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牛虻》人物身份符号的转变
《牛虻》人物身份符号的转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对于同一个身份主体,《牛虻》的主角拥有多个身份符号,作为亚瑟时,这个身份符号经历了产生、被隐藏、回归和灭亡四个过程;作为蒙泰尼里的Carino时,是与亚瑟和蒙泰尼里的关系共存亡的;作为牛虻时,则成为亚瑟生命的延续力量和价值重构的重要依托.在笔者看来,代表文本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的身份符号是"牛虻",因此以《牛虻》命名本书,而亚瑟则是在文本建构中起结构性作用的身份符号,见证人物命运的转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玮辰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牛虻
身份符号
转变
出版年: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671-0703
年,卷(期):
2018.
(6)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