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哥写的不是作,是寂寞——对小说《沉沦》的当下性解读
哥写的不是作,是寂寞——对小说《沉沦》的当下性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小说《沉沦》的当下性解读主要从写作主体作者、写作的文本内容、接受者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寂寞是作者创作的来源,写作是为了排遣寂寞,写作的内容是寂寞之心的反映.作品完成后,其解说权就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读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解读.而生活在把消费寂寞作为时尚的今天,不妨在此大胆地套用一句流行语:"哥写的不是作,是寂寞."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东旭
展开 >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关键词:
寂寞《沉沦》当下性
解读
出版年:
2017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671-0703
年,卷(期):
2017.
(12)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