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反乌托邦文学的人性主题研究

反乌托邦文学的人性主题研究

扫码查看
"乌托邦"一词的出现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遥远的西方乃至中国都诞生了描述乌托邦社会的很多不同形式的表达,但从20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开始对乌托邦进行反思,使得一大批反乌托邦文学应运而生。反乌托邦文学将人性的异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人性又恰恰是我们永恒关注的主题。反乌托邦文学和人性作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分别各有不少研究者,但将这二者结合进行探索却少之又少。然而,研究者在分析反乌托邦文学的过程中,又多多少少对人性异化的话题有所牵涉。回顾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者基本都集中在反乌托邦经典的三部曲上,同时缺乏时间维度的对比和对现实意义的探索,因此这一主题研究这依旧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陈钰冰

展开 >

江南大学

反乌托邦文学 人性 极权主义 科学主义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0.109
ISSN:1671-0703
年,卷(期):2018.(2)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