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再生稻一代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再生稻一代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为探究再生稻头茬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其为害,实现再生稻头茬高产稳产,采取田间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方法,结合4年黑光灯和性诱剂诱集情况、田间调查历史数据及气象资料等对再生稻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重发原因是越冬代残虫量高,田间累计卵块密度大;再生稻种植面积小,易造成集中为害,头茬分蘖期与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吻合程度高;4月至6月初温度适宜,卵孵化高峰期无较强降水,对初孵蚁螟冲刷作用减弱;再生稻主栽品种不抗(耐)二化螟,以及二化螟抗药性上升.基于以上原因,建议采取翻耕灌深水灭蛹,健康栽培,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不利于二化螟为害的稻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杀虫灯、二化螟性诱剂和香根草等生态诱杀作用;种植显花植物,保护稻螟赤眼蜂等天敌,提高二化螟卵块的自然寄生率,降低孵化率;科学合理开展药剂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来综合防治一代二化螟,实现控害保产、减药增效的目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学文
展开 >
作者单位:
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巢湖 238000
关键词:
一代二化螟
再生稻
气候条件
防控措施
农作物害虫
绿色防控
出版年:
2024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省农学会
安徽农学通报
影响因子:
0.275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24.
30
(7)
参考文献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