmol/kg),同时延缓煎炸油红值和黄值的升高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失.综上,EEOL可作为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油脂行业中.

    油橄榄叶醇提取物煎炸油天然抗氧化剂

    去皮燕麦和全谷物燕麦小肠代谢产物的比较与分析

    康子悦孟宁刘明刘艳香...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皮燕麦(PO)和全谷物燕麦(UO)的消化产物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其应用以及营养特性存在差异.为探究营养物质组成对消化后代谢物以及代谢通路的影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PO和UO体外消化后小肠部位代谢物进行测定,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通过与HMDB数据库比对、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和P的筛选,确定15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脂质和类脂质63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46种,苯基丙酮和多酮类化合物16种.此外,还对KEGG信号通路进行检索,发现淀粉和蔗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以及各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作用富集程度较大.由此可知,不同营养物质组成的燕麦经过小肠体外模拟消化后代谢通路间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具有不同的健康效益.

    去皮燕麦全谷物燕麦体外模拟消化代谢通路

    不同籼米品种米饭加工适宜性研究

    米永洁王振华张敏关丽娜...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宜米饭加工的优质籼米品种,建立米饭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我国20种代表性籼米为原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大米品质与米饭品质的关系,筛选出籼米品质指标中变异系数大于10%且与米饭品质有显著相关性的16个核心评价指标.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方法将米饭11项品质指标转化为一维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并与筛选出的籼米品质指标建立加工适宜性模型,对比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4种模型,发现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99 8,该模型可快速准确预测米饭品质综合得分,判断不同籼米品种米饭加工适宜性.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5种适宜制作米饭的优质籼米品种,分别为粮发香油占、广粮香2号、天优华占、广粮香丝、湘早籼45.本研究可为籼米米饭综合品质评价和育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米饭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加工适宜性

    人源性丁酸梭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研究

    丁长河高军白璐佳孟珺...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人体来源的丁酸梭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从33位健康志愿者粪便样品中筛选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B-3),以商业化菌株Clostridum butyricum MIY588作为阳性对照,通过体外模拟试验评价其模拟消化道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抗生素敏感性、抗氧化能力、体外降血脂能力等.结果表明:Clostridium butyricum B-3对模拟消化道环境及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模拟胃肠道存活率大于8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和头孢唑林等具有耐药性;C.bu-tyricum B-3菌悬液(IS)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约为80%;两株菌上清液(FS)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能力相当,均显著高于IS和无细胞提取物(CFE)(P<0.05);两株菌的IS对两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均高于FS;C.butyricum B-3的FS对胰脂肪酶抑制率低于对照菌株,但IS的胰脂肪酶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0.05),为44.02%;C.butyricum B-3的胆固醇清除能力为21.07%,略低于对照菌株.C.butyr-icum B-3具有作为优良益生菌的潜力,可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筛选丁酸梭菌益生特性抗氧化降脂

    谷朊粉对挂面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韩曼玉陈洁姚科许飞...
    78-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普通挂面血糖指数偏高的现象,研究添加谷朊粉对小麦粉挂面体外血糖生成指数(eGI)的影响,并从挂面蒸煮特性、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等方面进行机理探讨.结果表明:当谷朊粉添加量分别为1%、5%、10%和15%时,挂面eGI逐渐降低且较普通挂面降低率分别为6.07%、8.97%、12.21%和14.76%;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内聚力整体呈增大趋势,黏性降低,耐煮性增强;面团的韧性整体呈增大趋势,延展性和能量增大,糊化温度升高且热稳定性得到改善,GMP含量增加;面条eGI与面条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混粉峰值黏度、回生值和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熟面拉断力、延伸距离和延展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朊粉添加量、能量和GM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添加谷朊粉后蛋白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宽厚,蛋白包裹淀粉颗粒的程度增加,淀粉糊化受到抑制.添加谷朊粉使包裹淀粉颗粒的面筋网络得到强化,抑制了淀粉的糊化,同时通过空间位阻抑制了淀粉的消化水解,使面条煮后eGI降低.

    谷朊粉体外血糖生成指数蒸煮特性糊化特性谷蛋白大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