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枣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枣庄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胡小林

双月刊

1004-7077

xyxb@uzz.edu.cn

0632-3786743

277160

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

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影视评论、运河文化研究、墨学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专题研究、鲁南文史、煤化工研究等栏目刊发的论文都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受到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墨子尚同思想及其论争

    张昌林郑秀芹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尚同是墨子针对国家昏乱而提出的基本对策与主张.在尚同学说中,一人一义与乱若禽兽是立论基础,置立正长与一同其义是统治秩序建构的关键环节,发政施教与逐级上同是主要实现方式.不过,被墨子称为"政本"和"治要"的尚同,也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富争议的地方,特别是近代梁启超提出"民约论"以来,更是引发"民主论"还是"专制论"的长期激烈论争.围绕尚同引发的论争,既有墨子文本表述模糊甚至矛盾方面的客观原因,也受到一些学者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而进行诠释和著述的主观影响.从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尚同思想可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开启了学术风气之先,顺应了民众求统一、要和平的历史潮流.就现实作用看,尚同思想对当下推进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诸多显著优势,其中有不少方面都可以在尚同思想中探寻到基因和本源.

    墨子尚同思想民约论民主专制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万方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兰西内战》包含了马克思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多向度思考.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国家治理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公共管理职能为主,治理权限下移并充分发挥基层自治,注重发挥无产阶级文化作用,形成具有核心领导权威的无产阶级治理方式.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应以《法兰西内战》中的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根基,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治理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政府公共服务,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文化治理能力.

    《法兰西内战》巴黎公社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于应用的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研究

    王天佑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急需的大背景之下,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常在选题方向、题目内容、写作态度、写作能力和写作规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导师从"认识指导""过程指导"和"内容框架指导"等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成败至关重要.此外"实用写作"等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传媒类专业课程的"全维课堂"建设——以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改为例

    杨中举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维课堂"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技术与全媒体发展时代需要进行的尝试.它以传统的7W传播模式为基础,融入"四全媒体"要素,打造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内校外、学界业界融通的全维度知识传播育人空间.这一模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课堂形态,打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师生双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选择多种平台或传播渠道进行知识信息的传与受,也可以方便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随机切换.本文以临沂大学传媒学院相关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对"全维课堂"建设进行了总结.

    7W模式全媒体全维课堂

    中国高等教育自信的维度

    陈光磊李莉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种自信的表达.面对多重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尽管中国大学的名次不如一些国家,但中国对建设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充满自信.自信来自对中国高等教育多维度的理性分析与审视:从历史基因与历史时空来看,中国有着深厚的高等教育文化基因;从发展速度与体量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承载了国家、人们的期盼;从发展道路来看,道路自信奠基和坚定了高等教育自信;从现代大学制度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注重内涵建设,稳步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自信维度内涵建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路径研究

    尹晶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通过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协同教学,把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还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思想认识不一致、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机制构建尚不健全等.推进二者的同向同行,必须科学解决深化协同育人的思想认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探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及其具体的实践路径,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形与神的融合——素质教育视域下的舞蹈美育审视

    赵艺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舞蹈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十分重要的美育途径.进一步在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发挥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就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方向,审视舞蹈作品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途径.本文从舞蹈的"形"和"神"两个方面出发,在分析舞蹈艺术审美内涵的同时,思考其对学生的促进发展功能,进而探求舞蹈教学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可以说,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美育部分中的功能是不容替代的,发挥其独有的融合性特点,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交织、视觉与听觉的交融,引导学生对美的向往,提升学生的文化能力、创造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素质教育美育舞蹈基础教育

    关于夏代史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读《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书后

    王宁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庆伟《鼏宅禹迹》一书,意在利用考古学成果重建夏代的信史.由于对文献梳理有问题,信从"夷夏东西说",故在考古学成果的利用上出现偏差,讨论的考古学文化遗址多与夏人无关.夏人应该是从北方迁徙到山东半岛地区的民族,他们是夏人及夷人的祖先.此后从鲁东地区西进,在鲁西、豫东地区与有虞氏方国联盟融合,并开始了夺权争斗,最终取得了方国联盟的统治权,建立了夏王朝.夏代的考古学文化就是岳石文化,其延续是东夷文化和西北戎狄文化,文献记载加上对岳石文化、东夷文化和戎狄文化的研究,是唯一重建夏史的途径.

    夏文化岳石文化东夷夏民族

    宋代监狱疫病防治制度研究

    姚少杰董清华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环境蔽陋,监狱在古代是极易引发疫病的场所,宋政府为防止监狱疫情的发生与传播进行了缜密的制度设计.本文从史学、中医学的角度分析宋人所认为的"疫"的概念,把握其特质,并以此为基础对宋代监狱疫病防治制度进行考察,再现其制度及实施情况,探索宋代监狱防疫制度失效的原因,在对薛梅卿与马德诺分析模型进行参考的基础上,指出这种失效现象乃是宋朝统治制度难以消除的顽疾.

    宋代监狱"疫"概念防疫制度

    解析贸易摩擦期间的日美半导体产业战略联盟

    卢玫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高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贸易保护、民族主义盛行,贸易摩擦频发.然而,冲突并非高技术产业贸易的唯一趋势.20世纪80~90年代,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在高技术产业(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商用飞机等)逐渐普及.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在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如火如荼之际,作为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日美半导体企业组建跨国战略联盟,在半导体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对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贸易摩擦期间,日美半导体产业战略联盟之所以成功组建,除了半导体产业自身的一般动因外,贸易摩擦、产业政策协调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动因.

    半导体产业战略联盟贸易摩擦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