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生"空间视角下历史城区空间结构的句法解析——以武昌古城为例

"三生"空间视角下历史城区空间结构的句法解析——以武昌古城为例

扫码查看
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及方法,通过对现状道路和用地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分析,结合人行、车行等多尺度下标准化角度的整合度、选择度及深度值等参数,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究武昌古城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昌古城形成以解放路和民主路为基础的南-北和东-西走向两条轴线构成的"十字形"或"L字型"空间结构,该结构整体重心偏西北,古城东南片区在结构上较弱,空间可达性、活力值、便捷度相对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现状生活空间因涉及到保护问题和受地形影响,通达性较高的空间整体上均分布相对零散且较少,部分地区道路的尺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已不能满足该区域的需求,需尽可能地对地块进行盘整,修补连通道路;现状生产空间主要形成以司门口区域为核心的古城空间结构,但古城内商业空间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现状生态空间形成以东-西向蛇山山体的自然景观轴线和南-北向首义片区人文景观轴线的"T"字形结构,但在古城北侧区域并没有延续下去.

杨贺

展开 >

武汉大学 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空间句法 "三生"空间 用地结构 历史城区 武昌古城

2024

安徽建筑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

安徽建筑

影响因子:0.404
ISSN:1007-7359
年,卷(期):20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