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湿地蓄洪区管桩驳岸稳定与应力应变分析

生态湿地蓄洪区管桩驳岸稳定与应力应变分析

扫码查看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是合肥市重点建设的生态水利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视察安徽巢湖时首次提出的建设模式.管桩驳岸作为湿地中重要的护岸形式,其稳定性和应力应变情况对驳岸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章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对管桩驳岸的稳定性进行初步验算,利用ANSYS软件对管桩驳岸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针对生态湿地蓄洪区行洪的特点,分别考虑只有重力荷载作用和驳岸处于不同水深淹没状态的情况.从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现有设计方案下管桩处于稳定状态.基于应力应变分析结果,随着淹没深度的增加,管桩驳岸的竖向变形也在逐渐增加,且管桩承受的荷载也在不断增加.但管桩的应力远小于管桩的设计值,管桩驳岸的稳定性较高.

郑杰、王魏堃、刘康

展开 >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安徽 合肥 230022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 管桩驳岸 朗肯土压力理论 应力应变分析 ANSYS

2024

安徽建筑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

安徽建筑

影响因子:0.404
ISSN:1007-7359
年,卷(期):2024.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