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栽培方式下淹没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下淹没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为探究淹没时长对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生长的影响,选用常规粳稻品种南粳 46 作为研究对象,在水稻分蘖期进行淹没 0d(不淹水)、4d、7d和10d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淹没胁迫时长处理下,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秧苗素质和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与不淹水相比,淹没 4、7、10 d处理始穗期呈现差异性延迟,水稻成熟期受淹没胁迫时长影响较大,与栽培方式相关性较小。不同淹没胁迫时长处理下,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显。随着淹没时间的延长,减产幅度明显在增加,淹没 10d时,各栽培方式处理减产幅度均超过 44%。其中,常规营养土育秧+机插秧栽培方式淹没胁迫 4、7、10 d后,减产幅度较小,产量分别可达8 076。0、5 494。5、4 180。5 kg/hm2。

方菲、花浩然、洪钦、周爱峰、王伟

展开 >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安徽信福乡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38200

水稻 栽培方式 淹没胁迫 秧苗素质 生育期 产量

2025

现代农业科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现代农业科技

影响因子:0.355
ISSN:1007-5739
年,卷(期):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