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近年来,李安及其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多部作品在体现其东方自身文化身份归属感的同时,又完成了中西方文化身份的重新认同与建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63岁的李安求新求变出其不意的又一力作,整部电影并没有像以往战争电影那般展现异常宏大的战争场面,却在平淡之中令人热血沸腾。本文以后殖民理论视角深度剖析了影片中人物随着时间、地域、人文历史的变化对于文化身份认同的自我追寻与疏离的过程,旨在对影片中折射出来的多元文化能够做到理解彼此差异,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杜冰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多元文化
文化身份认同
基金:
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项目编号:
2017SJB1098
出版年: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671-0703
年,卷(期):
2018.
(5)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