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清之际欧洲对于中国的地理认知——以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为例

明清之际欧洲对于中国的地理认知——以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为例

扫码查看
在18世纪中西交流中,欧洲传教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教士们传回的资料成为欧洲学者写作的素材,《中华帝国全志》正是在"中国热"氛围下编撰出的.作为18世纪欧洲了解中国的必读书目,通过《中华帝国全志》书中文字和地图部分的介绍,我们可以一窥18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地理形象.

胡艳红

展开 >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明清之际 地理认知 中华帝国全志

本文是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研人文2017013

2018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下半月)

影响因子:0.109
ISSN:1671-0703
年,卷(期):2018.(6)
  • 5