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很多民族当中都流行着有关"弃老"的习俗传说,以之为题材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弃老型故事也不计其数.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资源匮乏的现实之下,逐渐丧失劳动力和生产力的老人被当作累赘而抛弃的习俗,虽说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但也的确是未开化社会的人们伦理道德缺失的表现.后世人以弃老风俗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弃老型的故事,希望借之教化民众从而建立"父慈子孝"的伦理秩序.笔者通过对日本弃老型故事的考查,发现日本弃老型故事大多是"姥捨て(即弃母)"类型的,因此笔者想要深入探究日本弃老型故事为何多是"弃母"而不是"弃父"这一问题.本文对"弃老"问题的研究不是出于民俗学考证的角度,而是通过对记载着"弃老型故事"的文献进行考查,着手分析日本弃老型故事中的性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