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成福

双月刊

1673-2383

xblk@haut.edu.cn

0371-67789954

450052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全国轻工类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粮、油、食品行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综述,是本行业国内外权威文献之一。设有研究论文、综述、科研动态、实验报告、研究初报、研究生论文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豌豆乳乳酸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周鑫欣张丽霞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制和开发营养性新型豌豆乳,以豌豆粉为原材料,使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工艺制备豌豆乳,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发酵时间、温度、接种量和豌豆粉添加量对豌豆发酵乳中活菌数的影响,以活菌数为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对豌豆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运用质构仪测定豌豆发酵乳的质构,对不同发酵时间条件下的豌豆发酵乳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发酵温度36 ℃、乳酸菌接种量0.10%、豌豆粉添加量5.83%、发酵时间24 h;乳酸菌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发酵温度和时间交互作用对活菌数影响极显著;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活菌数的对数为9.05,总酚含量为281.77 mg/L,总糖含量为86.01 mg/mL,淀粉含量为21.94 mg/g,蛋白含量为1.10 g/100 g;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豌豆乳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DPPH清除率可达66.83%;豌豆发酵乳的总糖、总酚含量、活菌数、抗氧化活性及淀粉含量均高于大豆发酵乳;豌豆发酵乳的黏附性、内聚性、硬度、弹性及咀嚼性显著提升;发酵24 h的豌豆乳感官评分最高.植物乳酸菌发酵能够提升豌豆乳的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研究结果为豌豆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豌豆乳酸菌发酵工艺抗氧化活性质构特性感官评价

    1-甲基环丙烯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迷你黄瓜贮藏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怡滕清赵婧黄雯...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迷你黄瓜的保鲜期,比较了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和两者结合处理(1-MCP+MAP)对10 ℃贮藏条件下迷你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MCP、MAP和1-MCP+MAP 3种处理均可有效延缓迷你黄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1-MCP+MAP处理可维持迷你黄瓜较高的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抑制丙二醛含量、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上升,1-MCP+MAP处理对黄瓜品质的保持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处理,低温贮藏期可延长5~10 d.研究结果为1-MCP结合MAP的保鲜方法在迷你黄瓜贮藏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迷你黄瓜1-甲基环丙烯自发气调包装贮藏品质抗氧化能力

    筒承式群仓模型环境激励试验及动力参数识别

    张大英许启铿杨庆贺孙露馨...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群仓动力参数以进行更合理的抗震设计,以上海某粮食储备库的筒壁支承群仓为原型制作群仓模型进行环境激励试验.考虑群仓模型的对称性并结合模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在筒仓振动响应较大的位置进行关键测点、一般测点和参考点的布置,测试获得各测点加速度响应.基于模态参数识别理论,引入变换矩阵,通过求解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并经过反向变换来识别群仓模型前4阶动力参数.结果表明:将识别参数与有限元模态分析及峰值拾取法结果进行对比,各阶频率误差在7%以内,各阶振型曲线吻合较好;进一步分析单仓个体的振型曲线,发现贮料及单仓间的相互约束对群仓各阶振型影响较大.在进行群仓抗震设计时,建议至少取前3阶模态进行抗震分析,群仓从外到内进行分层设计,每层按照装料工况下的角仓进行抗震设计.

    群仓模型环境激励数值模拟试验测试动力参数识别

    基于改进型YOLOX的储粮害虫识别技术研究

    余建国丁元昊王雯靳梦欣...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平衡储粮害虫图像检测中的速度与精度以获得二者最优结合的目标检测模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X网络模型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通过引入一种新的GSConv替换标准卷积以减少计算量,结合引入的Res-CBAM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SiLU激活函数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引入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改善特征融合效果;改进损失函数提高目标框回归稳定性;使用非极大值抑制解决冗余框过剩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X模型计算量减少了31%;检测速度提高了 18%,最高可达60 FPS;检测精度提高了 6.14百分点,最高可达97.05%.改进的YOLOX模型结合了一阶段算法和二阶段算法的优点,在储粮害虫的智能识别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储粮害虫YOLOXRes-CBAMGSConv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

    UV-LED对稻谷表面黄曲霉菌灭活效果研究

    黄天鸿金毅张忠杰胡科...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谷储藏期间易发生真菌污染,采用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处理以期为稻谷储藏前灭菌处理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人工接种黄曲霉菌的稻谷为样品,采用UV-LED技术照射稻谷,探究其对稻谷表面黄曲霉菌的杀灭效果,并测定稻谷发芽率和脂肪酸值.结果表明:以照射时间、照射距离、设备功率、稻谷初始带菌量和稻谷水分含量为试验影响因素,稻谷水分含量对杀菌率无显著影响,另外4个因素均对杀菌率有显著影响;在功率10 W、照射距离5 cm、照射时间90 min时,稻谷表面存活的黄曲霉孢子数降低了 90%;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稻谷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脂肪酸值没有发生改变.UV-LED处理可以显著抑制稻谷表面黄曲霉菌的生长,且对稻谷储藏品质无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的稻谷储藏前灭菌保质处理的物理技术.

    紫外发光二极管稻谷杀菌率黄曲霉菌

    老面馒头风味物质和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马森王晓钱晓洁孙冰华...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面富含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复杂多样的风味物质以及营养因子,这赋予了老面馒头独特且浓郁的风味和营养功效.对老面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结构(乳酸菌、酵母菌)、优势微生物菌种与风味物质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老面发酵对馒头风味物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目前对于老面中微生物菌群结构、风味物质及代谢产物与馒头中风味物质组成和营养特性之间的联系仍缺乏足够认识.为了挖掘老面馒头潜在价值,需要进一步对关键风味物质及其代谢产物营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将为揭示老面馒头中关键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及明确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营养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老面微生物发酵风味营养特性

    亚麻酸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刘洪越齐艳利马姣孙忠科...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健康必需的功能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医药和食品等多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亚麻酸相较于传统动植物提取亚麻酸具有生产周期短、不受环境影响、生产效率稳定等显著优势.提高微生物法合成亚麻酸效率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开发高产菌株,二是优化发酵策略.系统性地总结了亚麻酸合成的微生物来源,并深入探讨了亚麻酸微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路径关键酶的特性和功能、促进亚麻酸合成的基因工程策略和生产菌株的发酵优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分析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善微生物生产亚麻酸的潜力与挑战,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亚麻酸合成生物系统,为微生物生产亚麻酸提供新的可能性,以期为将来更好地利用微生物生产亚麻酸提供理论参考.

    亚麻酸生物合成微生物合成路径改造代谢调控发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